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附4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内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 为4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病人施行了经胸骨前径路的内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结果 全部病例均成功地施行了内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60min,平均住院时间5d,无中转传统开放手术,无神经、甲状旁腺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由于创口微小,而且在隐蔽的部位,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病人的心理负担得以减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介入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导丝无法顺行通过闭塞段时改用逆行开通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男17例、女10例,年龄32~89岁,平均(70±12)岁.27例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8例、糖尿病足7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例.按Fontaine分期,Ⅱ期6例、Ⅲ期11例、Ⅳ期10例.在导丝无法顺行开通真腔、进入内膜下无法重返真腔或穿出血管外后,采用经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穿刺或切开显露及利用足踝部胫后动脉、腓动脉、足背动脉的侧支血管进行逆行开通闭塞血管,再进行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结果 27例手术均获得成功,血管开通后患者下肢缺血症状即刻得到改善.仅3例出现穿刺处血肿、1例足背动脉切开后足趾麻木,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5d平均踝肱指数由术前的0.37±0.11增加到0.85±0.12.结论 逆行开通技术可以作为常规正向开通技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失败时的一种补救方法,可以明显提高介入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上肢动脉栓塞的介入溶栓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27例急性上肢动脉栓塞患者采用介入溶栓治疗。结果经介入溶栓后,24例患者皮温升高,皮色转红,肌力正常,其中完全开通血流15例、部分开通血流9例,1例改行右上肢截肢;1例改行食指远节部分切除;1例改行桡、尺动脉切开,Fogarty导管取栓术。结论介入溶栓是治疗急性上肢动脉栓塞安全有效、简便可行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早期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第5 d、第10 d的APACHE II评分差异明显;治疗组病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第5d时两组血清TNF-α、CRP、GOT、CK、CK-MB、LDH较入院时均有所降低,且除LDH外,两组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第10d时两组仅血清TNF-α及CK有显著差异.结论:血必净能降低病死率,有效地降低促炎因子水平,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治疗脓毒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4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2例,采用辅酶Q10治疗;对照组42例,服用安慰剂。同时两组均服用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10周。治疗前后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比观察缺血及其相关指标。结果治疗10周后,两组治疗后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的次数、持续时间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见辅酶Q10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有效、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病例男,61岁,因行血液透析3年余,头痛、头昏伴行走障碍1个月入院.患者有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病史多年,伴有肾性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病、肾性贫血、无尿,行维持性血液透析3年余.平时自行定期来院透析治疗,2次/w,4 h/次,并给予纠正贫血、控制血压、预防肾性骨病等治疗.  相似文献   
7.
8.
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一种改进的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方法:观察比较该院7例采用改进的经十二指肠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手术方法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该院7例施行该手术的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进的经十二指肠Oddi的括约肌切开成形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体外转染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贴壁法培养分离SD雄性大鼠MSCs,体外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抗原表达.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介导将具有人源性bFGF基因转染至第2代MSCs,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后细胞形态和生长的变化,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法鉴定bFGF在MSCs中的表达.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贴壁法培养分离可获得MSCs,P3代大鼠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c阳性细胞表达率为(13.2±0.6)%,CD34阳性细胞表达率为(1.2±0.5)%,CD44阳性细胞表达率(97.8±0.9)%,CD90阳性细胞表达率(96.8±1.4)%.MSCs转染48 h后,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RT-PCR证实转基因MSCs表达bFGF mRNA明显增强,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转基因MSCs在49 KDr出现特异性条带,而空白和空载组的MSCs则未见阳性条带.结论 采用慢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可以将bFGF基因转染至MSCs中,并有外源性bFGFmRNA和蛋白的有效表达,MSCs可作为bFGF基因治疗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体外培养的人神经干细胞端粒酶活性,分析其与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分离、鉴定并扩增取自10~14周药物流产胎儿大脑皮质的神经干细胞,应用PCR-ELISA法检测神经干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经免疫组化检查,培养的细胞为人神经干细胞;其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仅在早期10代表达极低的端粒酶活性(相对活性为6.4%~21.2%),其后消失。结论神经干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但较低且不能长期维持,这可能是神经干细胞不能长期传代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