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调脂及抗炎作用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目的探讨40 mg/d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调脂及抗炎作用。方法将9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试验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用药后4、12、24周检测两组患者血脂、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浓度,对比两组调脂及抗炎作用差异。结果①用药后12周,试验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用药后24周,试验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②用药后12周,试验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用药后24周,试验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③降脂强度与病人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浓度下降趋势呈线性正相关。④随访期内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d安全可靠。②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d可显著提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血脂达标率。③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炎症因子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具有更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脂和脂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0例因胸痛住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且规则接受药物治疗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外,高血压病患者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与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血糖、体质量指数、吸烟和TC、LDL-C相关(P<0.01).随着TC、LDL-C水平增高,冠状动脉狭窄级数、狭窄≥75%血管支数和狭窄≥75%的例数均明显增加(P<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LDL-C与高血压病患者严重冠状动脉狭窄(≥75%)发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 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血清TC、LDL-C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呈正相关关系,在高血压合并高血脂防治巾,应重视血压的降低及TC、LDL-C水平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鼠颈动脉损伤后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应用罗格列酮干预后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球囊损伤组、罗格列酮组,每组12只.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灌胃4 d后假手术,术后0.9%氯化钠溶液灌胃13 d;球囊损伤组0.9%氯化钠溶液灌胃4 d后行左侧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0.9%氯化钠溶液灌胃13 d;罗格列酮组用罗格列酮灌胃4 d后行球囊损伤,术后罗格列酮灌胃13 d.3组术后14 d取左侧颈总动脉应用Realtime RT-PCR检测损伤血管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10、IL-17A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水平.损伤血管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内膜变化.结果:①罗格列酮组IL-2、IL-17A表达水平低于球囊损伤组但高于对照组(P<0.05).罗格列酮组IL-10表达高于球囊损伤组和对照组(P<0.05).②罗格列酮组NF-κB水平低于球囊损伤组但高于对照组(P<0.05).③罗格列酮组内膜面积及内膜面积/中膜面积较球囊损伤组减小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通过NF-κB调节IL-2、IL-10及IL-17A mRNA表达,调节炎症因子的平衡,抑制损伤血管的炎症反应,减轻损伤血管的狭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血脂和脂蛋白水平与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分析693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①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外,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不全的发生与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体质指数(BMI)、吸烟和TC,LDL-C相关(P<0.001)。②随着TC,LDL-C水平增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高峰充盈率(LVPER)均明显降低,尤以TC为≥6.20mmol/L及LDL-C为3.62~4.12,≥4.13mmol/L3组较甚(P<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LDL-C与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左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TC,LDL-C每增加0.51mmol/L(分别以5.17mmol/L和3.10mmol/L为基线),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增加32%及33%(95%CI:1.25~1.39及1.23~1.43,P值均<0.0001);在对年龄、性别、SBP、DBP、吸烟、糖尿病进行校对后,TC,LDL-C每增加0.51mmol/L仍显示增加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19%及21%(95%CI:1.12~1.23及1.15~1.27,P值均<0.0001)。结论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血清TC,LDL-C水平与左心功能呈正相关关系,在高血压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防治中,应重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善及TC、LDL-C及血压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造影剂肾病(CIN)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利用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进行血管造影的患者I9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患者进行造影的前24h、造影后8、24、48h对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以及肾小球滤过率(aft)进行检测,并根据患者在进行造影后的48h内是否发生造影剂肾病(CIN)将患者分为非GIN组和a1N组。结果GⅢ组患者的血清CysC含量于造影后的8h内有明显的升高(221±022)mg/L,在造影后的24h达到高峰(345±036)mg/L,于造影后的48h后逐渐下降(2.24±029)mg/L,血清CysC水平仍明显高于造影之前以及非CIN组于相同时间点的水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C对于CIN有一定的早期诊断价值,相比Scr来说可以更加迅速地反映肾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观察不同周龄高血压大鼠(SHR)和SD大鼠主动脉的显微结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MIF在不同周龄SHR和SD大鼠主动脉的表达。结果:随着周龄增加,SHR主动脉中膜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相对面积比增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MIF阳性表达增多。结论:MIF可能与SHR血管重构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房肌纤维化延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成像(LGE-CMR)检测与CARTO-3三维标测左心房纤维化区域相关性和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方法入选接受射频消融术阵发性房颤患者38例,全部给予心房LGE-CMR检测,根据LGE-CMR检查结果,将左房纤维化定量/左房壁提及百分比分两组,A组为轻度心房肌纤维化,左房纤维化定量/左房壁提及百分比<25%;B组为重度心房肌纤维化,左房纤维化定量/左房壁提及百分比≥25%。检测结束后全部患者给予环肺静脉隔离+二尖瓣峡部线/房顶线隔离(CPVI+MI/ROOF)射频消融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房颤复发率。结果 38例患者全部成功行射频消融术,并完成1年随访。LGE-CMR和CARTO系统重建图像的心肌纤维化区域以及分级情况相符合,具有一致性,诊断准确率为92.11%(35/38)。无论是LGE-CMR检测,还是CARTO系统重建图像评价,左心房心肌纤维化轻的患者室早射频消融术后1年复发率均较左心房心肌纤维化严重的患者低(P<0.001)。结论心房LGE-CMR检测与CARTO-3三维标测左心房纤维化区域相关性强,且心肌纤维化严重患者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8.
背景: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尚具有多种非血液系统生理效应,如参与哺乳动物胚胎的正常发育、抑制炎症、促进血管生长.以及在多种组织和细胞损伤中抑制细胞凋亡、减少梗死面积、促进功能恢复等作用.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骨骼肌卫星细胞联合移植对兔急性心肌梗死是否具有积极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1/07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自体移植: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联合组,10只/组.异体异性移植:同品系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0只,作为供体用于制备骨骼肌卫星细胞;另取雌性兔10只作为受体,分为细胞移植组、联合组,5只/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为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方法:自体移植实验: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联合组在冠脉结扎同时,采用肌注法一次性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3 000 U/kg;细胞移植组、联合组将含有约107个骨骼肌卫星细胞的DMEM溶液200 μ L多点直接注射在心脏表面梗死区.异体异性移植实验:细胞移植组、联合组均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根据分组要求注射骨骼肌卫星细胞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及方法同上,5 d后取材行PCR检测.主要观察指标: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血运改善及desmin表达,荧光检测骨骼肌卫星细胞,SRY基因PCR检测结果.结果:移植后4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联合组心肌梗死面积均明显减小(P<0.05),且联合组减小幅度强于另外两组(P<0.05).各组梗死中心区CD34阳性细胞数量与上面结果相似.细胞移植组、联合组心肌组织desmin呈阳性表达,其余3组呈阴性.联合组移植区DAPI标记的蓝色荧光细胞数较细胞移植组明显增多.异体异性移植实验中,联合组SRY基因扩增条带的宽度和亮度均明显强于细胞移植组.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骨骼肌卫星细胞联合移植能够进一步缩小兔心肌梗死面积,改善梗死区血运,提高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后的存活率,二者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尚具有多种非血液系统生理效应,如参与哺乳动物胚胎的正常发育、抑制炎症、促进血管生长,以及在多种组织和细胞损伤中抑制细胞凋亡、减少梗死面积、促进功能恢复等作用。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骨骼肌卫星细胞联合移植对兔急性心肌梗死是否具有积极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1/07在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自体移植: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大白兔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细胞移植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联合组,10只/组。异体异性移植:同品系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0只,作为供体用于制备骨骼肌卫星细胞;另取雌性兔10只作为受体,分为细胞移植组、联合组,5只/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为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 方法:自体移植实验:除假手术组外,其余4组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联合组在冠脉结扎同时,采用肌注法一次性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3000U/kg;细胞移植组、联合组将含有约10^7个骨骼肌卫星细胞的DMEM溶液200μL多点直接注射在心脏表面梗死区。异体异性移植实验:细胞移植组、联合组均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根据分组要求注射骨骼肌卫星细胞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及方法同上,5d后取材行PCR检测。 主要观察指标: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血运改善及desmin表达,荧光检测骨骼肌卫星细胞,SRY基因PCR检测结果。 结果:移植后4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细胞移植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联合组心肌梗死面积均明显减小(P〈0.05),且联合组减小幅度强于另外两组(P〈0.05)。各组梗死中心区CD34阳性细胞数量与上面结果相似。细胞移植组、联合组心肌组织desmin呈阳性表达,其余3组呈阴性。联合组移植区DAPI标记的蓝色荧光细胞数较细胞移植组明显增多。异体异性移植实验中,联合组SRY基因扩增条带的宽度和亮度均明显强于细胞移植组。 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骨骼肌卫星细胞联合移植能够进一步缩小兔心肌梗死面积,改善梗死区血运,提高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后的存活率,二者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CD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细胞表达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99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及行PCI治疗,根据TIMI血流0~Ⅲ级分为A、B、C、D共4个亚组;同期选择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体检者580名为对照组。患者发病后24h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IFN-γ+双阳性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p-PLA2浓度。多元回归法分析TIMI血流与血清Lp-PLA2浓度、CD4+IFN-γ+双阳性细胞的比例的关系。结果 ACS患者起病24h内的血清Lp-PLA2浓度、CD4+IFN-γ+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8.2±8.2)μg/L vs.(100.6±11.3)μg/L,P0.05;32.6%±5.8%vs.8.8%±3.2%,P0.05]。方差分析显示,A、B、C、D4个亚组PCI治疗后血清Lp-PLA2浓度、CD4+IFN-γ+双阳性细胞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组高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IMI血流与血清Lp-PLA2浓度、CD4+IFN-γ+双阳性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r=-0.693,P0.05;r=-0.584,P0.05)。结论检测血清Lp-PLA2浓度、CD4+IFN-γ+细胞比例对斑块的不稳定性评价及预测PCI治疗中的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