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中应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接受降血糖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采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积极心理干预,3次/w,共10 w.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0w后、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抑郁自评量表(SDS)、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自我照顾活动量表(SDSCA)得分情况,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干预组10 w后,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的SDS得分和FPG、2 h PG、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10 w后,出院后3个月和出院6个月后SDSCA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DSCA分数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SDSCA分数增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进行团队心理干预,有助于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
背景:nm23-h1基因已被证实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转移密切相关。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向成脂及成骨方向诱导分化的过程中nm23-H1基因的表达变化。 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从脐带中分离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型,之后分别加入成脂肪诱导剂和成骨诱导剂进行体外诱导分化。对照组采用不含诱导因子的培养液进行培养。 结果与结论:在成脂诱导过程的第4天,nm23-H1 mRNA的表达上调,至第7天达到最高(P < 0.01),其后开始逐渐恢复,直至第14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而在成骨诱导过程中,nm23-H1 mRNA则一直为低表达状态(P < 0.01),直至第28天恢复为对照组水平(P > 0.05)。结果显示nm23-H1基因表达在成脂分化前期发生上调,而在成骨分化过程中一直下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s2O3联合L-OHP对HepG2肝癌细胞株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四唑盐比色法)动态观察As2O3联合L-OHP对HepG2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采用两药相互作用系数(CDI)来评价两药相互作用的性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As2O3与L-OHP联合应用,对HepG2肝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诱导凋亡作用均较相应的单药增强。流式细胞直方图上可见明显的"凋亡峰",且As2O3使肝癌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L-OHP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和G2/M期,两药合用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和G2/M期。结论中低浓度As2O3与L-OHP联合作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效益,其主要机制可能是As2O3联合L-OHP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及增强细胞周期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每周剂量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方法晚期乳腺癌26例,先予EPI 60 mg/m2、ADM 25 mg/m2,第1天;然后给予PTX 80 mg/m2静脉点滴,第1、8天;3~4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进行评估,有效者继续治疗至3~4周期,分别统计临床疗效、副作用。结果26例共化疗93个周期,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11例,进展4例,临床总有效率42.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8个月(4~1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8~23个月),主要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和末梢神经炎。结论每周剂量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肯定,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不能手术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同步或序贯放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初治接受同步或序贯放化疗的85例患者入组本研究,其中45例同步放化疗患者列入A组,40例序贯放化疗患者列入B组。A组采用放疗同步紫杉醇、顺铂化疗,B组采用单纯放疗,放疗结束后行紫杉醇、顺铂化疗。两组放疗方法相同,均为三维适型放疗,剂量60Gy/30f。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和1、2年生存率。结果:8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随访率100%。A组与B组有效率分别为73.3%和50.0%(P﹤0.05);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1.1%和30.0%(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62.2%和42.5%(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37.8%和17.5%(P﹤0.05)。A组≥Ⅲ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及Ⅲ~Ⅳ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6.7%、11.1%和28.9%,B组分别为5.0%、10.0%和27.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均可耐受。结论: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的疗效优于序贯放化疗,不良反应可耐受,同步放化疗是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标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nm23-h1基因已被证实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转移密切相关。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向成脂及成骨方向诱导分化的过程中nm23-H1基因的表达变化。 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从脐带中分离培养人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型,之后分别加入成脂肪诱导剂和成骨诱导剂进行体外诱导分化。对照组采用不含诱导因子的培养液进行培养。 结果与结论:在成脂诱导过程的第4天,nm23-H1 mRNA的表达上调,至第7天达到最高(P < 0.01),其后开始逐渐恢复,直至第14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 0.05)。而在成骨诱导过程中,nm23-H1 mRNA则一直为低表达状态(P < 0.01),直至第28天恢复为对照组水平(P > 0.05)。结果显示nm23-H1基因表达在成脂分化前期发生上调,而在成骨分化过程中一直下调。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周剂量紫杉醇同步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周剂量紫杉醇同步放疗组(同步组)44例,单纯放疗组(单放组)42例。同步组:紫杉醇75mg·m-2,d1,8,15放疗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剂量60~66Gy;单放组:仅接受放疗,方法与同步组相同。结果同步组有效率93.2%,高于单放组的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神经毒性、放射性食管炎等,其中同步组Ⅱ-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放组(P〈0.05)。结论周剂量紫杉醇同步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周剂量紫杉醇对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将44例不宜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放疗增敏组和单纯放疗组,每组22例。2组放疗方法相同,均采用常规设野,常规分割外照射,总剂量60—66Gy。放疗增敏组在放疗同期每周接受1次紫杉醇(40mg·m-2)化疗,连用6周。结果44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放疗增敏组与单纯放疗组有效率分别为86.4%和63.6%(P〈0.05);1a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7.3%和50.0%(P〈0.05);1a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2.7%和45.5%(P〈0.05);1a生存率分别为81.8%和54.5%(P〈0.05)。2组毒副反应相似,患者均可耐受。结论周剂量紫杉醇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放疗具有明显的增敏作用,能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且毒副反应未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刘萍  周向荣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403-3403
目的观察深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治疗大量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2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采用深静脉导管胸腔持续引流胸水,对照组21例,常规胸腔穿刺抽液,首次700 ml,以后每次1 000 ml,两组患者同时进行病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5%,对照组有效率85.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深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治疗大量胸腔积液操作简便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凯时治疗神经性耳鸣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998年9月~1999年5月按我科门诊耳鸣患者就诊顺序分单、双数2组,均做耳鼻喉常规检查、电测听、声阻抗、听性脑干诱发电位、纤维鼻咽喉镜检查。传导性病变及占位性病变引起的耳鸣患者除外。凯时组30例(34耳),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34岁~67岁,平均53岁。病程<05a5例、<1a6例、<2a8例、>2a11例。对照组30例(37耳),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31岁~70岁,平均55岁。病程<05a3例、<1a9例、<2a5例、>2a13例。采用耳鸣问诊表调查(表1):耳鸣侧别(左、右、双侧);耳鸣音调(低调:吹风样、机器声、流水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