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9月至2009年6月,我院为36例婴幼儿施行了捆绑或压榨式肝血流阻断切肝术.本文以42例婴幼儿Pringle阻断法切肝术为对照,探讨了捆绑或压榨式肝血流阻断在婴幼儿肝切除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精准肝脏外科理念下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05~2017-05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住院并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206例。遵循精准肝脏外科理念,所有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和精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通过影像精准评价病灶的解剖学特点,精密规划解剖性肝切除方案,精细操作完成相应肝亚段、肝段、肝叶等解剖性肝切除术,观察手术相关指标,随访评价疗效。术后电话随访、门诊复查,随访时间截至2019-05-31。结果 177例行开放性肝切除术,29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其中32例术中行Pringle法肝门入肝血流阻断术,81例行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术,63例行选择性肝叶或肝段入肝血流阻断术,30例行入肝血流不阻断术。手术时间为45~300(173. 8±65. 2) min。术中出血量为50~1 000(207. 9±142. 1) ml。术中输血10例,其中输红细胞3例,输血率为4. 9%,平均输血量为235 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 3±2. 3) d。术后2例出现肝功能不全,经内科治疗肝功能恢复后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20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4~84个月,术后1年、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85. 4%、57. 4%和39. 2%;术后1年、3年和5年无瘤存活率分别为75. 2%、43. 8%和24. 3%。结论 解剖性肝切除手术安全可靠,术后近期及远期生存疗效肯定。解剖性肝切除可作为肝细胞癌常规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unx3抑癌基因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在胃癌中沉默机制。方法在PubMed上检索有关文献并综述。结果Runx3抑癌基因的失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启动子过甲基化和杂合缺失是其基因沉默的主要机制。结论为胃癌等恶性肿瘤的诊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案。  相似文献   
4.
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体会(附17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9年11月间采用肝切除术治疗172例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左肝内胆管结石99例,右肝内胆管结石18例,双侧肝内胆管结石55例;肝左外叶切除121例,左半肝切除19例,右半肝切除8例,右肝段切除14例,双侧肝段联合切除10例;术后并发症43例;死亡2例。149例随访3个月~10年,总优良率为88.6%。结论肝切除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分组悬吊浅剥全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3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166例、对照组166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分组悬吊浅剥全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残留痔情况、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观察术后疼痛、水肿、出血、尿潴留、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2种手术对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残留痔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2组治疗后肛管最长收缩时间均较本组治疗前延长(P<0.01);治疗组治疗后直肠静息压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肛管静息压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在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改变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分组悬吊浅剥全扎术,可作为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隐匿性乳腺癌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例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均以腋下肿块为首发症状且均予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例,1例行乳腺可疑病灶切除+同侧腋淋巴结清扫术,2例单纯行患侧腋淋巴结清扫术,所有病例术后辅以放、化疗。结果:6例获随访0.5~8年,死亡2例。结论:对原因不明的腋下肿块,应考虑到隐匿性乳腺癌的可能,同时应予切除并送检病理确诊。一经确诊,宜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单纯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以放、化疗;激素受体阳性者加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根据我院20年甲状腺癌手术构成比变迁情况,总结相应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调整.方法 回顾20年我院甲状腺手术后病理报告942例,按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10年分为三个阶段,分析甲状腺癌全程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结果 3个阶段中,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10年以来甲状腺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结论 随着甲状腺疾病谱的变迁,调整护理对策,强化全程的碘营养监测及心理干预,个体化的护理指导,提高对高危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护理管理水平,以及规范化的出院指导和随访是提高甲状腺癌综合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碘酸钾(KIO3)对人甲状腺鳞癌细胞系SW579细胞周期/增殖、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 mRNA/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10-6、10-5、10-4、10-3、10-2和10-1mol/L)KIO3对细胞增殖的影响;0、10-6或10-2mol/L KIO3处理细胞48 h后,用碘化丙啶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yclin D1和Ki67的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 10-6mol/L或10-2mol/L KIO3分别促进或抑制SW579细胞增殖(P0.05);10-6mol/L组细胞G1期比例下降(P0.05),S期比例增加(P0.05),而10-2mol/L组各期细胞比例发生相应变化(P0.05);同时,10-6mol/L KIO3显著上调细胞内的cyclin D1(P0.05)和Ki67(P0.05)mRNA水平;而10-2mol/L KIO3显著下调细胞内的cyclin D1和Ki67 mRNA及蛋白水平(P0.05)。结论 KIO3影响SW579细胞增殖及周期可能与其对cyclin D1和Ki67的调节作用及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随着外科手术肠道减压技术的臆用及抗生素的发展,对右半结肠梗阻或外伤行急诊一期切除吻合已予肯定。但对于左半结肠急诊一期切除吻合,闪其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目前尚无定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临床疗效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为个体化手术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例PTC的临床资料,将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包膜情况、肿瘤分期等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该组201例PCT均行个体化手术治疗,TNM分期Ⅰ期108例,Ⅱ期43例,Ⅲ期42例,Ⅳ期8例。该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未出现气胸、乳糜瘘、气管食管瘘、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喉返神经损伤,住院期间出现一过性低钙血症2例(1.0%)。术后随访半年至5年,发现局部复发2例(1.0%),淋巴结转移2例(1.0%),远处转移1例(0.5%)。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3.7%(108/201),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率为64.8%(70/108)。影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为TNM分期和肿瘤穿透被膜。结论 PTC需根据不同临床特点给予个体化手术治疗;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高,建议所有患者均常规清扫中央区淋巴结。对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建议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