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6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127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42篇
口腔科学   58篇
临床医学   426篇
内科学   233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47篇
特种医学   131篇
外科学   347篇
综合类   1056篇
预防医学   371篇
眼科学   67篇
药学   532篇
  5篇
中国医学   424篇
肿瘤学   14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41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目的:临床药师以利福平药物相互作用为切入点,审核布氏菌病患者的用药医嘱,为建立医嘱审核实践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布氏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7—12月的住院患者为观察组,2018年1—6月住院患者为对照组,依据提前设计的利福平药物相互作用模板,开展医嘱审核和干预,并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59例患者,医嘱749条,男性49例(83.1%),女10例(16.9%),年龄17月~71岁,平均年龄(50.0±15.6)岁,平均住院(16.5±9.4)d。对照组患者50例,医嘱653条,男性43例(86.0%),女7例(14.0%),年龄31月~71岁,平均年龄(51.4±12.9)岁;平均住院(16.7±11.0)d,2组患者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医嘱条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联合用药模板,主要包括奥美拉唑、硝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咪达唑仑、酒石酸美托洛尔、地西泮和氟康唑7种药物。临床药师干预观察组相互作用医嘱32条,干预率4.30%(32/749),医师接受了23条临床药师建议,接受率71.88%;对照组存在相互作用却没有干预的医嘱35条,漏审率5.40%(35/653)。结论:以利福平药物相互作用为切入点进行审核医嘱,可显著提高医嘱审核的准确性,减少漏审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多中心临床应用对比分析8排及16排移动CT的成像质量及性能特点、检查耗时、人工成本及辐射剂量值等。 方法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自2010年8月至2020年7月应用8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90 059例次,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联合多家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应用16排移动CT行头部扫描10 969例次,分别采集患者头部扫描成像、检查时间、人工成本(人员累计耗时),以及辐射剂量值: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另外随机选择同期60例次64排大型CT检测值作为对比。 结果(1)成像分析:8排移动CT头部扫描90 059例次,其中急诊室82 843例次(91.99%)、ICU 7090例次(7.87%)、手术室126例次(0.14%)。16排移动CT头部扫描10 959例次,其中急诊室8601例次(78.41%)、ICU 879例次(8.01%)、手术室31例次(0.28%)、车/船/机载头部扫描1458例次(13.29%)。2组成像质量基本相同,与8排移动CT组相比较,16排移动CT安装有精密导轨控制扫描和减振器,扫描速度快,运动伪影少,具有平扫+增强、脑血管造影(CTA)和脑灌注成像(CTP)等多种成像功能。(2)扫描时间与辐射剂量:16排、8排移动CT及64排大型CT的扫描时间、人工成本、辐射剂量(CTDIvol、DLP、E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6排移动CT成像质量优良,扫描速度快耗时少、人工成本低、辐射剂量低,具有平扫、增强及CTA、CTP多种成像功能。  相似文献   
3.
4.
正1病例资料男,10岁,因"发热4 d,血尿1 d"于2020年2月至济南市儿童医院就诊。入院前2 d手掌出现皮疹、逐渐增多,1 d前出现茶色尿1次、鼻衄2次,外院予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起病前1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既往有"荨麻疹"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4℃,呼吸19·min~(-1),脉搏87·min~(-1),血压106/77 mmHg,体重32kg。全身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略高于皮面,压之褪色,无痒感,无出血点及瘀斑。颈  相似文献   
5.
运气学说起源于《黄帝内经》,是古代中国人透过观象察候研究自然与疾病相关性规律所提出的重要思想,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医学术发展以及后世医家临床治病,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学习运气学说相关知识,了解五运六气学术内涵,客观认识运气学说理论与临床价值,对于认识多种疾病尤其是时令病病因病机,具有重要价值。学习运气学说,应该尊重经典,不能轻易否定,但也不能过分拘泥于运气的推演,死板教条。临床上,应该根据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结合发病时点的运气特点以及具体气候特点,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以突出中医学个体化治疗的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7.
8.
9.
目的对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3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180例和针灸组18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方法,针灸组实施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后,针灸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针灸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中,中医针灸疗法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中有较高价值,可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