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1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91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480篇
预防医学   156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122篇
  1篇
中国医学   125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酚A(Bisphenol A,BPA)是一种目前普遍存在的环境化学污染物,具有内分泌干扰特性及潜在的生殖毒性,可能影响人类生殖健康。正常人群中BPA检出率高,但其对生殖健康的潜在影响是不明确的。本文主要着眼于正常人群暴露BPA对生殖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以期为BPA暴露与生殖健康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或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其QTc间期的影响。方法10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传统组,每组51例。利培酮组患者服用利培酮进行治疗,传统组患者服用传统抗精神病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总病程、治疗时间、QTc间期、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血钙(C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利培酮组患者的治疗时间(28.61±6.58)个月、QTc间期(397.25±15.54)ms均短于传统组的(55.96±7.18)个月、(425.62±19.52)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患者的空腹血糖(5.38±1.23)mmol/L低于传统组的(5.78±0.10)mmol/L、血钙(2.42±0.13)mmol/L高于传统组的(2.35±0.16)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总病程、心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利培酮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对QTc间期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梁芳  陈文林  王欣  赵峰 《新中医》2019,51(9):244-246
目的:观察加味苏子降气汤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深圳市龙岗区第七人民医院社区健康中心就诊治疗的48例急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加味苏子降气汤联合推拿治疗,总疗程为1周。观察2组症状评分以及血清免疫学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间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均下降(P 0.05)。治疗后2组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各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免疫指标较治疗前改善(P 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味苏子降气汤联合小儿推拿治疗能够迅速改善患儿的咳嗽症状,同时可通过调节患儿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分析白细胞三烯(LTB4)与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变化情况。方法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LTB4与sVCAM-1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8.1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TB4与sVCAM-1水平均有所降低,但实验组患者的LTB4与sVCA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显著改善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抑制炎症发生,临床疗效更佳,可在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种植体弹性模量与骨界面应力分布的关系。方法: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对不同弹性模量种植体在各种载荷下骨界面的应力大小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种植体周围界面骨组织应力强度随着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增大。结论:低弹性模量的钛合金材料作为种植材料时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初始应力在分析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时必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颌骨动静脉畸形的诊断、治疗的经验。方法:7例颌骨动静脉畸形病例先行CT或MRI检查,了解颌骨破坏情况,7例均行栓塞治疗,栓塞材料为PVA颗粒(250~500um),栓塞后一周内进行手术,切除颌骨病变组织。结果:7例经PVA栓塞,异常血管团块消失、搏动、杂音消失、软组织肿胀得到改善。口内渗血及动脉出血得到控制。手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血管造影栓塞后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治疗颌骨动静脉畸形有效而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血管损伤和重塑模型,分析血管缩窄时间与血管重塑之间的关系。方法 12只 C57小鼠经异氟烷麻醉后,正中切口,分离左右颈总动脉,采用内径0.3mm的硅胶管,对左侧颈总动脉进行缩窄术,右侧进行对照手术,不做缩窄。在术后2周和4周,各处死6只小鼠,3只用于组织学染色,3只用于RNA和蛋白提取。HE染色观察颈动脉血管的显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颈动脉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增殖情况;定量PCR检测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标志分子的表达;WB检测细胞增殖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 12只小鼠颈动脉缩窄手术都成功,在术后2周和4周取材时,均无明显异常。颈动脉套管2周和4周均能够引起血管重塑,血管重塑的程度与缩窄时间成正相关。颈动脉缩窄能够引起血管外膜增生,晚期引起血管内膜增生。颈动脉缩窄引起血管内膜细胞异常增殖,降低平滑肌细胞收缩型相关分子的表达;增加细胞增殖相关分子的表达。结论 小鼠颈动脉缩窄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血管重塑模型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IC前牙区种植即刻修复的应用原则,初步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CDIC一段式锥状螺旋种植体植入前牙缺失区,术后5日内完成金属烤瓷冠修复,术后6月、12月随访,记录随访结果。结果:126枚牙种植体随访6—12月,临床成功率〉99%。结论:在适当选择病例,在完善的术前设计准备和适宜的修复体设计制作的情况下,前牙CDIC种植术后,即刻完成永久性冠修复体,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郭楠楠  武宜婷  赵峰  刘燕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1):1510-1512, 1516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在胃癌FOLFOX6方案化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80例胃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FOLFOX6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治疗。比较2组的淋巴细胞总数(TLC)、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肠道菌群,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SRS),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病人化疗后TLC、WBC和N均较化疗前有不同程度上升(P < 0.05);对照组化疗后TLC、N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 < 0.01),2组化疗后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对照组乳酸杆菌低于观察组(P < 0.01),肠杆菌、肠球菌、GSRS均高于观察组(P < 0.05~P < 0.01)。2组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双歧杆菌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胃肠道菌群分布及症状,从而降低FOLFOX6方案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合物理因子促神经再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建立神经再生室模型后随机分成A组(电刺激组)、B组(分米波组)、C组(复合因子组)和D组(对照组),每组15只,进行实验。分别于术后1、2、4、8、12周,进行大体、光镜、电镜、轴突图像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和电生理检测。结果:C组大体、光、电镜观察、轴突图像分析与电生理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结论:分米波及电刺激均能明显地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两种物理因子同时使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