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目的:了解急性肾损伤患者不同透析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01月~2017年08月发生急性肾损伤(AKI)且行RRT治疗的住院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伴随疾病、RRT启动时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RRT方式及时间,分析AKI病因。以RRT前24 h体重调整后每小时中位数尿量为界,分为早期RRT治疗组及晚期RRT治疗组。对比早期RRT组与晚期RRT组之间的数据特点,通过倾向评分减少两组间的差异后,再对比患者28天死亡率和肾脏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总体患者28 d死亡率34. 4%,早期组死亡率30%,晚期组死亡率38. 9%,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 097),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后,早期组死亡率29. 8%,晚期组38. 8%,两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 136)。无论是否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早期的肾脏预后都要好于晚期组(P 0.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是年龄、肿瘤、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结论:早期开始RRT治疗并没有给患者短期生存带来收益,但肾脏预后要好于晚期。影响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是年龄、肿瘤、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2.
急性肾损伤在老年人群中高发,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的老年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特点是肾功能的快速减退,出现明显氮质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在过去几十年间,尽管在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急性肾损伤的死亡率并没有明显降低。老年人有许多容易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易感因素,包括肾脏衰老、合并许多共患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肾脏病、肿瘤)以及由此进行的医疗处理,包括手术、应用造影剂和多种治疗药物。本文总结了老年人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发病率和死亡率特点。由于有关老年人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较少,今后需进一步开展此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利用单细胞测序、微量蛋白质组学及免疫组化三部分数据深入分析肾脏尿酸转运蛋白的细胞分布及表达丰度。 方法利用2个成人健康肾脏的单细胞测序数据集(GSE131685)分析12个肾脏尿酸转运基因的细胞定位及表达丰度,进一步利用激光微切割联合质谱检测大鼠肾小管14个区段蛋白质数据集12个蛋白的定位和丰度,最后利用ProteinAtlas数据库检索上述蛋白在肾脏中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结果单细胞测序数据集GSE131685中,12个尿酸转运蛋白集中表达于近端小管细胞,而在KIT数据集中,除了ABCG2、SLC22A12和SLC22A13外,其余都集中表达于近端肾小管S1,S2和S3段细胞。KEAT蛋白数据集的分析结果与KIT数据结果类似:ABCG2,SLC17A3,SLC22A12,SLC22A6和SLC22A8在近端小管S1,S2和S3段有显著的表达,尤其是SLC22A6仅富集在S2段肾小管,而ABCG2在S3段有较强的富集,其它的蛋白表达丰度相对较低。ProteinAtlas的免疫组化数据显示出与单细胞测序及蛋白质组的结果有较大的差异:ABCC2、SLC17A4、SLC22A6、SLC22A11、SLC22A12、SLC22A13及SLC2A9显示在近端小管比较特异的表达定位,其中ABCC2、SLC22A6、SLC22A11和SLC22A13信号较强。ABCC4、ABCG2和SLC16A9的表达丰度相对较低,特异性较差。 结论尿酸转运蛋白在肾脏主要集中表达于小管的S1,S2和S3段细胞,蛋白质组数据和单细胞测序数据比较接近。单细胞测序及微切割的微量蛋白组学是研究蛋白精细定位的良好工具。本研究为今后研究尿酸转运蛋白的功能及研发降尿酸药物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法布里病是一种罕见的X连锁遗传溶酶体蓄积病,其临床表现涉及多个系统,可能有性别和年龄差异。目前针对法布里病的研究多局限于欧美人群,尚无大样本中国人群的临床症状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人群男女性别不同年龄法布里病的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方法: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和各系统的临床资料,按性别分成男性组和女性组,按不同年龄段分为未成年组(18岁)、青年组(≥18岁且≤45岁)和中年组( 45岁),对比分析男女性别、不同年龄法布里病的临床特点。结果:共收集、分析了108例患者资料,男82例,女26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31. 85±11. 43)岁。法布里病在男性的诊断年龄为(25. 74±9. 34)岁,女性为(37. 48±12. 09)岁。疼痛、注意力下降,无汗/少汗、血管角质瘤,听力下降,腹泻、胃肠功能紊乱,高血压,蛋白尿、慢性肾衰竭,男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女性。MSSI严重度评分,男性重于女性[(20. 00(13. 38,28. 63) vs 10. 50(4. 56,15. 63)]。按不同年龄分组时,无汗/少汗在未成年组和青年组的发生率高;耳鸣和蛋白尿、慢性肾衰竭青年组更明显;心肌肥厚、传导阻滞的发生率随增龄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法布里病男性的诊断年龄明显小于女性,很多临床表现都是男性常见于女性,且严重程度更高。不同年龄段法布里病症状的发生率不一样,无汗/少汗青少年多见,耳部和肾脏表现青年多见,心脏损害常见于中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适用于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危险因素研究的统计方法,为腹膜炎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选择九种统计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包括:不含时间依存性协变量(时依协变量)的Logistic回归、泊松回归、负二项回归、COX回归、AG模型、PWP-CP模型6个模型,含时间依存性协变量的COX回归、AG模型、PWP-CP模型3个模型。统计数据来源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腹膜透析中心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开始腹膜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数据收集至2018年12月。分析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对比各统计模型拟合情况和统计结果,筛选统计模型。 结果从腹膜炎临床数据构成来看,作为因变量,腹膜炎事件由"发生时间"、"发生次数"、"发生顺序"三个要素构成,作为自变量,大部分协变量是随时间变化的,三维的因变量和变化的自变量共同构成了复杂的临床数据。从"腹膜炎三要素"纳入情况看,只有PWP-CP模型能够全部纳入,最大限度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从统计模型拟合程度看,泊松模型存在过离散,不适用于本研究数据;使用时依协变量的模型较使用基线数据的模型拟合好。从统计结果看,含时间依存性协变量的模型避免了单纯使用基线数据造成的偏差,使统计结果更接近于真实情况。 结论在腹膜炎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只有尽可能地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才能得到更真实的研究结果。本研究通过剖析腹膜炎的数据构成,对比各模型的统计结果,发现含时依协变量的PWP-CP模型更适用于腹膜炎危险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预计到2040年全球将有6.42亿人(10.4%)患有糖尿病[1]。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最常见的原因,我国CKD的疾病谱也已逐渐改变,2015年全国住院及普通人群CKD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比例已经超过了慢性肾炎[2]。  相似文献   
8.
狼疮性肾炎治疗的新认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机体免疫失调产生一系列自身抗体所导致的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综合征.在疾病初期,有尿检或者肾功能异常者占25%~50%,而肾活检显示几乎所有SLE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严重的肾脏损害增加了SLE的病残率及病死率.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目前导致我国继发性肾损害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明胶酶及其抑制物在衰老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明胶酶 A、B(MMP- 2、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 1、2 (TIMP- 1、2 )在衰老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它们在大鼠肾脏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 3月、2 4月龄 Wistar大鼠 ,采用 RT- PCR及 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 TIMP- 1、TIMP- 2、MMP- 2及 MMP- 9等在大鼠肾脏中的表达 ;用明胶酶谱法检测不同鼠龄大鼠肾组织中 MMP- 2及 MMP- 9的活性。结果 与青年鼠相比 ,衰老大鼠肾组织内 TIMP- 1、TIMP- 2的m RNA的表达明显增加 (0 .2 58± 0 .0 2 9对 0 .667± 0 .0 59;0 .42 6± 0 .0 36对 0 .80 2± 0 .0 51 ,P<0 .0 1 ) ,蛋白质的表达明显增加 (0 .348± 0 .0 57对 0 .74± 0 .0 2 9;0 .488± 0 .0 80对 0 .92 8± 0 .0 31 ,P<0 .0 1 )。 MMP- 9和 MMP- 2的活性则显著下降 (1 64.35± 2 .95对 1 4 4 .2 4± 2 .77;1 50 .74± 2 .1 0对1 31 .57± 2 .2 6,P<0 .0 1 )。结论 由于 TIMP- 1、TIMP- 2的高表达及 MMP- 9和 MMP- 2的活性下降而引起的明胶酶及其抑制物表达异常可能与肾脏衰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物(TIMPs)在大鼠肾脏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用3、12和24月龄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2(TIMP—1、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在不同月龄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IMP—1、TIMP—2及TGF—β1主要表达在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及血管,并随增龄表达增强(P<O.01);MMP—9、MMP—2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随增龄表达无变化;TIMP—1与TGF—β1与肾小球硬化面积有相关性(r分别为O.751、O.771,P<O.05);TIMP—1与TIMP—2与小管间质纤维化面积有相关性(r分别为O.783、O.766,P<O.O5)。结论:MMPs/TIMPs表达失衡在肾脏衰老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