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12例PCNSL患者,手术+放疗+化疗6例,手术+放疗1例,活检+放疗+化疗4例,活检+放疗1例。结果本组仅2例术前诊断为PCNSL。病理学检查示弥漫性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0例,小细胞T细胞淋巴瘤2例。10例患者出院后随访10个月至5年,手术+放疗+化疗5例,生存2~40个月,平均12.4个月;活检+放疗+化疗4例,平均生存11.9个月;活检+放疗1例生存3个月。结论PCNSLIN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化疗结合放疗是主要治疗手段;部分病例可考虑个体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室间孔区术后患者记忆功能障碍的特征及其康复治疗。 方法利用龚耀先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对25例室间孔区域手术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第3天及1个月进行记忆功能评定。应用日历本等工具辅助记忆,同时联合PQRST法(即浏览、提问、精读、表述和自我测验)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结果记忆商低于85分者,术前占16%,术后第3天占48%,康复训练1个月后占28%。术前记忆商与术后第3天和1个月时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记忆障碍主要为短时记忆中的图片回忆、理解记忆、视觉再认、联想学习和记忆中的倒数,而在背数、顺数、积累、视觉再生、触摸检测等方面差异不明显。 结论室间孔区术后记忆障碍较为明显,主要为短时记忆障碍,同时累及长时记忆,瞬时记忆不受影响。室间孔区手术中应尽量避免损伤穹隆和丘脑前极,术后康复治疗有助于记忆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鞍结节脑膜瘤多指起源于鞍结节的脑膜瘤,也包括起源于前床突、视交叉沟及鞍隔等部位的脑膜瘤,约占颅内脑膜瘤的5%~10%[1]。因肿瘤位于颅底中线部,位置深在,与视神经、视交叉、下丘脑、颈内动脉及海绵窦等重要结构毗邻,完全切除肿瘤及神经功能保护难度大[2]。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采用翼点入路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5例中男3例,女12例;年龄34~69岁,平均47.8岁;MRI扫描T2WI明显高信号和显著均质强化是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该组患者均经改良翼点或眶颧翼点开颅,其中9例经中颅窝底硬膜外入路,6例经额颞硬膜下入路切除肿瘤,结果9例完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术后11例出现同侧第Ⅲ、Ⅳ、Ⅴ或Ⅵ颅神经麻痹,1例出现对侧偏瘫,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手术切除是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经中颅窝底硬脑膜外入路是手术切除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较优的手术方式。放射治疗可使部分肿瘤缩小,缓解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亦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但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7年10月手术治疗的116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经单侧鼻蝶 窦入路85例,标准翼点入路24例,右眉弓锁孔入路4例,冠状瓣纵裂入路3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92例,次全切除20例,大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 术后发生一过性尿崩12例,脑脊液漏6例,明显垂体功能低下5例。结论 经单侧鼻蝶窦入路是目前首选的手术方法,但对于侵袭性生长的垂体腺瘤需 根据肿瘤影像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神经内镜及手术显微镜下观测内听动脉(internal auditory artery,IAA)的解剖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12具甲醛固定和3具新鲜成人尸头标本上,采用乙状窦后入路行开颅手术,在模拟手术条件下用各角度神经内镜与显微镜观测内听动脉的起源、分支、走行方向、毗邻关系和常见变异.结果 所有标本均于双侧观察到内听动脉(100%),其中单干17侧(56.7%,17/30),双干9侧(30%,9/30),3干4侧(13.3%,4/30);其起始部的管径0.12~0.28 mm,平均0.22±0.04 am;长度7.12~14.82mm,平均10.18土2.63 mm.30侧中4侧内听动脉(13.3%,4/30)从基底动脉下段发出;26侧(86.7%,26/30)起自小脑前下动脉,其中17侧(65.4%,17/26)发起于小脑前下动脉袢顶附近,9侧(34.6%,9/26)由突入内耳道内的小脑前下动脉发出.所有标本的内听动脉发出后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进入内听道,22侧(73.3%,22/30)位于神经束前下,8侧(26.7%,8/30)位于神经束上方和后方,15例标本(100%)IAA在内听道末端均恒定分为前庭动脉、前庭蜗动脉和耳蜗动脉;通过内镜才能看清神经束腹侧的血管.结论 内听动脉多位于面听神经前下方,手术显微镜无法直接窥及,联合应用手术显微镜和神经内镜,可观测内听动脉颅内段几乎所有行程和毗邻结构.  相似文献   
8.
Miles手术可控人工肛门与腹壁造口功能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 1990年起 ,我们自行设计并实施腹膜外腹壁肌层潜行可控性人工肛门41例 ,效果较满意 ,具有不带造口器具、不污染衣物、排便能控制、四季无臭味、生活能自理、隐蔽等功能。优于一般腹壁造口 ,现对比观察如下。1.临床资料 :因低位直肠癌做Miles手术 ,采用“鱼口状腹膜外腹壁肌肉潜行可控性人工肛门”术后 1年以上者 41例(男 31例 ,女 10例 ;年龄 31~ 84岁 ) ,与32例 (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40~ 75岁 )按常规做腹壁造口者术后功能进行对比观察。2 .2种术式效果比较 :按最低生活要求制定 10项对比标准。结果 :可控性人工肛门均无粘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脑膜瘤组织中细胞增殖和调亡情况。方法 对40例术前未经任何治疗的脑膜瘤手术标本,分别进行凋亡细胞的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Ki-67抗原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恶性及非典型脑膜瘤中Ki-67标记指数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P<0.01),恶性和非典型脑膜瘤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恶性及非典型脑膜瘤中凋亡指数显著高于良性脑膜瘤(P<0.05)。结论 恶性及非典型脑膜瘤中自发性细胞凋亡增多。Ki-67指数和病理分级有很好一致性,能较好反映脑膜瘤的增殖特性。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是在多种食品的基础上,加大照射剂量(吸收剂量为0.1~8.0 kGy)和提高辐照食品在膳食中比例(千重80%以上)的条件下,进行了150d的大白鼠喂养试验。通过对饲料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其利用,对动物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致突变性及病理学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证明是安全的。本试验结果为今后辐照食品商业化提供了安全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