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57篇
药学   33篇
  3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利用空心拉力螺钉复位固定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TEFx)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23例TEFx的患者,均在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用空心拉力螺钉复位固定。术前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8例,Ⅲ型10例,Ⅳ型5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6~53岁,平均27.8岁。术前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阳性。比较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Tegner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评价患侧膝关节功能。结果 2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0~40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示TEFx均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骨折均愈合。无1例感染、关节僵硬、伸直受限、复位丢失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最终随访患侧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阴性。VAS评分术前(4.8±1.2)分,最终随访为(1.2±0.8)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2,P=0.003);Lysholm评分术前为(50.8±6.2)分,最终随访为(90.8±5.4)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4,P=0.000);Tegner评分术前为(4.0±1.0)分,最终随访为(5.1±1.2)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2,P=0.005);IKDC主观评分术前为(52.5±7.4)分,最终随访为(91.5±5.7)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8,P=0.000)。结论膝关节镜下经髌腱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TEFx具有微创、操作简捷、固定可靠和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观察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短期疗效及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应用单髁置换治疗的88例膝关节内侧间室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疼痛评分及下肢力线.结果 女性患者中骨质疏松占比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总显性失血量及术后卧床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12个月,患者KSS临床评分、KSS功能评分、H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术前,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2个月,KSS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后3、6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后3、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KA高于术前,FTA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室骨关节炎短期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疼痛,对患者的下肢线具有明显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室间孔区术后患者记忆功能障碍的特征及其康复治疗。 方法利用龚耀先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对25例室间孔区域手术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第3天及1个月进行记忆功能评定。应用日历本等工具辅助记忆,同时联合PQRST法(即浏览、提问、精读、表述和自我测验)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结果记忆商低于85分者,术前占16%,术后第3天占48%,康复训练1个月后占28%。术前记忆商与术后第3天和1个月时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记忆障碍主要为短时记忆中的图片回忆、理解记忆、视觉再认、联想学习和记忆中的倒数,而在背数、顺数、积累、视觉再生、触摸检测等方面差异不明显。 结论室间孔区术后记忆障碍较为明显,主要为短时记忆障碍,同时累及长时记忆,瞬时记忆不受影响。室间孔区手术中应尽量避免损伤穹隆和丘脑前极,术后康复治疗有助于记忆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胸锁乳突肌扳机点与老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肌筋膜扳机点压痛与年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定量按压法,按乳突前、下、后三部分,对不同年龄段男女健康受试者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扳机点进行检查,采取VAS压痛量化评分评定压痛程度。结果:中老年组VAS疼痛评分为5.358±2.309,青年组VAS疼痛评分为3.357±1.9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胸锁乳突肌乳突部的肌筋膜扳机点压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与年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中老年组VAS压痛评分及压痛程度明显高于青年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疫情一线麻醉科医师将肺部超声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患者的评估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10日至3月12日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重症一科ICU内接受治疗的50例COVID-19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床旁肺部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50例COVID-19重症患者年龄(70.3±9.0)岁,初始症状是咳嗽(100%)、发热(100%)和呼吸困难(24%)。入院后28 d的死亡率为30%。ICU内床旁肺部超声检查可发现不同程度的超声学病理征象,包括胸膜异常,间质综合征、肺实变、胸腔积液、碎片征和动态支气管征象等。在ICU治疗期间存活的患者肺超声评分(LUS)(12.8±4.4)分,非存活者具有持续的肺水肿和肺实变超声表现,LUS(21.0±3.5)分,明显高于存活患者(P0.05)。15例非存活患者全部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并接受有创机械通气(IMV),其中ImV治疗3 d时LUS(22.0±1.9)分,5 d时LUS(24.2±2.6)分。随着患者康复并转出ICU,病理性的超声征象呈现逐步减少趋势。结论床旁肺部超声具有简便易行及动态监测的优势,对COVID-19重症肺炎患者疗效的评估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10 mg/d)与阿托伐他汀组(20 mg/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Vaspin水平,观察药物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血清Vaspin水平变化。结果:药物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瑞舒伐他汀组较阿托伐他汀组血清Vaspin水平明显增高(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血清Vaspin水平与血TC、TG、LDL-C、HDL-C和hs-CRP无相关性(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更能有效增高血清Vaspin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湿疹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湿疹患儿162例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81例、研究组8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西替利嗪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炎性因子(IL-4、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IL-4、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的免疫功能指标(Ig G、Ig 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 G、Ig M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3%(78/81)优于对照组的77.8%(63/81)。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小儿湿疹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Ig G、Ig M、IL-4及IL-10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老年非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的空腹血糖(FBG)作为肺部感染致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E)诊断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老年非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年龄≥65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肺部感染期间的最高FBG值分为两组,FBG≥6. 875 mmol/L者分入拟诊MODSE组,FBG 6. 875mmol/L者分入拟诊非MODSE组,比较两组患者的MODSE发病情况。根据老年非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的最高FBG及MODSE发病情况、绘制老年非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最高FBG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及FBG≥6. 875 mmol/L诊断肺部感染致MODS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共纳入168例老年非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均为男性,年龄范围78~103岁,年龄(89. 10±4. 04)岁;拟诊MODSE患者58例,拟诊非MODSE患者110例,拟诊MODSE组的MODSE发病率显著高于拟诊非MODSE组(86. 2%比8. 0%,χ2=101. 466,P 0. 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 908,面积的95%可信区间为0. 856~0. 960 (P 0. 001),FBG≥6. 875 mmol/L诊断肺部感染致MODSE的敏感度为84. 7%、特异度为92. 7%。结论老年非糖尿病肺部感染患者FBG≥6. 875 mmol/L可作为肺部感染致MODSE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进行坐位旋转手法时退变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及位移分布的特点,以分析手法的机制、安全性与合理性。方法:使用腰椎CT片,以Mimics软件系统逐层重建14—5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设定结构的参数完成退变腰椎间盘模型。将向右侧旋转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把各项力学参数代入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即时显示手法作用时退变腰椎间盘的内在应力和位移的变化。结果:椎间盘的应力、应变及位移都不断增加。应力从腰椎间盘右前侧的外缘呈弧形向左后侧的外缘递减。椎间盘右后侧外缘的压应力较大。位移从右前侧向左后侧呈层状递减。位移方向与应力方向大致相同。相应位置椎间盘右后侧位移大于左后侧位移。最终应变:右后角中下部有明显的变形,向后内侧突出,左后侧部变形最小。结论:手法增加了旋转侧椎间盘的位移,有利于解除神经根的粘连,但同时增加了对神经根的压迫。向突出椎间盘的对侧旋转较为安全。腰椎椎管狭窄患者不宜用本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