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与肝源性溃疡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符合标准的200例行胃镜检查的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及67例慢性肝炎患者(慢性肝炎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组的溃疡发病率(32.0%,64/200)高于慢性肝炎组(22.4%,15/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中,溃疡发病率在肝功能A、B、C级分别为19.5%(15/77)、36.5%(31/85)和47.4%(18/38),A级与B级、A级与C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溃疡者的HP阳性率40.6%(25/64)明显高于无溃疡者的16.9%(24/136),P<0.05.元、轻、中、重度门脉高压性胃病者溃疡发病率分别为23.4%(25/107)、30.0%(18/60)、60.0%(12/20)和69.2%(9/13);有、无门脉高压性胃病者溃疡的发病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肝源性溃疡发病率高于慢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分级越差,溃疡发病率越高.肝源性溃疡的发生与HP感染及门脉高压性胃病有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布,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院内获得性肺炎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基础病是血液病18例(30%),脑血管病9例(15%);临床症状中发热占96.7%,咳嗽占63.3%;痰培养阳性率95.0%,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两个主要致病菌,药敏试验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性增加,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病人死亡率为58.1%,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为48.4%,混合感染为67.7%.结论: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人基础病多,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率高,治疗难度大,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早期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第5 d、第10 d的APACHE II评分差异明显;治疗组病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第5d时两组血清TNF-α、CRP、GOT、CK、CK-MB、LDH较入院时均有所降低,且除LDH外,两组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第10d时两组仅血清TNF-α及CK有显著差异.结论:血必净能降低病死率,有效地降低促炎因子水平,血必净注射液可有效治疗脓毒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22例分为老年组(n=200)和非老年组(n=222),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均为消化性溃疡,老年组中胃溃疡、胃癌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十二指肠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则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无腹痛率及伴随疾病率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1).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以胃溃疡和胃癌多见,同时伴有较多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许子彬  吴浩  龙会宝 《新医学》2009,40(10):669-67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判断肺炎病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6例肺炎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轻、中症肺炎(普通肺炎)106例,重症肺炎10例,采用日立71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同时测定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并进行比较。另根据患者的X线胸片结果分为单叶肺炎组及多叶肺炎组,比较2组的血清hsCRP、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结果:重症肺炎组hsCRP为15~291(177)mg/L,远高于普通肺炎组的0~355(30)mg/L(P〈0.01)。重症肺炎组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为4.5~17.6(10.0)×10^9/L,与普通肺炎组的1.1~30.9(6.3)×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白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叶肺炎组比较,多叶肺炎组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较多、hsCRP水平较高(均为P〈0.05)。结论:检测肺炎患者的hsCRP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程度及病灶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影响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急性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Stanford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62例,其中生存组42例,死亡组2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并发症及D-二聚体,筛选出与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卡方检验显示,主动脉反流、心包填塞、休克、意识障碍及D-二聚体值升高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急性期死亡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心包填塞、休克、D-二聚体升高是影响Stan-ford A型AD急性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出现心包填塞、休克、D-二聚体明显升高是死亡高危患者,应积极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7.
肝结核的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会宝  王连源 《新医学》2007,38(1):64-66
肝结核较为少见,多同时合并肺结核.其病情隐匿,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作者对肝结核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肝结核的认识,减少临床的误诊或者漏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脑血管痉挛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确诊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n=30)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运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和醒脑静注射液,n=30),连续治疗2周。记录两组患者住院第1、7、14天的颅内血流速度变化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检测两组患者入院后1、4、7、14 d脑脊液内皮素-1(ET-1)浓度和格拉斯哥昏迷( GCS)评分,并统计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第1天的颅内血流速度均较为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血管血流速度均有所降低,到住院第7、14天,观察组患者的血流速度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在住院后第7、14天也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在入院第1天的ET-1浓度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均有显著的降低,观察组患者在第4、7、14天的ET-1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在第4、7、14天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有6例(20%)患者发生脑梗死,观察组有1例患者(3.3%)发生脑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脑血管痉挛患者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130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9例为DeBekay Ⅲ型夹层,88例合并高血压病,外伤所致9例;CT血管造影(CTA)诊断AD准确率为100%.结论:AD患者临床表现与分型明显相关,急性期CTA优于其它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急性胆源性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AHP)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45例急性胰腺炎(AP)根据病因分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84例、AHP36例及其他25例.对AHP与ABP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分析高脂血症(HL)与AP的相关性.结果:与ABP相比,AHP发病年龄低,男性发病率高.临床评分相同情况下,AHP在脂肪肝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重症急性胰腺炎、血脂方面高于ABP,血清淀粉酶和肝功能受损则低于A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HP以中青年男性患者为主,具有病情重、血脂高和血清淀粉酶低等不同于一般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