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比较连续硬膜外输注利多卡因和甲基强的松龙对不同病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胸腹部PHN患者70例,皮损位于T3-T11脊神经支配区。按照入院时疼痛持续的时间分为5组:Ⅰ组(n=13),疼痛持续1—2个月;Ⅱ组(n=15),疼痛持续2—3个月;Ⅲ组(n=16),疼痛持续3—6个月;Ⅳ组(n=12),疼痛持续6—12个月;Ⅴ组(n=14),疼痛持续12个月以上。所有患者在CT引导下置入硬膜外导管,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输注利多卡因和甲基强的松龙,连续输注18—20d,如果患者自控镇痛次数超过10次/d,则加用曲马多进行治疗。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法(NRS)评定疼痛强度。结果:硬膜外阻滞期间所有患者均达到满意镇痛,但Ⅲ组、Ⅳ组、Ⅴ组的镇痛泵使用数量和曲马多用量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出院后7d,总有效率100%,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Ⅰ组和Ⅱ组的NRS评分明显低于Ⅴ组(P<0.05)。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Ⅰ组和Ⅱ组的有效率仍明显高于Ⅲ组、Ⅳ组和Ⅴ组(P<0.05);出院后3个月,Ⅲ组、Ⅳ组和Ⅴ组患者的NRS亦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出院后6个月,Ⅰ组患者的NRS明显低于其他4组(P<0.05);除Ⅰ组外,其余各组均有高于20%的患者治疗无效。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与疼痛程度密切相关(R2=0.945)。结论:连续硬膜外输注利多卡因和甲基强的松龙对病程<3个月的PHN患者的疗效优于病程≥3个月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定位下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择76例需行SGB治疗且无禁忌证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超声组(n=38)应用超声引导定位SGB,常规组(n=38)应用传统SGB治疗.观察手术总操作时间,霍纳征发生率,操作中患者是否出现明显不适,多次阻滞后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喉返神经阻滞、臂丛神经阻滞,局部麻药醉中毒等不良反应.结果 超声组SGB阻滞霍纳征出现率(98.5%),高于常规组(81.1%);超声组穿刺中出现明显不适发生率(1.2%),远低于常规组(23.5%).超声组多次阻滞后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2.7%),明显低于常规组(18.3%).喉返神经阻滞(0.6%),臂丛神经阻滞(0.9%),局部麻醉药中毒(0.3%)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穿刺组(分别为5.6%、7.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定位下SGB比传统盲探穿刺法操作更安全,成功率更高,有较多优势,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单点单次胸椎旁阻滞(ThPVB)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镇痛效果和吗啡消耗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PCNL患者50例,随机分ThPVB组(P组)和对照组(C组)。P组于术毕在Sonosite M-Turbo彩色超声诊断仪引导下,于T11胸椎旁间隙注入0.5%罗哌卡因(耐乐品)10 mL;C组不行胸椎旁阻滞。两组术后均使用吗啡自控镇痛泵,记录麻醉诱导前、术中和术后的心率(HR)、外周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和无创血压(BP),记录拔除气管导管后24 h内的NRS评分、RR、Ramsey镇静评分,同时记录拔除气管导管后24 h吗啡总消耗量、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结果:P组拔除气管导管后0.5 h、1 h、2 h、4 h、8 h、12 h和24 h的NRS评分分别为1.4±1.4、1.9±1.3、2.2±1.4、2.3±1.0、2.4±1.6、1.9±0.9、1.6±0.9,相同时间点静息NRS评分分别为0.3±0.7、0.7±0.9、0.9±1.0、1.1±0.9、1.0±1.0、0.6±0.7、0.4±0.6,低于C组(P0.05或P0.01)。P组拔管后24 h内各个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术后24 h的吗啡总消耗量为(4.5±2.3)mg,C组为(9.2±4.9)mg(P0.01)。P组、C组的患者"非常满意"度分别占80.0%和23.6%(P0.05)。结论:ThPVB可以为接受PCNL手术的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并提高患者的镇痛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位颈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完全随机分为A组(31例)和B组(29例)。A组接受颈2、3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B组仅接受颈2、3神经阻滞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周和3、6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1周、3个月和6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A组分别为(1.3±0.4)、(1.8±1.2)和(2.3±1.4)分,B组分别为(1.5±1.1)、(3.4±1.3)和(4.3±2.2)分,A组治疗后3、6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及3、6个月A组优良率分别为100.0%(31例)、87.1%(27例)、80.6%(25例),B组分别为100.0%(29例)、72.4%(21例)、62.1%(18例),A组治疗后3、6个月优良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高位颈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单纯高位颈椎旁神经阻滞治疗,但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测定吗啡镇痛耐受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μ受体和δ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以进一步探索吗啡耐受的发生机制。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随机平均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16)和吗啡组(MS组,n=16)。采用盲法进行给药和疼痛行为测定。每天早、晚两次皮下注射(sc)药物并于上午注射前、后30 min测定大鼠的热甩尾潜伏期(TFL)作为痛阈指标。NS组和MS组分别sc生理盐水1 ml·kg-1和吗啡10 mg·kg-1,连续注射7 d,d8早晨各组分别取8只处死,剩余大鼠(分别记为NSN组和MSN组)d8早、晚两次sc纳洛酮0.4 mg·kg-1,并在d9处死。以TFL恢复至基础水平作为出现吗啡耐受的标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检测PAG中μ和δ受体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结果:观察期两组大鼠的体重增加量在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大鼠每天注射前测定的TFL差异无显著性。MS组在d1 sc吗啡后TFL明显升高(P<0.05);在d2应用吗啡后,TFL升高达到最高值,且明显高于d1用药后水平(P<0.05),随后该组应用吗啡后的TFL逐渐降低,直至d7用药后TFL降至基础水平(P>0.05)。应用纳洛酮后,MSN亚组的TFL与NS组、NSN亚组以及基础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连续应用吗啡7 d后,MS组PAG中μ和δ受体的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均较NS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PAG中μ受体和δ受体共同参与了吗啡耐受机制,而且吗啡耐受大鼠PAG中μ受体和δ受体发生了协同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吗啡镇痛耐受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μ、δ、κ阿片受体的mRNA表达,进一步探索吗啡镇痛耐受中DRG阿片受体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10)和吗啡组(MS组,n=10)。采用盲法进行给药和疼痛行为测定。每天早、晚两次皮下注射(sc)药物,并于上午注射药物前、后30 min测定大鼠的热甩尾潜伏期(TFL)作为痛阈指标。NS组sc生理盐水1 ml.kg-1,MS组sc吗啡10mg.kg-1,连续注射7 d,d8早晨各组分别取5只处死,剩余大鼠(分别记为NSN亚组和MSN亚组)d8早晚两次sc纳洛酮0.4 mg.kg-1,并在d9处死。以TFL恢复至基础水平作为出现吗啡耐受的标准。大鼠处死后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L4-S4节段DRG中3种阿片受体的mRNA表达。结果:观察期两组大鼠的体重增加量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大鼠每天注射前测定的TFL差异无显著性。MS组大鼠在d1 sc吗啡后,TFL明显升高(P<0.05);d2注射吗啡后TFL达到最高,且明显高于d1用药后水平(P<0.01),随着吗啡用药次数增加,MS组用药后的TFL逐渐下降,d7应用吗啡后TFL降至基础水平(P>0.05),d8应用纳洛酮后,MSN亚组和NSN亚组的TFL并未发生显著性变化。采用real time PCR的2-ΔΔCt方法计算DRG中阿片受体的表达,MS组大鼠L4-S4节段DRG中μ受体和δ受体的mRNA表达与NS组差异无显著性,而κ受体的mRNA表达显著低于NS组;应用纳洛酮前、后,3种阿片受体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DRG中κ受体的mRNA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吗啡镇痛耐受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硬膜外规律间断注药方式复合不同穿刺点在分娩镇痛中对爆发痛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ASA Ⅰ~Ⅱ级、单胎、足月、有分娩镇痛要求的初产妇,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n=30):L2-3组(A组)、L3-4组(B组)和L4-5组(C组),分别在分娩镇痛前选择L2-3、L3-4、L4-5行硬膜外穿刺并向头端置管3~4cm.成功置管后,顺序注射试验剂量5 mL+负荷剂量10 mL,连接镇痛泵.3组镇痛泵参数设定相同:(冲击剂量8 mL+锁定时间15 min+背景剂量0)+冲击剂量8 mL/h,规律间断注射时间自注射试验剂量1 h后开始.镇痛期间持续监测产妇血压(blood pressure,BP)、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血氧饱和度(SpO2)、胎儿心率(fetal heart rate,FHR),记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药物用量、最高阻滞平面、爆发痛、产程、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量、产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与镇痛前相比,3组产妇在实施分娩镇痛后VAS均明显降低(P〈0.05),但3组间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期间,C组与A组、B组相比,最高阻滞平面明显降低(P〈0.05),但3组爆发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2-3、L3-4、L4-5分别复合规律间断硬膜外药物注射方式,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均可有效抑制爆发痛,可选择解剖结构定位清楚且穿刺较易的椎间隙行硬膜外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早期脑保护作用.方法:30例急性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依达拉奉组.B组使用与A组同样药物异丙酚维持静脉麻醉,在手术切皮时开始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30 min内输注完毕.在麻醉诱导前(T1),麻醉后(T2),手术切皮时(T3),手术开始后1 h(T4),2 h(T5),手术结束后24 h(T6)各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SOD、MDA、NOS.结果:SOD活性测定两组在T4、T5、T6相比,B组高于A组(P < 0.05),与T1相比,A组在T3、T5、T6增加明显(P < 0.05),B组在T3、T4、T5、T6增加明显(P < 0.05).MDA含量测定B组在T6明显低于A组(P < 0.05),两组在T4、T5、T6比T1下降明显(P < 0.05).NOS活力测定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与T1相比在T4、T5、T6降低明显(P < 0.05).结论:在急性颅脑开颅血肿清除术中,依达拉奉作为氧自由基清除剂使用安全有效,对早期脑保护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观察GlideScope(R)视频喉镜(GSVL)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方法 选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身体状况分级为Ⅰ级、拟在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全麻下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成年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GSVL经口气管插管组(经口组)和GSVL经鼻气管插管组(经鼻组).常规麻醉诱导后采用GSVL实施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基础值)、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时及气管插管后1、2、3、4和5 min的血压、心率(HR)以及观察期血压和HR的最大值,计算各时间点的收缩压-心率乘积(RPP),并记录气管插管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鼻组的气管插管时间显著长于经口组[(52.2±13.5)s比(40.5±15.2)s,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的血压和RPP均显著降低(P均<0.05),但HR无显著变化.与麻醉诱导后比较,气管插管时两组的血压、RPP以及经口组的HR均显著升高,且经口组观察期的HR、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RPP最大值超过了基础值,但经鼻组仅HR的最大值超过了基础值.虽然两组各时间点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经口组观察期HR和RPP的最大值较经鼻组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 在麻醉的成年人,GSVL经口和经鼻气管插管可导致相似的血压升高反应,但GSVL经口气管插管所致的HR增快反应却强于GSVL经鼻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