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9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77篇
预防医学   59篇
药学   87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2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中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17年10月,采用专人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 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8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温针灸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OR=5. 22,95%CI(3. 45,7. 89),P 0. 00001],治愈率[OR=2. 32,95%CI(1. 69,3. 19),P 0. 00001],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肯定,但由于纳入的文献方法学质量不高,需要高级别的临床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3.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爆发,恰逢主动脉急症高发的冬春时节,而主动脉急症大多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需紧急处理。在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之下,疫期主动脉急症患者的诊疗需制订全新的流程。如何在这一特殊时期增强医护人员的防护和正确救治意识,既让主动脉急症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又能避免救治期间可能发生的院内疫情传播,是急诊科、心外科、血管外科等相关学科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呼吁各医疗单位在严格遵守政府和医院感控部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开展医疗实践,在"疫情防控为重,严防院内感染,确诊COVID-19患者首选保守"的前提下,提倡"择期手术适当推迟,限期手术术前隔离排查,急诊手术严格防护"的诊治原则,同时针对COVID-19疫期主动脉急症患者的急诊科接诊、病房收治、术前准备、术中防护、术后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不同路径在乳腺癌患者手术中的麻醉镇痛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进行治疗,即胸壁神经阻滞+全麻(研究组)、肋间神经阻滞+全麻(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认知功能、时间指标、药物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下的MME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麻醉时间及持续镇痛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药物使用量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需要镇痛患者的比例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和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TO(麻醉前)时间点下,两组的HR、MAP、SBP及D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T1~T3这3个时间点下,研究组HR、MAP、SBP及DB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胸壁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对患者的认知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且不会增加患者在术中血流动力学发生波动的风险,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罗明  陈旭杰 《现代肿瘤医学》2020,(13):2328-2332
目的:研究输出蛋白4(XPO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9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与免疫组化法检测XPO4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组织(78例)中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XPO4表达对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价值;Kaplan-Meier法对患者预后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患者预后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子宫内膜癌组XPO4 mRNA与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5);XPO4表达与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ROC分析显示XPO4 AUC为0.843;Kaplan-Meier分析显示XPO4阳性表达组PFS、OS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级与XPO4表达水平降低均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XPO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及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索中国宁夏人群中HOTAIR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gastric cancer, GC)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挑选3个H O TA I R基因位点r s12826786(CT),rs920778(CT), RS4759314(AG),对其多态性进行了基因分型;选取152名GC患者和307名健康对照者,按照年龄,体重,性别等因素相匹配,通过PCR与高通量TaqMan分析其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于GC遗传易感性的影响.结果HOTAIRRs920778位点基因型TT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26.3%和24.7%,基因型C/T在两组中的频率分别为21.1%和31.3%,基因型CC在两组中的频率分别为52.6%和44.0%,该位点的TT基因型与GC的遗传易感性具有显著联系,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Rs12826786和Rs4759314两个基因位点与GC发病危险关系的结果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分层分析中发现Rs920778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男性,吸烟人群及肿瘤大小≥5 cm的GC患者的GC遗传易感性高度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因素,女性患者,非吸烟患者,患者的远处转移情况及GC家族史并无显著联系.结论中国宁夏人群中HOTAIR Rs92077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GC的遗传易感性具有一定程度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3D导航及术中平板CT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技术优势。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单中心研究。2016年11月~2018年12月,38例主动脉疾病病人在3D导航技术及术中平板CT辅助下完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及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16例病人因近端锚定区不足行分支血管重建。同期收治40例病人完成常规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记录术中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中,与常规DSA二维图像参考比较,术中应用3D导航和术中CT在减少造影剂量(TEVAR 60.31 ml vs 73.34 ml,P=0.032;EVAR 83.43 ml vs 94.83 ml,P=0.013),术中放射剂量(TEVAR 293.04 mGy vs 385.71 mGy,P=0.002;EVAR 431.84 mGy vs 584.51 mGy,P=0.043),造影次数(TEVAR 2.36 vs 3.56 P=0.016;EVAR 3.43 vs 4.01,P=0.029),手术时长(TEVAR 64.09 min vs 71.42 min P=0.001;EVAR 142.14 min vs 153.39 min P=0.057)的同时,降低了术后主动脉相关再干预风险(2.63%vs 10%P=0.042),满足了临床介入诊疗过程中对解剖位置的精确要求及术中治疗效果的即时评估。结论 3D导航技术及术中平板CT在复杂主动脉腔内治疗当中具有优势,提高了术中定位的精准度,可减少术中造影剂用量、操作时间及术中造影次数,降低主动脉相关再干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球结核病耐药现象严重,给结核病的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并亟需新型抗结核药物来阻止耐药结核病的蔓延。贝达喹啉和氯法齐明分别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A组和B组核心抗结核药物,主要用于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且疗效较好。但近年来贝达喹啉和氯法齐明耐药的现象也时有报道,且二者存在交叉耐药的情况。本文综述了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对贝达喹啉和氯法齐明独立及交叉耐药相关的基因突变,重点总结与2种药物交叉耐药相关的基因突变。目前,涉及MTB对贝达喹啉和氯法齐明交叉耐药的相关突变基因为Rv0678 (mmpR)和Rv2535c (pepQ),均属于非靶基因突变,且会对这2种药物产生低水平耐药。与MTB对贝达喹啉和氯法齐明耐药相关的其他突变基因分别为atpE和Rv1979c,其中atpE为靶基因相关的突变,而Rv1979c导致的耐药机制还不是很清楚。通过综述MTB对贝达喹啉和氯法齐明耐药及交叉耐药的相关机制,以期为贝达喹啉和氯法齐明耐药机制的研究以及其今后在结核病治疗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仍是全球十大死因之一,而耐药结核病的出现,给全球结核病的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德拉马尼和PA-824(Pretomanid)同为硝基咪唑类抗结核药物,对耐多药结核病及广泛耐药结核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PA-824与贝达喹啉和利奈唑胺组成的BPaL方案对高度耐药的结核病患者具有更高的治愈率。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对德拉马尼和PA-824已经出现了耐药现象。准确及时的对德拉马尼和PA-824耐药菌株进行检测,可有效避免耐药现象的加剧并提高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文综述了MTB对德拉马尼和PA-824耐药的机制及相关基因突变情况,以期为今后德拉马尼和PA-824耐药株的快速检测及其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