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3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缺血性脑卒中预后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脑梗死大小,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对纳入研究的所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72h内抽取血清测定CRP水平,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linal neurologic functional default scoring,CNFDS)进行评分,所有患者进行CT/MRI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在CRP异常组中,患者入院时的血糖水平及白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腔隙性脑梗死(42例61.76%:23例43.40%,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也较正常组高(32例65.30%:17例34.69%)。异常的CRP组中有较高的CNFDS评分[CNFDS:中位数18(6~35):11(6~28),P=0.0001,曼-惠特尼U检验]及严重的预后。结论:CRP水平是反映颈动脉斑块及脑卒中预后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对未折叠蛋白反应的影响及在游离胆固醇(FC)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用100μg/mL乙酰低密度脂蛋白及10μg/mL胆固醇乙酰转移酶抑制剂-58035促进FC聚集,以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进行干预,Annexin-V和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olt检测磷酸化p38和CHOP表达。结果:普通培养基孵育的巨噬细胞无磷酸化p38和CHOP表达,只有少量细胞凋亡;而在促进FC聚集条件下孵育的巨噬细胞磷酸化p38和CHOP表达明显,8 h后凋亡细胞为(21.8±0.6)%;使用SB203580干预后无磷酸化p38表达,CHOP表达减少,凋亡细胞为(6.9±0.3)%。结论:FC聚集是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p38通过激活未折叠反应参与这一过程,而SB203580通过抑制p38活性对FC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炎性过程的影响。方法18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喂食普通兔料)、高脂模型组(喂食高脂饲料)、阿司匹林组(喂食高脂饲料并给与阿司匹林干预),饲养12周后处死动物,取主动脉进行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斑块区环氧合酶-2(COX-2)、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表达情况。结果病理学大体观察,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和阿司匹林组斑块/内膜面积比分别为0%、(59.6±13.7)%和(49.3±7.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光镜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参数分析显示,斑块最大厚度、管腔狭窄度和斑块所占周径比值3个指标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组斑块区COX-2表达、巨噬细胞含量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也低于高脂模型组。结论阿司匹林能明显减轻高脂饮食所致的新西兰兔动脉粥样硬化大小及程度并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抑制斑块内COX-2的表达以及后继的炎症过程可能是其抗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杨梅素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发生自噬进行研究,从而探讨杨梅素抗结核作用的机理。方法 用CCK8法检测杨梅素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安全的用药范围;以H37Ra菌株感染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为模型组,并设空白组和药物处理组。按感染复数(MOI,即细菌∶细胞=10∶1)加入模型组、药物处理组,共孵育4h后,磷酸盐缓冲液(PBS)洗3次以弃掉未进入胞内的MTB。药物处理组分别用不同浓度(12.5、25、50、100μmol/L)的杨梅素作用24h, 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即“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和p62”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以此筛选出杨梅素促进自噬的最佳作用浓度;100μmol/L杨梅素作用于感染细胞72h后,0.1%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冰上裂解细胞10min,菌落形成单位(CFU)法检测巨噬细胞胞内荷菌量;杨梅素作用感染细胞不同时间(30、60、180min)后Western blot测定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Akt、mTOR的磷酸化水平。以Image J软件做蛋白定量分析,用GraphPad Prism 7.0制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杨梅素在100μmol/L浓度以下细胞生存率在90%左右,对细胞毒性较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0.52±0.01)相比,杨梅素不同浓度(12.5、25、50、100μmol/L)处理均能促进LC3Ⅱ的表达(0.59±0.02、 0.65±0.01、 0.71±0.01、 0.83±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P=0.04,t=7.91、P=0.00,t=9.77、P=0.00,t=16.37、P=0.00);而较模型组p62蛋白(0.86±0.02),药物处理亦能抑制p62的表达(0.72±0.01、0.86±0.00、0.60±0.02、0.58±0.01),25μmol/L杨梅素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P=0.46),12.5、50、100μmol/L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0、P=0.00,t=9.53、P=0.00,t=12.01、P=0.00);杨梅素促进自噬的最佳药物浓度为100μmol/L;100μmol/L杨梅素作用于感染细胞72h后,对胞内MTB的抑制率为21.02%;模型组细胞在MTB感染后30、60、180min时,PI3K/Akt/mTOR通路中Akt蛋白的磷酸化(p-Akt)水平(1.23±0.01、1.52±0.01、0.74±0.02)明显增加,而杨梅素作用相同的时间后,可明显抑制Akt蛋白的磷酸化(0.99±0.01、0.96±0.01、0.43±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0、P=0.00,t=30.06、P=0.00,t=18.60、P=0.00);而模型组磷酸化mTOR(p-mTOR)蛋白水平仅在MTB感染后180min(0.57±0.00)明显增加(t=94.61、P=0.00),杨梅素作用180min亦能抑制mTOR蛋白的磷酸化(0.46±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0、P=0.00)。结论 杨梅素通过抑制Akt和mTOR蛋白的磷酸化来抑制PI3K/Akt/mTOR通路,从而诱导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发生自噬来杀灭胞内的MTB。  相似文献   
5.
T-2毒素抗原的制备与ELISA法检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制备T-2毒素抗原,为建立检测T-2毒素的ELISA法奠定基础。方法 T-2毒素与琥珀酸酐在吡啶参与下于蒸汽浴中反应,生成T-2-半琥珀酸酐后,再与小牛血清白蛋白经碳二亚胺偶联结合生成T-2毒素抗原。结果 利用琥珀酸酐法成功制备T-2毒素抗原,即BSA-T-2HS。结论 T-2毒素抗原的制备为ELISA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硝苯地平及福辛普利在高血压伴焦虑患者中的降血压与抗焦虑疗效。方法:经导入期安慰剂治疗后舒张压95~115 mmHg及收缩压<180mmHg,贝克焦虑量表(BAI)评分>45分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每例在不同治疗期分别给予卡维地洛、硝苯地平控释片及福辛普利治疗4周。观察血压及BAI评分的变化。结果:卡维地洛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作用比其他两组为佳,差异非常显著(P<0.01);BAI评分也显著下降(P<0.01)。结论:对于轻、中度高血压伴焦虑患者,卡维地洛的降血压和减轻焦虑效果较硝苯地平控释剂和福辛普利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鼠Thy-1.1干细胞局部移植对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影响,评价干细胞移植对再狭窄的作用.方法 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即干细胞移植组:于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即刻将约5×105Thy-1.1干细胞注入至损伤血管局部;对照组: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局部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另有30只4~6周龄雄性SD大鼠提供骨髓Thy-1.1干细胞.2组各于术后即刻、3 d、7 d、14 d、28 d取损伤血管段,病理组织学方法 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原位杂交方法 观察移植细胞的定植、分化情况,RT-PCR方法 分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情况.结果 干细胞移植组内膜面积低于对照组[I/M,干细胞移植组:2.06±0.28比对照组2.42±0.19,P<0.05],干细胞移植组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eNOS mRNA,干细胞移植组:0.44±0.06比对照组0.35±0.02,P<0.05],干细胞移植组原位杂交图片中可见内皮细胞有移植的异体细胞.结论 Thy-1.1干细胞局部移植可促进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再内皮化,抑制内膜增生,预防血管成形术术后再狭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死髓牙根管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死髓牙根管治疗术368例进行分析。结果:根管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疗效与患者的年龄,牙位,病变及治疗操作等因素关系明显。结论:熟悉根管解剖形态及其变异,可以进一步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JNK信号通路在游离胆固醇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兔腹腔巨噬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用100μg/ml乙酰低密度脂蛋白及10μg/ml胆固醇乙酰转移酶抑制剂-58035促进FC聚集,以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进行干预,Annexin-V和PI双染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bolt检测JNK蛋白表达.结果 普通培养基孵育的巨噬细胞无磷酸化JNK表达,只有少量细胞凋亡,普通培养基加上胆固醇乙酰转移酶抑制剂和乙酰低密度脂蛋白孵育的巨噬细胞磷酸化JNK表达明显,8h后凋亡细胞占总细胞的(19.8±0.6)%;使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可以有效抑制JNK活性,减少细胞凋亡.结论 游离胆固醇聚集是诱导巨噬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JNK信号途径参与这一过程,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通过抑制JNK活性对游离胆固醇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颈动脉损伤后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应用罗格列酮干预后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球囊损伤组、罗格列酮组,每组12只.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灌胃4 d后假手术,术后0.9%氯化钠溶液灌胃13 d;球囊损伤组0.9%氯化钠溶液灌胃4 d后行左侧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后0.9%氯化钠溶液灌胃13 d;罗格列酮组用罗格列酮灌胃4 d后行球囊损伤,术后罗格列酮灌胃13 d.3组术后14 d取左侧颈总动脉应用Realtime RT-PCR检测损伤血管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10、IL-17A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水平.损伤血管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内膜变化.结果:①罗格列酮组IL-2、IL-17A表达水平低于球囊损伤组但高于对照组(P<0.05).罗格列酮组IL-10表达高于球囊损伤组和对照组(P<0.05).②罗格列酮组NF-κB水平低于球囊损伤组但高于对照组(P<0.05).③罗格列酮组内膜面积及内膜面积/中膜面积较球囊损伤组减小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通过NF-κB调节IL-2、IL-10及IL-17A mRNA表达,调节炎症因子的平衡,抑制损伤血管的炎症反应,减轻损伤血管的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