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地震野战医院门诊伤病员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地震灾区震后1周开始野战医院收治伤病员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地震灾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伤病员性别、年龄及诊断结果进行统计,计算各类伤病所占百分比,同时分析各类伤病员数的时间分布趋势.结果 2331例伤病员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伤人群年龄段集中在15~60岁人群组,有1535例(65.9%),儿童组有382例,60岁以上人群组有414例(17.7%).排在前4位的疾病依次为:呼吸系统601 例(25.8%)、外科586例(24.9%)、皮肤科疾病295例(12.7%)及其他243例(10.4%).地震1周后内科收治人数超过外科伤病员数.结论 地震发生后应根据疾病谱合理配置人员、物资等,以提高救治效果并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在产程潜伏期阶梯式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4月5日至2016年4月5日在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成都市脑外伤抢救中心)分娩的9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个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0.125%罗哌卡因加上0.45μg/ml舒芬太尼进行镇痛;观察组根据产妇宫口扩张情况进行相应镇痛:≥3cm时用药方案同对照组,3cm时给予0.075%罗哌卡因+0.45μg/ml舒芬太尼。观察对比两组产妇镇痛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下肢运动阻滞评分(Bromage评分)以及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比较两组产妇潜伏期、活跃期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比较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痛前,两组患者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两组患者的VAS与镇痛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潜伏期(368.8±79.3)min明显少于对照组(409.3±80.9)min,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活跃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146.5±38.3)ml明显低于对照组(178.5±45.3)ml,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romage评分0分占(21.7%)高于对照组(6.5%),观察组Bromage评分2分占(8.7%)低于对照组(3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romage评分中1分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潜伏期应用0.075%+0.45μg/ml舒芬太尼,活跃期应用0.125%罗哌卡因+0.45μg/ml舒芬太尼,镇痛效果良好,产程影响小,产后的出血量相对较少,对产妇运动阻滞以及新生儿影响都很小,是比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功能性极化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接种于24孔培养板(2×10^6/ml),以植物血凝素激活T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后,给予不同剂量重组人HMGB1(0、1、10、100和1000ng/m1)进行刺激12、24或48h。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分析CD3^+淋巴细胞CD4表达和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阳性(Th1、Th2)的比例。结果不同HMGB1刺激时间和作用剂量对CD4^+T淋巴细胞和Th1亚群比例未造成明显改变,但1000ng/ml HMGB1刺激48h后CD4^+/CD3^+比值显著低于刺激12h组(P〈0.05)。较大剂量HMGB1(100、1000ng/m1)能显著增加Th2亚群比例(P〈0.05或P〈0.01),并因此降低Th1/Th2比值,出现Th1优势向Th2优势偏移。结论HMGB1剂量蓄积和持续刺激可诱导T细胞功能亚群从促炎反应向抗炎优势转化。HMGB1的这一免疫调控效应可能是机体免疫应答陷人抑制状态,并最终出现免疫麻痹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许多资料显示,大面积烧伤并发的脓毒症来势凶猛,病情进展迅速,患者病死率高,给临床救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及时诊断、有效预防和治疗烧伤脓毒症,是提高严重烧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随着对感染病理生理过程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烧伤后脓毒症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凝溶胶蛋白是凝溶胶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之一,是一种重要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其可通过切断、封端肌动蛋白丝,或使肌动蛋白聚集成核等方式来控制肌动蛋白的结构。凝溶胶蛋白除了在重组肌动蛋白丝中发挥作用以外,还在细胞运动、控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等细胞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回顾肌动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凝溶胶蛋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在脓毒症患者中凝溶胶蛋白结合肌动蛋白的作用。临床上可通过监测血浆凝溶胶蛋白水平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评估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文章最后对外源性凝溶胶蛋白的治疗作用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钙卫蛋白是一种来源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蛋白,具有调节免疫、参与炎症反应以及抗微生物等活性。近年来人们发现,在脓毒症时,钙卫蛋白表达水平可明显升高。本文通过回顾近期针对钙卫蛋白与脓毒症关系的研究,从其抗菌活性、促进免疫功能变化等方面,阐明钙卫蛋白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也阐述了钙卫蛋白在脓毒症诊断、预后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进一步相关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氧疗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伤可以对氧代谢、肺功能以及创面愈合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氧疗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呼吸道给氧、氧疗的局部应用以及高氧液体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着重指出静脉输注高氧液体这种治疗手段对烧伤,尤其是对吸入性损伤患者具有切实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移植超薄表皮片中成熟表皮细胞的分化及分布状态,以及其向表皮干细胞逆分化现象在创面修复过程中的存在。 方法:采用荧光标记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解放军空军总医院2004-11/2005-05经环切术切取的成人的包皮12例,用中性蛋白酶消化获得表皮片,反复冲洗使基底层干细胞脱落。在一部分行苏木精-伊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同时,另一部分皮片用DAPI标记后移植于由北京协和动物中心提供的12只裸鼠全层皮肤缺损的创面,于第4和7天取材制作冰冻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创面修复过程中表皮细胞角蛋白19、角蛋白14、角蛋白10的分布情况与表达特征。 结果: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未标记移植的表皮片示有正常的层次结构,但标记移植的皮片组织学观察显示细胞层次有松弛、紊乱的迹象。②免疫组化染色及荧光显微镜示未标记移植前的皮片颗粒层以下几乎未见角蛋白19阳性细胞而有少量角蛋白14阳性细胞和大量角蛋白10阳性细胞,而标记移植的皮片有孤立成团同时发蓝-红双荧光的角蛋白19阳性细胞,且角蛋白14阳性细胞明显增多。③这些现象在移植后的第4天最为显著。 结论:在超薄表皮片移植中显示有成熟表皮细胞向表皮干细胞方向的逆分化,起到了维持皮片活力和参与创面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