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术中及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0例患者43个乳腺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术前采用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测定病灶位置、数目、体积,观察结节内的血流分布及强度,确定需消融范围,微波消融术后即刻行静脉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结节内造影剂增强情况,并根据增强体积将病灶分为1.5~3.5 cm3 、>3.5~5 cm3和 >5 cm3 3组,计算各组病灶消融率,评估消融效果,对消融不彻底的残存病灶行补充治疗。术后1、6、12 个月采用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节内有无造影剂灌注,测定结节体积及体积缩小率,进行消融术后的疗效评估。 结果消融术前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在全部 43 个乳腺结节内部及边缘均检出血流信号;微波消融结束后15 min,增强体积为1.5~3.5 cm3 、>3.5~5 cm3 和>5 cm3 3组病灶的消融率分别为97.45%、89.99%、6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超声造影显示8个结节边缘仍有少量不规则的造影剂灌注的残余组织,一次消融成功率为81.4%,针对存在的消融不完全区域行补充消融治疗。微波消融前、术后1、 6、12 个月乳腺结节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 6、12 个月体积缩小率分别为44.1%、58.5%、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融术后1、 6、12 个月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72.09%、93.02%、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超声造影在微波消融术前更能精准确定病灶位置及血流分布,术后对消融效果进行准确评价,以便对消融不完全区域及时行补充治疗,术后随访能及时准确发现残余病灶有无复发,达到乳腺结节完全消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3种不同图像模式测量的脉络膜厚度值差异.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20例21只眼(A组)纳入研究.所有患眼视网膜倾斜且与水平线夹角大于5.0°.选取视网膜倾斜角度测量结果为视网膜水平的20例21只眼(B组)作为对照.2组间性别、年龄、等效球镜度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0、-0.345、0.489,P>0.05).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增强扫描模式下分别在1∶1像素、1∶1 ∶m、连续测量3种图像模式下测量其距离黄斑中心凹鼻侧或者颞侧1500∶m处的脉络膜厚度.比较1∶1像素模式、连续测量模式与1∶1 μm模式测量的脉络膜厚度值的差异.结果 A组1∶1μm、1∶1像素、连续测量图像模式测量所得脉络膜厚度分别为(304.81±87.74)、(342.86±91.43)、(307.86±89.35) μm.1∶1像素图像模式测得的脉络膜厚度值比1∶1 μm图像模式测得的脉络膜厚度值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99,P<0.01);连续测量图像模式测得的脉络膜厚度值与1∶1 μm图像模式测得的脉络膜厚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0,P>0.05).B组1∶1像素图像模式、连续测量图像模式脉络膜厚度测量值与1∶1 μm图像模式脉络膜厚度测量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21、-1.822,P>0.05).结论 1∶1像素图像模式测量的脉络膜厚度值偏大;1∶1μm图像模式测量脉络膜厚度较为准确;连续测量图像模式提供了随访测量脉络膜厚度更方便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学校卫生综合评价》标准规定了学校卫生综合评价项目、评价方法以及综合评价判定,该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含民办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民办中学)和普通高等学校(含民办高等学校、独立院校)各项卫生状况的综合评价。通过开展对学校教学环境、生活设施监测和指导,来推进学校卫生工作,切实保障师生健康安全。本文对杨浦区2014学年监测点学校的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为改善学校教学环境提供  相似文献   
4.
<正>闭孔疝罕见,多见于年老、体弱或患有腹内压增高疾病及多胎经产妇,疝内容物多为肠管,其术前确诊率低。影像学检查诊断中以CT研究报道较多,在超声诊断方面仅见个例报道。本组总结经我院诊治的7例闭孔疝术前有超声检查结果并手术证实患者进行总结报道,探讨经阴道超声在闭孔疝检查诊断中的应用,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宫颈癌宫旁淋巴结(PLN)转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接受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的宫颈癌(临床分期Ⅰa2~Ⅱa期)患者35例,术前经阴道超声检查宫旁组织内淋巴结情况,术后对切除的子宫标本进行局部解剖,从宫旁软组织中分离出PLN送病理检查,最后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评价宫颈癌PLN转移的经阴道超声诊断价值。结果:35例宫颈癌患者中,有31例经阴道超声结果与手术病理相符,其检测PLN转移的敏感性为81.0%,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89.0%,假阴性4例,假阳性0例。其中17例患者存在PLN转移,共检出PLN 35枚,总的转移率为48.6%。结论: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检测转移的PLN,对宫颈癌病情预后估计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区域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ZOOR)的临床特点以及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的图像特征,探讨OCT在评估AZOOR发生、发展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临床检查确诊的AZOOR患者52例6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10只眼,女性44例56只眼;年龄15~65岁.均以视力下降、闪光感、暗点及眼前遮挡感为主述就诊.根据眼底有无改变将患者分为Ⅰ、Ⅱ型AZOOR,分别为28、38只眼.Ⅱ型AZOOR 38只眼中,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9只眼、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IC)25只眼、多灶性脉络膜炎(MC)4只眼.所有患者均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彩色照相、SD-OCT检查.行视野检查37只眼;视网膜电图(ERG)检查32只眼,其中Ⅰ型AZOOR 28只眼,Ⅱ型AZOOR MEWDS 4只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48只眼,其中联合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22只眼.随访15 d~2年.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OCT图像特征.结果 Ⅱ型AZOOR 38只眼中,MEWDS 9只眼就诊时眼底均可见后极部或中周部白点.PIC 25只眼眼底均可见后极部散在黄白色、边界清楚,周围有色素的点状萎缩病灶,其中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 13只眼.MC 4只眼玻璃体腔均可见少量炎性细胞,眼底后极部可见散在分布的多处圆形或椭圆形黄白色病灶.视野检查结果显示,Ⅰ型AZOOR 28只眼中,中心和旁中心暗点15只眼;生理盲点扩大或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局部视野损害9只眼;非特异性视野改变,散在暗点4只眼.Ⅱ型AZOOR MEWDS 9只眼主要表现为暗点和局部多处视野缺损.ERG检查结果显示,Ⅰ型AZOOR 28只眼中,眼暗视及明视ERG振幅均较对侧眼降低,暗视ERG振幅下降更明显12只眼;仅表现为暗视ERG振幅下降9只眼;无明显改变7只眼.Ⅱ型AZOOR MEWDS4只眼均可见暗视及明视ERG振幅下降,潜伏期轻度延长.FFA和(或)ICGA检查结果显示,Ⅱ型AZOOR 26只眼中,MEWDS9只眼FFA检查可见后极部或中周部视网膜外层或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强荧光灶,晚期荧光略增强但无渗漏,其中ICGA检查可见后极部或中周部圆点状弱荧光灶3只眼.PIC13只眼可见血管弓附近点状病灶呈透见荧光改变及黄斑区活动性CNV病灶.MC 4只眼FFA可见早期中周部点状病灶呈弱荧光,晚期荧光增强,轻度渗漏.OCT检查结果显示,Ⅰ型AZOOR 28只眼主要表现为后极部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层紊乱,局部缺失;COST(cone outer segment tip)带反射减弱.Ⅱ型AZOOR MEWDS 9只眼表现为与眼底点状病灶相对应的视网膜外层IS/OS带局部反射减弱,COST带不可见;PIC患者中并发CNV者黄斑区神经视网膜下可见强反射团块突破RPE层.末次随访时,Ⅰ型AZOOR 28只眼中,IS/OS层连续性恢复22只眼;未恢复6只眼.Ⅱ型AZOOR 38只眼中,MEWDS 9只眼均在患病后1~2个月IS/OS层随病情好转而逐渐恢复;PIC 25只眼IS/OS层连续性无改变;MC 4只眼IS/OS层连续性恢复.结论 AZOOR急性期发病隐匿;SD-OCT可动态监测IS/OS层的改变,反映AZOOR的发生、发展的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7.
8.
拔毒生肌膏系我家祖父治疗疖痈疮毒的有效秘方 ,历时 50多年 ,治疗患者上千例 ,均取得良好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 153例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 153例 ,男 87例 ,女 6 6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3岁 ;病程最短 1d,最长 36 9d;病种疖痈 141例 ,下肢臁疮 12例。2 治疗方法 :处方组成 :松香、铜青、麻油、冰片、珍珠粉。制法 :先将松香置铜锅内加热提炼后过滤 ,加入麻油炼成膏 ,然后倒出松香油膏于干净铜板上放凉 ,再加入铜青粉 ,用手不断用力搅拌 ,使成一块不粘手的药膏 ,放进干净清水内浸泡去火毒及铜青毒 ,3d后取出 ,加入冰片、珍珠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中枢性性早熟临床实践指南与共识的现状,评价和分析其质量,为中枢性性早熟临床决策和指南共识的修订与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国际指南联盟、Guidelines International Network(GIN)、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SIGN)、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American Urological Association(AUA)等中英文数据库和相关网站;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21年5月;由2名研究人员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纳入临床实践指南。运用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Appraisal of Guidelines for Research & Evaluation II,AGREE II)评价和分析其质量,对药物治疗推荐意见进行比较总结。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指南5篇。AGREE II质量评价结果显示,6个领域的平均标准化得分:范围和目的86.6%、参与人员43.9%、严谨性22.3%、清晰性75.5%、应用性40.0%、独立性40.8%;4篇指南推荐等级为B级,1篇为C级。结论 中枢性性早熟临床实践指南总体方法学质量中等偏低,应严格按照循证指南的制定标准及AGREE II各领域要求,制定高质量中枢性性早熟循证临床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10.
双重实时PCR快速同时检测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同时检测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霍乱监测、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海产品检验。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霍乱弧菌肠毒素基因A亚单位(ctxA)和副溶血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TDH)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以10种细菌作对照,建立双重实时PCR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应用于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快速诊断和霍乱监测。结果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102.4~166.6fgμl,菌液灵敏度为32~64CFUml或3~6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此反应体系同时检测40株副溶血弧菌和50株霍乱弧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两种细菌检测互不干扰。对3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48份样品和100份海产品进行检测,9份副溶血弧菌实时PCR阳性,其中7份副溶血弧菌细菌培养阳性,其余样品都为阴性。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果仅需1天时间。结论改良分子信标双重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霍乱和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