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学校卫生综合评价》标准规定了学校卫生综合评价项目、评价方法以及综合评价判定,该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含民办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民办中学)和普通高等学校(含民办高等学校、独立院校)各项卫生状况的综合评价。通过开展对学校教学环境、生活设施监测和指导,来推进学校卫生工作,切实保障师生健康安全。本文对杨浦区2014学年监测点学校的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为改善学校教学环境提供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中及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0例患者43个乳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前采用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测定病灶位置、数目、体积,观察结节内的血流分布及强度,确定需消融范围,微波消融术后即刻行静脉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结节内造影剂增强情况,并根据增强体积将病灶分为1.5~3.5 cm3 、>3.5~5 cm3和 >5 cm3 3组,计算各组病灶消融率,评估消融效果,对消融不彻底的残存病灶行补充治疗。术后1、6、12 个月采用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节内有无造影剂灌注,测定结节体积及体积缩小率,进行消融术后的疗效评估。 结果消融术前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在全部 43 个乳腺结节内部及边缘均检出血流信号;微波消融结束后15 min,增强体积为1.5~3.5 cm3 、>3.5~5 cm3 和>5 cm3 3组病灶的消融率分别为97.45%、89.99%、6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超声造影显示8个结节边缘仍有少量不规则的造影剂灌注的残余组织,一次消融成功率为81.4%,针对存在的消融不完全区域行补充消融治疗。微波消融前、术后1、 6、12 个月乳腺结节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 6、12 个月体积缩小率分别为44.1%、58.5%、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融术后1、 6、12 个月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72.09%、93.02%、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超声造影在微波消融术前更能精准确定病灶位置及血流分布,术后对消融效果进行准确评价,以便对消融不完全区域及时行补充治疗,术后随访能及时准确发现残余病灶有无复发,达到乳腺结节完全消融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正>闭孔疝罕见,多见于年老、体弱或患有腹内压增高疾病及多胎经产妇,疝内容物多为肠管,其术前确诊率低。影像学检查诊断中以CT研究报道较多,在超声诊断方面仅见个例报道。本组总结经我院诊治的7例闭孔疝术前有超声检查结果并手术证实患者进行总结报道,探讨经阴道超声在闭孔疝检查诊断中的应用,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调配中心信息化管理及工作流程优化后的成效。方法分析原流程的不足,对排药、配置流程、首批输液限速问题、停退药模式及差错管理等4个方面进行改进,并对比改进前后的工作效率、差错率和破损率。结果信息化管理及流程优化后,排药时间缩短(t=-21.19,P<0.01),排药破损率由0.225%降至0.125%,差错率由0.166%降至0.063%。首批输液送出时间提前约30min,退药效率显著提高(t=-138.27,P<0.01),输液全流程记录得到完善,而且在工作量增加的情况下,节省人力资源9人。结论信息化管理及工作流程优化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6.
拔毒生肌膏系我家祖父治疗疖痈疮毒的有效秘方 ,历时 50多年 ,治疗患者上千例 ,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 153例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 153例 ,男 87例 ,女 6 6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3岁 ;病程最短 1d,最长 36 9d;病种疖痈 141例 ,下肢臁疮 12例。2 治疗方法 :处方组成 :松香、铜青、麻油、冰片、珍珠粉。制法 :先将松香置铜锅内加热提炼后过滤 ,加入麻油炼成膏 ,然后倒出松香油膏于干净铜板上放凉 ,再加入铜青粉 ,用手不断用力搅拌 ,使成一块不粘手的药膏 ,放进干净清水内浸泡去火毒及铜青毒 ,3d后取出 ,加入冰片、珍珠粉…  相似文献   
7.
双重实时PCR快速同时检测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同时检测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霍乱监测、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海产品检验。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A亚单位(ctxA)和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TDH)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以10种细菌作对照,建立双重实时PCR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霍乱监测。结果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102.4~166.6fgμl,菌液灵敏度为32~64CFUml或3~6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此反应体系同时检测40株副溶血弧菌和50株霍乱弧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两种细菌检测互不干扰。对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48份样品和100份海产品进行检测,9份副溶血弧菌实时PCR阳性,其中7份副溶血弧菌细菌培养阳性,其余样品都为阴性。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果仅需1天时间。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霍乱和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8.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霍乱弧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霍乱弧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霍乱监测。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A亚单位(ctxA)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同时以11种细菌作对照,建立改良分子信标检测霍乱弧菌的实时PCR反应体系,应用于霍乱监测。结果:霍乱弧菌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检测12种细菌,只有霍乱弧菌有荧光信号,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DNA灵敏度为102.4fg/ul,菌液灵敏度为32cfu/ml或3cfu/PCR反应体系。对100份海产品和30份腹泻病人大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都为阴性。检测时间仅需2h。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霍乱的快速诊断,为霍乱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副溶血弧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建立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 PCR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方法 ,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海产品检验。方法 :根据 Gen Bank公布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 (TDH)的保守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 ,用 FAM荧光剂标记探针的 5′,并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分析 ;同时以 11种细菌作对照 ,建立改良分子信标检测副溶血弧菌的实时 PCR反应体系 ,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 :检测 12种细菌 ,只有副溶血弧菌有荧光信号 ,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 ,DNA灵敏度为 16 6 .6 fg/ μl,菌液灵敏度为 6 9cfu/ ml或 6 cfu/ PCR反应体系。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 PCR反应体系检测 4 0株副溶血弧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 ,无干扰。对 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 4 8份样品和 10 0份海产品进行检测 ,9份副溶血弧菌实时 PCR阳性 ,其中 7份副溶血弧菌细菌培养阳性 ,其余样品都为阴性。检测时间仅需 2 h。结论 :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 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 ,可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 ,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母乳喂养与成年后肥胖和超重的关系.为有效预防成人肥胖和超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市35-45岁居民800人,采用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方法搜集资料.以体质指数(BMI)作为肥胖和超重的判定标准.结果 非母乳、混合母乳和母乳喂养人群肥胖发生率分别为21.21%,12.08%,11.31%,各组肥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287,P=0.071);各组超重发生率分别为45.45%.37.68%.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82,P=0.005);非母乳组超重率高于纯母乳喂养组(X2=7.493,P<0.05).非母乳喂养和母乳喂养人群(混合和纯母乳)肥胖和超重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肥胖和超重发生率未随纯母乳喂养时间延长而减少.在影响成人肥胖的各种因素中.母乳喂养为保护因素,可使肥胖的危险性减少到0.816倍,出生体重、母亲BMI和能量摄入为危险因素,可使肥胖的危险性分别增加1.516,1.922和1.738倍.结论 母乳喂养对于成人肥胖和超重的发生具有一定预防作用,应大力提倡合理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