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8篇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评价特殊器械在冠心病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28例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病例资料,记录包括抽吸导管、冠脉旋磨、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冠脉血流储备测定(FFR)及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等特殊器械在各类冠心病患者的使用情况,观察使用最多的特殊器械在主要冠脉血管病变使用情况及特殊器械使用中发生慢血流、心包填塞及死亡情况.结果:特殊器械中抽吸导管使用率最高(62.5%),其余依次为IVUS(15.0%)、FFR(14.3%)、冠脉旋磨(6.4%)及IABP(1.8%);在使用率最高的血栓抽吸导管应用中,前降支病变使用率最高(42.4%),其余依次为右冠脉部位占38.1%、回旋支病变占18.6%、左主干病变占1.0%;使用血栓抽吸导管患者中4例发生慢血流情况,占特殊器械使用的(1.2%);冠脉旋磨中有1例发生心包填塞,占特殊器械使用的(0.3%).结论:在冠心病诊疗中有选择的开展特殊器械的应用可提高冠心病介入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 ACE)的影响。方法112例明确诊断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的患者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34例(A组)、血运重建组78例(B组),根据血运重建方式的不同又分为部分血运重建组42例(B1组)和完全血运重建组36例(B2组),比较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临床症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射血分数(EF)、MACE的影响。结果(1)与A组比较,B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LVIDD和LVEF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1组与B2组比较,在临床症状缓解、LVIDD及EF值改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运重建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纯药物组,但完全血运重建组与主要血管血运重建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HO-1)/CO)系统对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殖及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胆固醇组、血红素组、卟啉锌组和假手术组5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普通饮食,其余4组喂饲含1.5%胆固醇饲料,血红素组和卟啉锌组同时分别予氯化血红素或锌原卟啉9腹腔内注射,2周后实验组行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术,术后续原喂养给药8周.结果 高胆固醇饮食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组颈动脉一氧化氮生成量、cNOS活性显著降低,而一氧化碳生成量、血红素氧合酶活性显著增加(P均<0.01),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值为(0.586±0.090比1.381±0.180).与胆固醇组比较,氯化血红素干预显著增加血红素氧合酶活性、一氧化碳生成量,显著降低内皮素1水平,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值最小(0.386±0.076比0.862±0.164;P均<0.01);锌原卟啉9显著抑制血红素氧合酶活性、一氧化碳生成量,显著增高内皮素1水平,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值最大(0.734±0.096比1.843±0.212),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高胆固醇饮食加球囊损伤严重损害颈动脉NOS/NO系统,血红素氧合酶1/一氧化碳系统通过代偿和调节NOS/NO系统及降低内皮素1表达从而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殖和不良重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聚合酶联反应(PCR)技术测定51例急性心肌梗死、4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冠脉造影正常的31例正常对照者、33例非冠心病患者血CMV抗体水平及DNA,同时检测各组的血脂、纤维蛋白原(Fg)、血液流变特性变化.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治疗前)CMVIgG、CMVIgM阳性率及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非冠心病组( P均<0.01),CMVDNA检测结果与之吻合.校正冠心病危险因素前、后,CMVIgG阳性与急性心肌梗死均有相关性(OR 3.262,P=0.021;OR3.047,P=0.030).急性心肌梗死组与其它3组比较,IgG、Fg、ηb(10s-1)、η b(150s-1)、ηp、HCT、EAI显著升高,TK显著降低( P<0.01或P<0.05);与非冠心病组、正常对照组比较,TC、TG、LDL-C明显升高,而HDL明显降低( P均<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中CMVIgG( )与CMVIgG(-)患者比较,TC、TG、LDL-C、IgG、Fg、η b(10s-1)、ηb(150s -1)、ηp、EAI显著升高,TK显著降低( P<0.01或P<0.05);IgG与TC、LDL-C、Fg、η b(10s-1)、ηb(150s -1)、ηp、EAI呈正相关,与TK呈负相关.结论 急性CMV感染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关,可能是后者的促发因素.CMV可能通过急性和持续性感染触发和加重冠脉内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微循环功能障碍、血脂异常,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李小春  李屏  余芳 《护理研究》2012,26(22):2075-2076
[目的]探讨Y型静脉留置针送管方法,提高置管成功率。[方法]将258例住院病人按年龄分为3组:<14岁为小儿组、14岁~60岁为成人组、>60岁为老年组,共行Y型静脉留置针置管操作440例次,单日采用传统留置针穿刺送管手法共220例次,双日采用改进的送管手法共220例次,比较两种送管手法的置管成功率,并比较各年龄组病人置管成功率。[结果]采用改进法总体置管成功率高于(97.27%)采用传统法总体置管成功率(90.00%);小儿组、老年组采用改进法置管成功率高于采用传统法置管成功率(P<0.05)。[结论]改进后的送管手法可提高Y型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尤其适用于小儿及老年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治疗,给予精心护理、正确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结果:25例患者肢体肿胀消失,压痛消失,未发生局部感染、滤器移位、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规范的护理方法可保证治疗效果,有效地降低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阿魏酸钠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机制。方法 应用各种心律失常动物模型观察药物对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结果 阿魏酸钠 0 6 g·kg-1iv可对抗哇巴因、肾上腺素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 (P <0 0 1) ,亦可对抗心肌缺血诱发的心律失常 (P <0 0 5 ) ,但不能拮抗乌头碱所诱发的心律失常 (P >0 0 5 )。结论 阿魏酸钠具有抗多种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钾离子通道及 β受体的阻断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总结156例70岁以上老年住院手术病人围术期间,护士采用中医传统康复护理内容及方法进行心理康复护理的观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三磷酸腺苷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三磷酸腺苷(ATP)试验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的价值.方法对经心内电生理研究证实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1例(研究组)和同期无房室结双径路征象、且不能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14例(对照组),在心房起搏下给予递增的ATP剂量.结果研究组中17例具有房室结双径路电生理征象(包括1例心内电生理研究时无房室结双径路征象),其中1例诱发房室结回波,3例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对照组则均不显示房室结双径路征象、房室结回波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TP试验诊断房室结双径路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93%.结论三磷酸腺苷试验诊断房室结双径路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循环内皮细胞(CEC)计数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血管风险预测的重要生物标志的有效性.方法 研究分析了110例ACS患者和30例健康人群作对照(HC组);根据其病史、症状、心电图、各种生化结果,利用两种不同的冠心病风险评分系统评估ACS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评分评价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以及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评价所有冠心病;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静脉血CEC数.结果 与HC组比较,ACS患者组的CEC计数明显升高,并随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性升高;CEC计数和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高低明显相关,TIMI UA/NSTEMI、TIMI/STEMI、GRACE评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47、0.64、0.61(P<0.05);CEC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度可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90(95% CI:0.84~0.94, P<0.01);CEC计数诊断ACS中度可信,AUC=0.89(95% CI:0.82~0.93,P<0.01) .结论 CEC计数的升高和ACS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高风险密切相关,CEC可能成为心血管事件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