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目的制备1种对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选择性吸附的材料,并初步评价该系列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方法通过紫外辐照接枝的方式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无纺布(PBTNF)上接枝不同比例的丙烯酸(AAc)(接枝率分别为17%、35%、45%、55%、60%),研究PBTNF-AAc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的吸附能力;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改性PBTNF-AAc表面,并考察PBTNF-AAc的溶血率及血小板粘附性能。结果在体外实验中测得上述5接枝率的PBTNF-AAc对LDL的去除率分别为(50.8±3.2)%、(56.1±6.9)%、(66.5±6.9)%、(83.4±3.9)%和(85±2.9)%,以及血小板粘附的数量(×106/cm2)分别为92.0±25.7、29.5±5.6、20.5±3.6、14.9±1.5和12.9±1.8,且溶血率均<5%。结论所制备的PBTNF-AAc对LDL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且血液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荧光法测定血浆中S-亚硝基硫醇(RSNOs)的方法并探讨影响其测定的相关因素。方法建立标准曲线,确定荧光法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以检测过程中某一种影响因素(如样品制备条件、孵育时间等)为变量观察多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取9份全血(400 ml/份)在保存d1、d7、d14、d21、d28和d35时分别检测血浆中RSNOs含量。结果同一份血浆,相同实验条件下检测10次,变异系数为(CV)=3.5%;不同离心力470、734、1057、1 438 g制备的血浆,RSNOs含量分别为(9.22±0.14)、(9.97±0.11)、(10.40±0.05)、(10.91±0.01)μmol/L;铜离子浓度为100、150、200μmol/L时的RSNOs含量分别为(13.83±0.02)、(14.23±0.03)、(13.22±0.01)μmol/L;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孵育1、1.5、2、2.5 h样品的RSNOs含量分别为(10.34±0.04)、(10.75±0.02)、(12.31±0.09)、(10.53±0.06)μmol/L;在其他条件相同的结果下,血浆中加入FHb为20、40、60、80、100μl时,检测结果为(13.58±0.02)、(13.41±0.02)、(13.10±0.01)、(12.60±0.06)、(12.17±0.01)μmol/L;全血保存d1、d7、d14、d21、d28和d35血浆中的RSNO含量分别为(12.94±2.92)、(10.67±2.18)、(6.87±1.24)、(7.13±1.17)、(7.01±1.66)和(5.80±1.55)μmol/L.结论荧光法测定RSNOs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不同离心力制备的样品、不同的孵育时间、不同的铜离子浓度以及血液样品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对荧光法检测RSNOs的结果均会有影响;全血保存过程中RSNOs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联合多家采供血机构开展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研究,为制定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RP法或BC法由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10~16 U ABO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汇集,随机用A、B两种国产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进行过滤,评价过滤前后血小板的质量和功能,共完成202例研究。结果汇集血小板数≥2.4×1011个的共147例,其中A组77例,B组70例。A组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分别为(2.90±0.45)×1011VS(2.60±0.43)×1011,(176.45±135.67)×106VS(1.00±2.29)×106;B组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分别为(2.80±0.36)×1011VS(2.40±0.37)×1011,(175.76±147.84)×106 VS(0.30±0.72)×106。汇集血小板数2.4×1011个的共55例,其中A组29例,B组26例。A组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分别为(1.71±0.39)×1011VS(1.43±0.42)×1011,(65.85±110.97)×106VS(3.7±3.98)×106;B组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分别为(1.79±0.48)×1011VS(1.42±0.46)×1011,(70.63±145.55)×106VS(1.45±2.66)×106。A、B两组过滤前后pH值、血小板低渗休克、CD62p阳性表达率和聚集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PRP法或BC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进行汇集、过滤,可有效去除白细胞,且过滤前后血小板功能无显著变化,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本研究为制定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的汇集及滤除白细胞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用于浓缩血小板(PCs)的去白细胞滤器的化学性能及过滤前后血小板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滤器》(YY0329-2009)制备检验液,测定还原物质、金属离子、酸碱度、蒸发残渣、紫外吸光度和溶血率,并对ABO血型相匹配的PCs进行手工汇集和过滤,测定过滤前后的血小板数量、pH、白细胞数量、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低渗休克相对变化率。结果滤器的化学性能指标和溶血率均符合我国行业标准要求,血小板回收率为(89.99±5.37)%,剩余白细胞数为(0.93±0.58)×106个,血小板低渗休克相对变化率为(2.75±4.93)%。过滤前后pH值和MPV无明显变化。结论该种用于PCs的去白细胞滤器具有血小板回收率高、白细胞残留少的特点,对血小板功能无显著影响,能安全有效地去除PCs中的白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 考察滤除白细胞对全血保存质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1袋(2 U=400 mL)新鲜全血均分为滤除白细胞全血(简称滤白)组:按照去白滤器的使用说明书操作,在采血<6h过滤制备去白细胞全血;对照组:不滤除白细胞.过滤及未过滤的全血均采用无菌方式分别分为6小袋[(30~40) mL/袋],(4±2)℃常规保存,分别于保存1、7、14、21、28、35 d各取1小袋,检测血常规、pH、游离血红蛋白(FHb)、氧亲和力(P50)、ATP、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电解质、红细胞膜表面PS、CD47表达、葡萄糖、乳酸等指标,比较过滤与未过滤全血质量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1U全血过滤后剩余白细胞数为(0.32±0.05)×106个;滤白组和对照组比较,保存35 d时血红蛋白(Hb) (g/L)为149.00±11.53 vs 137.20±3.96、MCV(fL)为98.90±3.23vs 98.96±2.10、pH为6.78±0.02vs6.75±0.02、P50(mmHg)为15.36±0.63vs15.18±0.22、ATP(μmol/gHb)为3.57±0.15vs3.61±1.02、2,3-DPG (mmol/L)为0.13±0.09 vs 0.22±0.2、PS阳性率(%)为0.96±0.08vs1.19±0.03、CD47阳性率(%)为47.65±3.92vs48.37±4.35(P >0.05),溶血率(%)为0.08±0.02vs0.12±0.03(P <0.05);保存28 d时乳酸(mmoL/L)为15.76±0.19vs18.73 ±0.97、葡萄糖(mmol/L)为20.21±0.55vs18.57±0.46(P <0.05).结论 全血离体保存期间会发生一系列质量和功能的变化,滤除白细胞全血的溶血率、乳酸、葡萄糖等指标略优于未过滤的全血,二者的携释氧功能及其他生理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说明滤除白细胞未对全血保存期间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并可能有利于血液保存.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材料在血液储存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氯乙烯(PVC)医用材料在血液保存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血液成分储存条件的不同,传统的PVC塑料已经不能满足各种血液成分保存的需要。大量的研究开始寻找传统的PVC血袋的替代材料,主要包括原有PVC材料的改进和非PVC材料的开发两个方面。本文就近年来高分子材料在血液保存袋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2种国产血小板滤器滤除白细胞对体外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2种血小板滤器滤除手工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中的白细胞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法(PRP法)以400 ml新鲜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将6袋ABO同型的浓缩血小板汇集,并用2种国产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过滤,各10例(分别以A、B组代之),测定过滤前后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pH值、血小板CD62p阳性表达率、血小板聚集和低渗休克等指标。结果血小板去白过滤后,A、B 2种滤器(组)的血小板回收率、剩余白细胞数及pH值分别为(87.01±3.47)%vs(87.88±4.77)%、(0.95±0.90)×106vs(0.45±0.58)×106及(7.13±0.13)vs(6.80±0.26)(P>0.05);血小板过滤前后CD62p阳性表达率、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低渗休克,A组分别为(8.06±4.11)%vs(8.21±4.50)%、(70.55±27.21)%vs(71.63±32.24)%和(68.14±10.13)%vs(69.18±9.38)%,B组分别为(10.34±3.26)%vs(10.47±2.42)%、(56.30±18.43)%vs(59.49±19.15)%和(75.73±5.50)vs(73.74±6.52)%(P>0.05)。结论所考察的2种血小板型去白细胞滤器过滤浓缩血小板未增加血小板的活化,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抗低渗休克能力无明显影响,血小板回收率及剩余白细胞数符合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8.
亚甲蓝光化学法对血浆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亚甲蓝光化学法中各种因素对血浆凝血活性和主要成分的影响。方法将血浆分为3组,每组10袋(200 m l/袋),加入亚甲蓝至终浓度为1μmol/L,分别采用照度为2 000 lux的红光(Ⅰ组)、10 000 lux的荧光(Ⅱ组)和30 000 lux的荧光(Ⅲ组)照射30 m in,然后采用3种不同灭菌方式(高压蒸汽、环氧乙烷和辐照灭菌)的滤器过滤去除血浆中的亚甲蓝。检测处理前后血浆的PT、APTT、FⅧ、纤维蛋白原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加入亚甲蓝前后,血浆的PT、APTT无明显差异,FⅧ∶C分别为(103.96±2.54)%vs(95.50±1.92)%。不同的光源光照后,3组血浆的PT在光照前后无明显差异。Ⅰ、Ⅱ、Ⅲ组光照前后血浆的APTT分别为(34.93±1.26)svs(39.96±2.54)s,(35.87±1.83)svs(40.37±1.58)s,(35.73±1.92)svs(41.66±2.01)s。光照后3组血浆的FⅧ∶C的回收率分别为(89.05±1.36)%,(87.04±1.03)%,(84.62±0.51)%。采用不同灭菌方式的滤器过滤后,3组血浆的PT无明显差异。Ⅰ、Ⅱ、Ⅲ组血浆过滤前后的APTT分别为(39.96±2.54)svs(41.37±2.14)s,(40.37±1.58)svs(42.21±2.17)s,(41.66±2.01)svs(55.64±2.34)s。3组血浆经滤器过滤去除亚甲蓝后的FⅧ∶C的回收率分别为(93.75±1.23)%,(93.05±1.54)%,(58.61±1.17)%。亚甲蓝光化学法灭活病毒后滤除亚甲蓝的血浆的纤维蛋白原和总蛋白的回收率分别为(77.30±0.18)%和(97.57±1.78)%。结论亚甲蓝光化学法中亚甲蓝、光源、过滤对PT无明显影响,但APTT有所延长,且FⅧ和纤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高照度的荧光、辐照灭菌的滤器对APTT和FⅧ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对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的不同天龄红细胞(RBC)功能状态的影响作用。方法 1)将Percoll细胞分离液配制成5个不连续密度梯度(1.091,1.098 5,1.106,1.113 5,1.121 g/ml),将RBC按平均密度大小分层,依次吸取每层RBC分别做RBC内丙酮酸激酶(PK)含量测定并计算天龄、RBC内ATP含量检测、RBC变形性评价,以及RBC膜蛋白Western Blot。2)从同1份滤白全血中取出2等份,1份为实验组:加适宜浓度的NO溶液,另1份为对照组:加等体积红细胞保存液Ⅲ,分别于保存初期、中期、末期检测2组血液及不同天龄RBC的功能。结果 1)同1份样品经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后,RBC随着密度的增大,PK活性逐渐减小(6.192±1.25、5.165±0.84、4.538±0.76,P0.05)、天龄逐渐增加(10.409、34.957、49.945)、ATP含量逐渐减少(4.755±0.037、3.242±0.445、2.929±0.153,P0.01)、RBC变形性逐渐降低(200-1切变率下,0.381±0.005、0.340±0.033、0.281±0.028、P0.05)、RBC膜带3蛋白量减小、聚簇化的带3蛋白量增多、膜上结合的IgG含量增多。2)NO组与对照组相比,全血各指标无明显差异,但NO组保存中、末期老年RBC变形性明显高于对照组(200-1切变率下,中期:0.290±0.021 vs 0.276±0.021、0.229±0.024 vs 0.211±0.027;末期:0.277±0.017 vs0.263±0.019、0.213±0.038 vs 0.193±0.039,P0.01)。结论 RBC功能随密度的增大逐渐降低;NO可明显改善老年RBC的变形性,但对全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聚氯乙烯由于诸多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医用制品,但同时也存在如增塑剂迁移、生物相容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国内外开展了大量关于PVC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共混、共聚及表面改性等。对医用聚氯乙烯材料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