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闭孔疝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8例闭孔疝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所有闭孔疝患者均可在患侧大腿根部、耻骨下后方探查到疝囊及内容物肠管,是特征性的表现。结论超声检查是诊断闭孔疝的有效检查方法,具有简单方便、表现特异的特点,有助于临床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闭孔疝14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尚标  刘建文 《新医学》2000,31(5):290-291
目的:总结闭孔疝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经手术证实的闭孔疝14例。分析闭孔疝的误诊及手术处误的原因,总结其临床表现信诊断、治疗经验。结果与结论:闭孔疝患者多为高龄、体弱、多产妇女;主要表现是出现不完全性低位小肠梗阻,Howship-Romberg征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怀疑孔闭疝病人均应及早手术检查以及降低本病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自2008-01-2009-12收治的14例闭孔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术前未确诊而行剖腹探查术,最终14例均经早期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提高术前诊断率、早期手术、有效提高闭孔疝诊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在诊断盆底腹膜疝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证实的盆底腹膜疝患者9例,术前经直肠及会阴超声、X线盆腔造影检查,总结其经直肠超声检查的方法及影像表现特征。结果:经直肠超声正中矢状纵切面均可见盆底腹膜向下扩展深入到阴道后穹窿下方或膀胱颈水平的疝囊,进行最大Valsalva动作时,7例可见组织脏器疝入直肠前陷窝的腹膜腔内,做出盆底腹膜疝诊断。经会阴超声检查对有疝内容物疝入的患者均做出明确诊断,不能显示疝囊情况。X线盆腔、直肠排便造影检查9例均提示盆底腹膜疝。结论:经直肠超声检查可以诊断盆底腹膜疝,并且能显示无疝内容物状态下的疝囊情况,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闭孔疝诊治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提高对闭孔疝的认识。方法: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9 a来就诊的21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特点进行总结。结果:19例(90%)有肠梗阻症状,9例(42%)有Howship-Romberg征。术前确诊5例,其余16例则是在剖腹探查时发现确诊。术后死亡5例。未见有复发。结论:闭孔疝临床少见,容易误诊,但是其仍然有较为鲜明的临床特点:老年女性,多产消瘦;肠梗阻;Howship-Romberg征;CT特点等共同构成了闭孔疝的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6.
闭孔疝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孔疝临床较罕见,多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肠梗阻,术前确诊率较低.笔者对2006年以来收治的6例闭孔疝患者的超声、CT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超声检查在该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腹内疝所致肠梗阻的超声检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在诊断腹内疝所致肠梗阻中的价值。方法 23例腹内疝术前全部经B超和X线检查,后经手术证实,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①腹内疝所致肠梗阻的声像图表现以局限性或弥漫性肠管扩张,局限性和弥漫性腹腔内积液,梗阻部位肠管壁增厚,肠管返折挤压为特征;②超声诊断腹内疝所致肠梗阻较X线检查敏感和特异(P〈0.01和P〈0.05)。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腹内疝所致肠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成人闭膜管位于闭孔上方,是闭孔疝的发生处,其内口与闭孔神经、血管周围是闭孔淋巴结的主要分布区[1];而闭孔淋巴结是妇科盆部肿瘤淋巴转移重要部位[2],在盆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预测预后有重要意义.熟悉闭膜管及闭孔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和检查方法有助于诊断闭孔疝和发现异常淋巴结.本研究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闭膜管及内口、闭孔淋巴、血管,旨在探讨超声对其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闭孔疝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超声检查后手术证实的闭孔疝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8例闭孔疝中右侧7例,左侧1例。疝囊位于耻骨上支后下方的闭孔外肌与耻骨肌之间,疝内容物均为肠管;肠管存活5例,肠管坏死3例。结论超声不仅可以明确诊断闭孔疝,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疝内容物的血供情况,初步判断疝囊内肠管是否存活,可作为临床可疑闭孔疝的老年患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罗小林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2):1452-1453
目的:分析评价闭孔疝的临床表现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嵌顿性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结果:全部9例经剖腹手术证实为嵌顿性闭孔疝。其中右侧6例,左侧3例。术前误诊6例。结论:由于临床对闭孔疝缺乏认识,导致误诊率高,且闭孔疝嵌顿率及绞窄率高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陈新月  赵爽  刘荣波 《华西医学》2010,(12):2195-2198
目的 探讨闭孔疝的CT表现,以提高对其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经手术或临床资料证实的3例闭孔疝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观察闭孔疝发生的位置、密度、形态、强化特征及继发征象。结果3例闭孔疝均为老年消瘦患者,CT检查发现疝囊位于闭孔外肌与耻骨肌间疝出1例,闭孔外肌上、中束间疝出2例,所有疝出物均为肠管,表现为疝出部位囊性密度影,1例肠壁可见增厚、水肿,诊断为肠壁血运障碍,及时行手术治疗后预后良好。结论CT检查是闭孔疝有效的检测手段,特别是对于不明原因腹痛合并肠梗阻的老年消瘦患者,CT检查将有助于临床确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肌疝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10年6月我院经手术证实的20例肌疝的资料,将术前高频超声及磁共振检查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准确率90% (18/20),MRI诊断准确率95% (19/20),2种诊断方法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P>0.05).结论 高频超声能准确诊断肌疝,可作为肌疝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闭孔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闭孔疝的是,闭孔疝常见于年老体弱经产妇女,主要症状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大腿内侧及膝关节麻木、刺痛,当髋关节伸直或转动时疼痛加剧,易误诊为粘连性肠梗阻、消化道肿瘤、股疝或腹股沟斜嵌嵌顿或关节炎等,常因肠梗阻手术而获在角诊。全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疝内翻缝合6例,单纯修补24例,以腹外斜肌腱膜修补较大缺损2例;因肠坏死行肠切除25例。术后1例死于中毒性休克,31例中23例获0.5-17年随访,无复发。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集训,结合临床征象及X线检查是术前诊断闭孔疝的关键,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闭孔疝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腹外疝,发生于盆底,肠管等内容物通过闭孔管向股部突出的隐匿性疝。国内外鲜见报道,临床误诊较多。本院诊治2例,1例术前误诊10d,1例术前确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膈疝的超声声像图特点。 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超声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新生儿期膈疝的患儿19例,平均出生(12.8±11.7)d,其中3例产前已诊断膈疝,11例表现为呼吸困难,3例表现为呕吐,2例表现为心动过速。总结19例新生儿超声声像图特点。 结果19例新生儿膈疝术前超声显示自左侧胸腔内疝入小肠4例,胃底2例,脾脏3例,1例疝入物为左侧肾上腺及左肾上极;右侧胸腔内疝入肠管3例,4例疝入物为部分肝脏右叶及胆囊,2例疝入物为右肾上腺及右肾。食道裂孔疝疝入物均为胃。后外侧疝表现为膈肌不连续,位于腹腔内或腹膜后的脏器通过不连续的膈肌进入胸腔水平。食道裂孔疝表现为胃体通过食管裂孔疝入胸腔。术前超声诊断后外侧疝16例,食道裂孔疝2例,1例膈疝与膈膨升不能鉴别。与术前相关影像及手术检查结果对照,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74%(18/19)。 结论新生儿期患儿胸壁软组织薄,超声检查可清晰实时多角度显示膈肌情况,诊断符合率不低于CT或磁共振成像,且无放射性损伤,是新生儿期膈疝患儿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闭孔疝为少见腹外疝,发病率较低,占所有疝的0.05%~0.14%,占机械性肠梗阻的0.2%~1.6%[1].但它是盆底疝中一个常见类型,首由Le Maire(1718年)和Ronsil(1724年)介绍和报道.因其位置深在,不易诊断,故其术前误诊率高,又因其多发生于老年、消瘦、有慢性病的女性患者,极易合并嵌顿与绞窄,因此其病死率高达10%~50%[2].作者回顾分析1998年2月至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闭孔疝18例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院近10年共收治闭孔疝5例。术前全部误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白线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白线疝的高频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16例患者术前全部行高频超声检查。瘤体均位于腹正中线附近的腹壁上,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实性中等回声、中高回声或肠道混杂性回声,直径1.2~8.1cm。结论高频超声可直接地显示白线疝的内部结构、大小、形态、回声及血供情况,为临床分型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可作为白线疝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白线疝的超声表现特点,评价超声诊断白线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拟诊为白线疝的患者28例,术前均行腹壁超声检查,并与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病理结果比较,术前超声诊断白线疝15例,误诊3例,漏诊5例,正确排除白线疝5例.15例白线疝患者均为可复性疝,腹白线缺损0.5~4.5 cm,腹压改变时可见疝内容物通过缺损处往返移动.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超声检查白线疝敏感性75.0%,特异性62.5%,误诊率37.5%,漏诊率25.0%,准确率71.4%,阳性预测值83.3%,阴性预测值50.0%,阳性似然比2.0,阴性似然比0.4,尤登指数0.375.结论 腹壁包块穿越白线并可见白线缺损是超声诊断白线疝的重要依据.对于小的白线疝,应以白线为参照,仔细观察腹壁包块与白线的解剖关系,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闭孔疝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8例闭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均为单侧闭孔疝,右侧3例,左侧5例,疝内容物全部为小肠,其中3例为小肠壁疝嵌顿,均行坏死小肠切除手术.8例均行疝囊缝合、闭孔管内口修补术,其中1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住院时间为21~32 d,平均24 d.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闭孔疝术前极易误诊,临床症状不典型和病史采集不全面是造成误诊、漏诊的重要因素.对不明原因肠梗阻表现的患者,如系年老体弱且有多胎生育史者应高度警惕闭孔疝.早期手术是治疗闭孔疝唯一有效的方法;腹腔镜手术是早期治疗闭孔疝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