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增强血管成像(CEMRA)检测扫描延迟时间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行循环时间(TT)和主动脉强化峰值持续时间(DPE)血管成像扫描时间测试,对注射速度时间TT.主动脉峰值信号(SPE)和DPE与延迟注射时间(TI)的差值(△T),分别获取不同注射速度及延迟注射时间CEMRA原始图信噪比及CEMRA影像.同时对18例主动脉病变患者行三维稳态快速激发序列(3DFISP)CEMRA.结果 20例健康成人组CEMRA图像清晰.主动脉走向显示清楚.18例主动脉病变组CEMRA图像清晰,对大动脉炎.颈动脉变窄,腹主动脉管腔扩张,走行扭曲,主动脉弓和胸主动脉内膜撕裂,胸腹主动瘤,主动脉病变大小,范围及主动脉各大分支动脉显示清楚.结论 磁共振灌注血管成像检测扫描延迟时间在理论、技术上有较高价值,充分满足影像诊断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观察子宫恶性肿瘤的弥散受限程度。方法: 采用3.0 T磁共振成像仪,对子宫颈癌病例及正常子宫颈对照组、子宫内膜癌病例及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进行常规MRI及DWI扫描,测量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并对子宫颈癌与正常子宫颈、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子宫内膜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7例子宫颈癌和16例正常子宫颈的ADC值分别为(0.92±0.20)×10-3 mm2/s和(1.26±0.24)×10-3 mm2/s,子宫颈癌和正常子宫颈2组ADC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14例子宫内膜癌和14例正常子宫内膜的ADC值分别为(0.87±0.17)×10-3 mm2/s和 (1.34±0.26)×10-3 mm2/s,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2组ADC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较正常子宫组织弥散受限,3.0T磁共振DWI的ADC值测量能够定量反映子宫恶性肿瘤的弥散受限程度。  相似文献   
3.
瘤患者接受常规MR+DWI检查,之后均接受肿瘤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对照术后病理结果,确定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测量淋巴结的ADC值以及长、短径;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淋巴结的ADC值及长、短径对鉴别诊断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结果 确定转移性淋巴结82个,非转移性淋巴结224个: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短径(P=0.001)、短径/长径(P=0.0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长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0);转移性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分别为(0.86±0.20)×10-3 mm2/s和(1.05士0.30)×10-3 mm2/s(P<0.001),淋巴结短径≥10 mm组及<10 mm组内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均高于转移性淋巴结(P<0.01);淋巴结短径、短径/长径的AUC分别为0.623、0.599,所有淋巴结、短径≥10 mm组及短径<10 mm组淋巴结的ADC值的AUC分别为0.740、0.792及0.731,故短径≥10 mm组淋巴结的ADC值用于转移性淋巴结诊断的价值最高,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68.2%.结论 3.0T MRDWIBS诊断盆腔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优势;利用ADC值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淋巴结径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质子成像无创性检查抗原诱导的呼吸道炎症小鼠模型血管外及腔内液体的可行性。材料及方法巴塞尔兽医权威机构批准了这项试验。高致敏性雌性  相似文献   
5.
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专业实习教学的优势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PACS的临床应用的飞速发展,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的实习教学中也体现出巨大的优势:PACS系统能够帮助实习生能够迅速进入实习状态,有助于影像专业知识的学习效率,有助于医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减轻带教老师的负担。利用PACS系统进行实习教学的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在PACS系统为实习生设定适当的权限;注意临床实践操作与基本理论相结合;提倡“影像、临床和病理三结合模式”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医学影像诊断工作习惯;实习带教老师要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在子宫颈癌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的25例子宫颈癌术前病例。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子宫颈癌原发病灶及转移性、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采用两组随机对照t检验对转移性及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长径、短径及短径/长径比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5例子宫颈癌病例中原发病灶25个,转移性淋巴结17个,非转移性淋巴结140个,均经手术病理证实;(2)子宫颈癌原发灶、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三者之间的ADC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7.93,P=0.001)。子宫颈癌原发灶与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75,P=0.456),子宫颈癌原发灶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4.68,P0.001);(3)转移性及非转移性淋巴结ADC值分别为(0.86±0.36)×10~(-3)mm~2/s和(1.12±0.34)×10~(-3)mm~2/s,长径分别为1.51±0.41cm和1.19±0.36cm,短径分别为1.16±0.35cm和0.77±0.22cm,短径/长径比率分别为0.78±0.17和0.68±0.19,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3.0T磁共振DWIBS的ADC值测量能够定量反映转移性及非转移性淋巴结的弥散受限程度,结合淋巴结的短径、长径等综合评价可以提高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的病变范围及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女性盆腔恶性肿瘤的MRI影像学资料,并与手术病理资料对照。病例包括宫颈癌17例(术前14例,术后复发3例)、子宫内膜癌7例(术前5例,术后复发2例)、结肠癌术后复发1例、卵巢癌术后复发1例、进行女性盆腔恶性病变与正常组织(闭孔内肌)ADC值的测量与比较,以及常规MR成像组和弥散成像结合常规MR成像组的病变观察结果的比较。 【结果】 ①女性盆腔恶性病变与正常组织ADC值测量与比较:女性盆腔恶性肿瘤原发灶、转移灶与闭孔内肌的ADC值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4);原发灶与闭孔内肌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闭孔内肌与转移灶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1);原发灶与转移灶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402)。②常规MR成像组和弥散成像结合常规MR成像组的病变观察结果的比较:常规MR成像组与弥散成像结合常规MR成像组发现病变分别为43处及88处,两组发现病灶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结论】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图像ADC值测量能够定量反映病灶的弥散受限程度,有助于鉴别盆腔良恶性病变。背景抑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分辨率高,能清晰直观地显示女性盆腔恶性病变的范围和转移,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子宫颈癌3.0 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病理的初步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进行子宫颈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与临床病理的相关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完整盆腔MR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51例子宫颈癌。采用两组随机对照t检验比较子宫颈癌与正常子宫颈、子宫颈癌不同病理类型的ADC值;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ADC值。结果 (1)51例子宫颈癌与16例正常子宫颈的ADC值分别为(0.92±0.19)×10-3mm2/s和(1.26±0.24)×10-3mm2/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87,P<0.01)。(2)46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5例非鳞状细胞癌的ADC值分别为(0.92±0.20)×10-3mm2/s和(0.89±0.11)×10-3mm2/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08)。(3)46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包括高分化5例、中分化19例及低分化22例,ADC值分别为(1.08±0.28)×10-3mm2/s、(0.85±0.14)×10-3mm2/s及(0.94±0.21)×10-3mm2/s,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8,P=0.02)。结论 3.0TDWIADC值测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反映子宫颈癌的弥散受限情况。初步结果表明,子宫颈癌的不同病理类型、恶性程度与ADC值有一定相关性,但有待于加大样本量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3.0T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不同图像后处理方法对盆腔淋巴结的观察效果.方法 对47例病理证实的子宫颈癌病例行常规MRI及DWI扫描.DWI进行4种不同方法的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即冠状6mmMIP组、横断6mmMIP组、横断10mmMIP组、三维全景组.分别记录不同大小、不同部位所显示的淋巴结数,比较不同图像后处理方法的淋巴结显示情况.由2位放射诊断医师全盲随机观察所有图像,比较常规MRI和弥散加权成像淋巴结的观察效果.结果 (1)短径<5 mm及位于双侧腹股沟区的淋巴结,4种图像后处理方法与DWI(b=1000 s/mm~2)原始图像显示的淋巴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种图像后处理方法中以横断6 mm MIP为最佳.(2)弥散加权成像结合T_2WI发现淋巴结的能力明显优于常规MRI[(7.1±3.4)个/例比(5.3±2.5)个/例,P<0.05].结论 对于不同的图像后处理方法,横断6 mm MIP重建对于不同大小、部位的盆腔淋巴结显示最佳;而对于小于5 mm及腹股沟区的淋巴结,4种图像后处理方法误差较大,需结合薄层DWI原始图像观察.3.0 T磁共振DWIBS分辨率高,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显示盆腔淋巴结,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0.
脑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临床与MRI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PXA)临床病理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PXA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结果①临床表现:12例主诉头晕、头痛或癫痫;1例为偶然发现.②手术病理:病变发生于额叶6例,颞叶3例,枕叶1例,小脑1例,丘脑1例,鞍区1例.肿瘤合并大小不等囊变.镜下12例由多形性巨细胞、梭形细胞及泡沫细胞构成,WHO Ⅱ级.1例异形性较明显的多角形细胞和梭形细胞组成,伴间变特点.免疫组化:所有病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均阳性;波形蛋白阳性12例,阴性1例.③MRI表现:MRI清楚显示病变的部位和形态、信号特点.13例患者中,11例发生于皮层或浅表部位;另2例分别发生在丘脑及右侧额叶深部;形态上表现为囊性4例、囊实性4例和实性5例.病变实性部分T1WI以稍低或等信号为主,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囊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部分明显强化6例,轻中度强化6例,不强化1例;囊性及囊实性病例中,囊壁明显强化5例,轻度强化2例,无明确强化1例.4例出现病变邻近脑膜轻度强化.结论 PXA临床表现独特,MRI能够良好显示其形态及组织学特点,具有重要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