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目的探讨胫腓骨交叉愈合后对踝关节运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2003年11月期间7例胫腓骨交叉愈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左侧4例,右侧3例。其中2例开放性骨折行钢板内固定,5例闭合性骨折行髓内钉固定。术后随访中测定踝关节的跖屈、背伸。结果7例患者获平均30个月(10~54个月)随访。参照Kofoed踝关节评分系统评价:优6例,良1例。胫腓骨交叉愈合对踝关节的背伸有6.3°左右的影响,对正常行走步态影响轻微。5例患者踝关节有不同程度不适感。结论胫腓骨交叉愈合可能对踝关节退变有重要影响,可通过术中应用合适长度的髓内钉远端锁钉、避免钻孔过深、采用微创手术及早期功能锻炼等方法来预防胫腓骨交叉愈合。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6例 ,男 3 1例 ,女 1 5例。左侧 2 9例 ,右侧 1 7例。类型 :伸直型 44例 ,屈曲型 2例 ,均为尺偏型 ,其中开放型骨折 3例。病因 :跌伤 3 6例 ,车祸伤 4例 ,其它伤 6例。合并桡神经伤 3例 ,正中神经伤 2例 ,尺神经伤 1例。外伤至手术时间 3 h至 2周。1 .2 手术方法 肘后 S形切口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 ,向两侧剥离皮瓣 ,至内外髁处 ,常规游离尺神经并保护之。不切断肱三头肌 ,从肱三头肌两侧进入 ,显露骨折处 ,清除血肿 ,解剖复位后 ,用 1 .5~ 2 .0 mm克氏针交叉固定。如发现尺侧骨质压缩或劈裂 …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医用机器人和计算机辅助定位在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总结该系统的临床应用经验,评价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远程操作的适用性。方法:在6例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中应用医用机器人复位骨折和计算机辅助定位远端锁孔,其中1例采用远程遥控操作。记录手术时间、X射线透视时间、远程连接和遥控操作时间。结果:6例手术均按照机器人及导航系统的预定程序,规划完成。总手术时间平均96m in,闭合复位X线透视时间11s,远端锁钉置入X透视时间3.1s,正侧位X线片传输耗时54s。所有远端锁钉均一次成功置入。结论:医用机器人和计算机辅助定位导航系统可以满足胫骨骨折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在临床应用中骨折复位和远端锁钉置入,减少了术中X透视时间,远程遥控操作可靠方便,系统结构简单,易于掌握,对于指导创伤骨科未来的智能化、数字化、微创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微导管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特别是慢性闭塞病变(CTO)的介入治疗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首次对冠状动脉(冠脉)介入微导管进行分类,从结构、功能及作用上共分为:普通微导管、扩张微导管、双腔微导管及延长微导管四大类,并综述了微导管的功能、操作要点、注意事项及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比观察手法复位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curved vertebroplasty,PCVP)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85例OVCF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复合组40例采用手法复位PCVP治疗,常规组45例采用单侧PKP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率、治疗费用、骨水泥分布等级,术前术后后凸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AV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复合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术中透视次数、治疗费用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复合组骨水泥用量大于常规组,骨水泥分布等级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后凸Cobb角、AVH、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PCVP治疗OVCF不仅可达到常规PKP复位伤椎、改善后凸畸形的效果,而且可减少术中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治疗费用,但在缓解疼痛、改善脊柱功能方面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同心力衰竭(心衰)治疗指南推荐的最佳治疗相比,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否能够更好的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心功能衰竭患者的症状及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就诊的HFpEF患者42例,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心衰治疗指南推荐的最佳药物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100 mg,2/d。随访3月,观察患者NT-proBNP水平、纽约心功能分级及6 min步行试验改善情况,同时评估两组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随访3月,治疗组纽约心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311.7±781.4)pg/ml vs.(6879.6±1033.5)pg/ml,P<0.001];治疗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显著优于对照组[(550.2±53.2)m vs.(394.2±62.8)m,P<0.001];治疗组共发生MACE事件3例,对照组共发生重点事件9例,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9)。其获益主要来源于因心衰再次住院率显著减少。结论同心衰治疗指南推荐的最佳药物治疗相比,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NT-proBNP水平,并显著减少患者因再次心衰住院的比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目前主要的4种肝癌分期标准CLIP评分,TNM、BCLC、Okuda分期对手术治疗后肝癌患者短期疗效的预测价值,选出不同临床阶段中的最优分期标准.方法 研究对象随机选自2003年3月到2008年7月在我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线性趋势卡方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评估各分期标准的同质性,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了不同分期分别从模型中剔除时其相应对数似然估计值(-2 Loglikelihood)的升高大小.结果 患者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4.7%、64.1%、42.9%,中位生存时间31个月,在4种评分标准中,CLIP评分和BCLC分期在同质性、判别力、梯度单一性和对模型预后预测价值的独立因素大小比较中要高于TNM和Okuda分期.结论 CLIP评分、BCLC分期对肝癌切除术后的预测价值优于TNM、Okuda分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常中年人海马不同年龄组、不同部位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的变化规律,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海马相关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从社区健康志愿者中选取符合标准者276名,按年龄分3组,A组:壮实期(41~48岁)90名,B组:稳健期(49~55岁)93名,C组:调整期(56~65岁)93名,行常规颅脑MR平扫、双侧海马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测量双侧海马头、体、尾部ADC、FA值,分析不同性别间、左右侧别间、各年龄组间及同年龄组不同部位间各参数的差异及各参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ADC、FA值在男女之间、左右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相同部位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A、B组均低于C组(P0.05),FA值A、B组均高于C组(P0.05);FA值在同年龄组不同部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在A、B、C组海马头部高于体、尾部(P0.05)。FA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0.813,P0.05);ADC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113,P0.05)。结论 DTI能反映正常中年人海马不同部位微环境的变化,为早期临床诊断及治疗海马相关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术中转开腹指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8年在我院施行的38例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成功完成手术,4例患者中转开腹,无术后出血及肝外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50~150 min,平均为(90±20)min;开始进食时间18~24 h,平均为(20±2)h;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7~120 h,平均为(48±10)h;住院时间5~10 d,平均(6±2)d;5例患者术后出现胆漏,均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随访6~12月,未出现与手术有关的远期并发症。结论(1)根据不同胆囊管情况,采用相应的正确处理胆囊管方法。(2)了解术中中转开腹手术的指征,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3)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术对于炎症重,分离困难患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