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报告成人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26例成人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室缺直接缝合3例,单纯补片修补19例,单向活瓣补片修补4例。同时行主动脉瓣折叠悬吊2例,双瓣置换l例,二尖瓣成成形l例,三尖瓣成形4例.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术后出血二次开胸止血、呼吸道感染和片周漏各l例,心动过速4例.术后随访24例(92.3%),随访时间1月~92月,晚期死亡l例,死因为片周漏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结论:成人室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虽较为复杂,手术效果令人满意.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及注意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KCNA5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特发性房颤(IAF)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04例IAF患者(IAF组)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性别、年龄作为匹配因子收集2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基因测序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KCNA5 SNP(rs3741930、rs1056468)的分布,基于不同基因型(rs3741930、rs1056468)将IAF患者分为两组,比较IAF患者不同基因型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①KCNA5基因rs3741930位点CC、CT、TT在IAF组、对照组中实际分布与预期分布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CNA5基因rs1056468位点AA、AT、TT在IAF组、对照组中实际分布与预期分布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IAF组rs3741930位点C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C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CT、TT基因型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F组rs1056468位点AA、AT、TT和等位基因A分布频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IAF患者rs3741930位点CC与CT+TT基因型年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左心房内径、射血分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基因型患者体质量指数(BMI)高于CT+TT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AF患者rs1056468位点AA与AT+TT基因型年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左心房内径、射血分数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A基因型患者BMI低于AT+TT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CNA5基因SNP rs3741930与IAF发病有关,C等位基因携带人群更易患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离子通道Kv4.3(Kv4.3)-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信号 通路在有氧运动抑制压力负荷小鼠心肌肥厚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实验小鼠均分为5组:假手术(SHAM) 组、主动脉缩窄手术(TAC)组、假手术+有氧运动(SHAM+E)组、主动脉缩窄术+有氧运动(TAC+E)组,主动脉缩窄术+ 有氧运动+ Akt抑制剂Perifosine(TAC+E+Peri)组。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系统评价小鼠心功能及肥厚程度,麦胚凝集 素(WGA)染色检测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ANP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心房钠尿肽 (ANP)、p-Akt、Kv4.3、p-CaMKⅡ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相比,TAC促进心肌肥厚,恶化心功能(P<0.01)。给 予有氧运动训练后,TAC+E组较TAC组小鼠心功能改善,心肌肥厚程度减轻(P<0.01)。同时Western blot检测显示, TAC组较SHAM组p-Akt、Kv4.3表达降低,p-CaMKⅡ上调(P<0.01);TAC+E组p-Akt和Kv4.3表达较TAC小鼠增加, p-CaMKⅡ下调(P<0.01)。而给予Akt抑制剂Perifosine后,相比于TAC+E组,TAC+E+Peri组心功能恶化、心肌肥厚 程度和ANP表达增加,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大,同时伴随Kv4.3表达降低、p-CaMKⅡ增高(P<0.01)。结论 有氧运 动训练能够通过调节Akt-Kv4.3-CaMKⅡ信号通路抑制压力负荷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60~75岁)糖尿病患者接受双侧乳内动脉(BIMA)搭桥手术的早期(3月)疗效及影像学随访结果,总结针对该类患者的诊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8月于我科接受BIMA搭桥术的64例老年患者,将其按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36例,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62.83±2.60岁;非糖尿病组28例,男性23例,女性5例,年龄62.29±1.76岁。分析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术中资料(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等)、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影像学随访结果等资料,探讨该类患者的早期手术疗效,总结诊疗经验。 结果 糖尿病组“左主干+三只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及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25、0.001)。两组患者在骨骼化获取乳内动脉例数、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乳内动脉桥的即刻血流量及搏动指数(PI值)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胸部切口愈合不良、乳糜胸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例患者合并术后胸部切口并发症,其术前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其他患者(P < 0.001)。冠脉CT血管造影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早期桥血管的闭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相较于非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而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冠脉病变较重,但BIMA搭桥术的手术难度无增加,在适当治疗的基础上可获得满意的早期疗效,冠脉CTA作为该类患者早期的随访方法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和探讨老年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2月55岁以上82例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早期死亡4例,发生各种并发症55例,随访3个月至7年,心功能恢复Ⅰ级53例,Ⅱ级25例.结论 加强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处理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超声刀在骨骼化乳内动脉血管桥采取中的使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日本顺天堂大学医院60例接受了超声刀采取的双侧乳内动脉血管桥进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远端吻合口平均(4.1±1.5)个。术后并发严重心律失常2例,脑梗塞合并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各1例,肺部感染2例,手术死亡2例。术后随访(15.6±3.2)个月,远期无死亡或心脏性事件患者。结论超声刀的应用使乳内动脉的骨骼化采取变得安全、简单。骨骼化双侧乳内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具有良好的早期效果。  相似文献   
7.
何书武  吴朝光  邢杰  张红  洪萍 《海南医学》2002,13(11):16-17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采集26例感染性内膜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与相关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结果:死亡率7.7%,术后并发心梗2例,无再发感染。结论:早期诊断、采用合理有效抗菌治疗、及时手术、彻底处理病变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谭威  李儒正  邢杰  张红  曹一秋 《海南医学》2011,22(22):72-74
目的总结讨论干下型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治疗要点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10年3月我院手术治疗干下型室间隔缺损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无死亡,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随访6个月~10年,复查心脏彩超缺损无残余分流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论干下型室间隔缺损容易引起主动脉瓣脱垂及关闭不全,甚至导致肺动脉高压,应该尽早手术治疗,对于成形效果欠佳及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的患者,宜采用主动脉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9.
前降支的分支左圆锥支与右冠状动脉右圆锥支互相吻合形成动脉环,称为 Vieussens 环,是左右冠状动脉之间重要的侧支循环[1-2]。由于其走行大部分位于脂肪间隙之间,且管径细小,常规扫描时不能显示。但由于先天原因或在某些病理情况下,Vieussens 环迂曲、增粗,就会显示出来。多排螺旋 CT 尤其是256排 CT 的时间分辨率大大提升,使得冠状动脉成像更加清晰,细节显示较为全面,对 Vieussens 环的显示更加全面、准确[3]。本文回顾性分析15例成人 Vieussens 环的影像学表现,探讨256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CTA)技术在本病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尽快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较为明确的帮助[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输出量减低的预测因子。方法 选取在该院行CABG 的159 例患者,自术前跟踪随访至术后完成心输出量评估。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记录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各影响因素与术后心输出量减低的相关性;采用ROC 曲线分析预测因素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 年龄[O^R=3.317(95%CI :1.432,7.685)]、术前心室射血分数[O^R=1.043(95%CI :1.003,1.085)] 和未使用桡动脉[O^R=11.057(95%CI :1.063,14.978)] 是预测CABG 术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LCOS)的独立预测因子。预测的准确率为0.815(95%CI :0.541,1.089),特异性为0.872(95%CI :0.602,1.127),敏感性为0.629(95%CI :0.427,0.786)。结论 年龄、术前心室射血分数及桡动脉使用与否在预测CABG 术后LCOS 的预测中具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