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目的了解疾病严重程度相似的急性肾损伤(AKI)且行肾脏替代治疗(RRT)的老年和中青年患者的预后及影响老年和中青年患者预后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发生AKI且行RRT治疗的住院患者,≥60岁分为老年组,18岁≤年龄<60岁为中青年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伴随疾病、RRT启动时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RRT方式及总时长,分析AKI病因。对比老年组与中青年组RRT后28d存活率以及肾脏预后;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两组死亡的危险因素。通过倾向评分分析,再对比两组间存活率以及肾脏预后有无差异。 结果总体患者28d死亡率34.4%,其中中青年组死亡率23.9%,老年组死亡率45.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16.27,P<0.001)。倾向评分匹配后,中青年组死亡率32.3%,老年组死亡率38.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8,P=0.463)。无论是否进行倾向评分匹配纠正两组间总体病情的轻重,中青年组的短期肾脏预后与老年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影响老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及肿瘤,影响中青年组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是APACHE Ⅱ评分。 结论在病情轻重相似的老年和中青年重症AKI患者中,短期死亡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重症老年组,肾脏短期预后较中青年组无差异,即使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后,仍支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点,寻找与预后相关的因素,为AKI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AKI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病因、血清学指标、临床治疗等情况。按出院时肾功能状态分为恢复组和未恢复组,分析AKI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有206例AKI患者纳入研究,男女比例为2.03∶1,平均年龄为(55.53±21.19)岁。血容量不足、感染是引起AKI最常见的病因,老年人是AKI高危人群。AKIⅠ期、Ⅱ期、Ⅲ期患者的比例分别为34.0%、15.0%、51.0%。出院时有62.1%的患者肾功能恢复,37.9%的患者肾功能未恢复。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提示,APACHEⅡ评分(OR 1.139,P0.05)、行RRT(OR 2.228,P0.05)是AK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OR 0.977,P0.05)是AKI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结论:AKI预后与肾脏损伤严重程度相关。血容量不足、感染是引起AKI最常见的病因,老年人是AKI高危人群。APACHE II评分、行RRT是AK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红蛋白是AKI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及预后情况,寻找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更好地认识和预防AKI,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医院实验室网络系统筛选2009年1月至12月上海市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所有住院患者,应用急性肾损伤网(AKIN)推荐的AKI定义选择病史完整的AKI患者组成研究队列,回顾性分析AKI住院患者的发病率、病因及分布特点、患者及肾脏预后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住院AKI患者预后和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AKI患者共934例,住院患者的AKI发病率为2.41%(934/38 734)。患者男女比例为1.88∶1,平均年龄(60.82±16.94)岁,AKI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高,其中63.4%为外科患者,35.4%为内科患者,1.2%为妇产科患者。病因中肾前性AKI占51.7%,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占37.7%,急性肾小球和肾小血管病变(AGV)占3.8%,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AIN)占3.5%,肾后性AKI占3.3%。患者AKI后28 d存活率为71.8%。AKI后28 d时有65.7%的患者肾功能完全恢复,16.9%的患者部分恢复,17.4%的患者未恢复。AKIⅠ、Ⅱ和Ⅲ期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24.8%、31.2%和43.7%。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结果提示,肾损伤药物史(OR = 2.313)、前1周低血压史(OR = 4.482)、少尿史(OR = 5.267)、肾外脏器衰竭数(OR = 1.376)和行肾脏替代治疗(RRT)(OR = 4.221)是住院AK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肾外脏器衰竭数(OR = 1.529)和行RRT(OR = 2.117)是住院AKI患者肾脏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AKI在住院患者中常见,病死率较高,AKI后可以造成患者的肾脏丢失。预后与肾损害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肾损伤药物史、1周内低血压史、少尿史、肾外脏器衰竭数和需要行RRT是AK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肾外脏器衰竭数和需要行RRT是肾脏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影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01例MODS合并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住院期间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好转组,比较两组影响因素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01例患者中总死亡例数为55例(54.5%).AKIⅢ期的病死率明显高于AKI Ⅰ期和AKIⅡ期(x2=5.541,3.856,P<0.05).与AKI Ⅰ期相比,AKIⅡ期、AKIⅢ期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器官衰竭数、机械通气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AKIⅡ期相比,AKIⅢ期患者的以上指标也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数、机械通气率是M明显升高(P<0.05).与好转组相比,死亡组的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器官衰竭数、机械通气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均明显升高(P<0.05),ODS合并AKI的危险因素.结论 MODS合并AKI患者的预后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数、机械通气率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脓毒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脓毒症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及探讨高通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脓毒症的疗效和治疗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开始时机。 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HVHF治疗的15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72 h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APACHEⅢ、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SAPS)。根据第28天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组内比较治疗前、治疗后24、48、72 h临床指标变化;组间比较治疗前临床资料差异。多元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AKI不同分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 肺部和消化道是脓毒症常见感染部位。HVHF治疗后第28天,152例患者中存活74例(48.68%),死亡78例(51.32%),其中4例(2.63%)需继续肾脏替代治疗。第28天病死率明显低于根据APACHEⅢ预测的病死率(88.78±17.72)%。HVHF治疗24 h后APACHEⅡ、APACHEⅢ、SAPSⅡ评分显著降低(均P < 0.01)。年龄、衰竭器官数目、APACHEⅡ、APACHEⅢ、SAPSⅡ评分、基础疾病、休克、AKI、急性重症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昏迷及使用升压药物与28 d存活率密切相关,其中基础疾病、APACHEⅢ是独立危险因素。AKI 1期的肾功能恢复率高于AKI 2、3期(均P < 0.05);无AKI患者28 d病死率低于AKI 1、2、3期(均P < 0.05),但AKI 1、2、3期间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脓毒症患者预后差。HVHF能有效改善脓毒症的临床和生化指标,减轻病情,提高存活率。基础疾病、APACHEⅢ是影响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无AKI患者的28 d病死率显著低于AKI 1、2、3期的患者。AKI分期与28 d肾功能恢复率相关,与28 d病死率无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介入时机与重症AK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共182例行CRRT治疗的AKI患者,采用改善全球肾病预后组织(KDIGO)制定的急性肾损伤(AKI)分期标准,根据AKI的不同分期分为1、2、3期共三个亚组,观察各组患者住院死亡率、存活患者肾功能转归、CRRT治疗时间和ICU平均住院时间。收集分析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生化指标。结果:AKI 1期组患者死亡率34.1%,AKI 2期组患者死亡率40%,均显著性低于AKI 3期组患者的死亡率64.6%(P0.05)。AKI 1、2期组存活患者肾功能改善率较3期组显著提高(P0.05)。三组患者ICU平均住院时间、CRRT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的ICU住院天数、血管升压药使用、尿量、血钾、AKI分期、pH值、SOF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AKI分期、SOFA评分、使用血管升压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根据KDIGO-AKI分期标准,在ICU住院的AKI 1、2期患者较3期患者,早期进行CRRT治疗能明显降低患者住院死亡率,改善肾功能。治疗前的SOFA评分、AKI分期、血管升压药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脑出血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住院病死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的354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脑出血患者发生AKI及住院病死情况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描绘ROC曲线,评价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脑出血患者AKI的发生及住院病死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354例脑出血患者AKI总发病率为35. 3%,AKI 1期、2期、3期发病率分别为22. 3%、5. 1%、7. 9%。脑出血患者总住院病死率为28. 3%,与非AKI组相比,AKI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显著增高(49. 6%vs. 7. 0%,P 0. 01),AKI 1期、2期、3期患者住院病死率分别为39. 2%,55. 6%,75. 0%。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使用利尿剂(OR=1. 796)、使用机械通气(OR=1. 728)、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OR=1. 153)是脑出血患者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AKI(OR=5. 452)、贫血(OR=2. 786)、高龄(OR=1. 025)、高APACHEⅡ评分(OR=1. 198)是脑出血患者住院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APACHEⅡ评分预测脑出血患者AKI的发生及住院病死均具有良好的准确性(AUC分别为0. 802,0. 864,均P 0. 01)。结论 AKI是脑出血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高。重视AKI的早期筛查,尽早干预,是降低脑出血患者住院病死率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急性肾损伤(AKI)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明确了新的AKI定义与分期。AKI的新定义给基础研究和常规临床实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提高了AKI诊断的灵敏度,降低了漏诊率,提高了预测危重患者死亡的能力,临床实用性更强。在此基础上,中国开展了几个大型的、多中心AKI流行病学调查,初步阐明了中国AKI流行病学现状和危险因素。在急性肾损伤的治疗方面,更加强调肾脏的保护与支持,越来越认识到早期干预、液体管理、营养支持以及肾脏替代治疗(RRT)时机的综合管理对AKI预后影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早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早期有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1)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早期AKI发病率为68.00%,根据KDIGO指南AKI分级诊断标准,急性肾损伤1期、2期、3期的发生率分别为48.04%、16.67%、35.29%,其中15例患者由2期发展为3期,76.47%患者30 d内肾功能恢复正常,AKI组病死率为12.75%。(2)AKI组和非AKI组原发感染灶部位、APACHEⅡ评分、腹痛至开始外科手术时间、腹痛至抗生素使用时间、手术持续时间及手术中出血量是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上述六项指标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腹痛至开始外科手术时间(OR=0.49,P=0.02)、原发感染灶部位(OR=74.34,P=0.00)、APACHEⅡ评分(OR=0.49,P=0.00)、手术持续时间(OR=7.93,P=0.02)四个因素与AKI的发生明显相关。结论:AKI是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腹痛至开始外科手术时间、原发感染灶部位、APACHEⅡ评分、手术持续时间是急性弥漫性腹膜炎AKI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01例MODS合并AK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住院期间预后分为死亡组(55例)和好转组(46例),比较2组影响因素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01例患者中总死亡例数为55例(占54.5%)。AKIⅢ期的病死率(66.1%)明显高于AKIⅠ期(36.4%)和AKIⅡ期(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KIⅠ期相比,AKIⅡ期和AKIⅢ期患者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AKIⅠ期为(20.2±5.0)分、AKIⅡ期为(24.8±5.8)分、AKIⅢ期为(29.5±7.1)分]、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epsis-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8.5±2.2)分、(10.6±2.8)分、(12.9±3.0)分]、器官衰竭数[(2.6±0.5)个、(3.8±1.2)个、(5.6±1.9)个]、机械通气率(31.8%、65.0%、86.4%)、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22.7%、55.0%、78.0%)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AKIⅡ期相比,AKIⅢ期患者的以上指标也明显升高(均P0.05)。与好转组相比,死亡组的年龄[(52.3±16.8)岁比(63.4±18.1)岁]、APACHEⅡ评分[(19.1±5.2)分比(32.8±7.3)分]、SOFA评分[(8.7±2.3)分比(13.8±3.2)分]、器官衰竭数[(3.3±1.0)个比(5.7±1.8)个]、机械通气率(47.8%比89.1%)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37.0%比81.8%)均明显升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KI分期、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数和机械通气率是MODS合并AKI的危险因素。结论 MODS合并AKI患者的预后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AKI分期、APACHEⅡ评分、器官衰竭数、机械通气率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APACHE Ⅱ、SOFA及KDIGO共3种标准对脓毒症AKI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搜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ICU接受治疗的25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收入ICU病房的第一个24 h内的生理指标最差值,分别采用APACHE Ⅱ、SOFA评分标准对其进行评分,同时采用KDIGO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AKI诊断及分期,并用ROC曲线评估3种标准对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度,3种标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的差异则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进行分析。 结果250例脓毒症患者中,脓毒症肾损伤患者145例(占58%),脓毒症非肾损伤患者105例(占42%),总体院内病死率为28.6%,脓毒症肾损伤患者中Ⅰ期患者72例(占49.7%),病死率为24.3%;Ⅱ期患者44例(占30.3%),病死率为36.6%;Ⅲ期患者29例(占20.0),病死率为75.4%。与脓毒症非AKI患者相比,脓毒症肾损伤患者的APACHE Ⅱ及SOFA评分明显偏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3.206,P < 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APACHEⅡ评分> 22分(OR = 4.50)及KDIGO分期中Ⅰ、Ⅱ、Ⅲ期(OR = 2.42、7.53和43.00)是预测脓毒症肾损伤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标准。 结论APACHE Ⅱ、SOFA及KDIGO三种标准对脓毒症肾损伤患者预后均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症并发AKI患者108例,根据其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n=72)和死亡组(n=3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尿NGAL、KIM-1水平,并记录其APACHEⅡ评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尿NGAL、KIM-1及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并发AKI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死亡组尿NGAL(970.2±705.2 ng/mLvs 612.5±415.4 ng/mL)、KIM-1[(62.6±12.4) ng/L vs(28.8±7.2) ng/L]及APACHEⅡ评分[(26.8±8.3)分vs(17.90±6.20)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尿NGAL、KIM-1及APACHEⅡ评分预测AKI患者死亡的最佳截取值分别为805.26 ng/mL、50.35 ng/L、23.90分,三者联合预测脓毒症并发AKI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0.937,95%CI 0.885~0.987)、敏感度(96.3%)和特异度(88.0%)较高。结论尿NGAL、KIM-1及APACHEⅡ评分三者联合检测在评估脓毒症并发AKI患者死亡时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提高脓毒症并发AKI患者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院前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特征。方法:收集我科在2012年01月~2017年04月期间住院的老年AKI患者(年龄≥60岁),分析此类患者的病因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符合条件的老年AKI患者共80例,平均年龄(75. 9±7. 6)岁,非老年患者60例(年龄60岁),平均年龄(42. 8±12. 5)岁;随着年龄的增加,AKI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在病因方面,老年组肾前性有33例(40%),较非老年组12例(20%)明显升高;非老年组肾性共有41例(68. 3%),较老年组33例(41. 3%)明显升高;两组在肾后性病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预后分析中,老年组肾功能未恢复者46例(57. 5%),较非老年组21例(35%)明显上升;老年组共有13例死亡(16. 2%),较非老年组3例(5%)也明显上升;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AKI分期(OR=2. 303,P=0. 018)及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OR=6. 241,P=0. 028)是影响老年AKI患者肾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恶性肿瘤(OR=15. 212,P=0. 001)及MODS(OR=7. 007,P=0. 006)是影响老年AK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AKI发病率逐渐增多,肾前性因素是老年AKI的主要致病原因;老年AKI肾功能未恢复比例及死亡率较非老年组明显增加; AKI分期是影响老年AKI患者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恶性肿瘤则是影响老年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MODS是老年AKI肾脏预后及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及预后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进行肝移植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2012年修订的AKI诊断和分期标准观察肝移植术后AKI的发生情况,并根据AKI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急性肾损伤和非急性肾损伤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AKI的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术后30 d、90 d及1年的预后。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6例肝移植患者,术后67例发生AKI(45.9%),其中AKI 1期占70.1%,AKI 2期占22.4%,AKI 3期占7.5%;其中7例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10.4%)。相比于非AKI患者及AKI 1期的患者,AKI 2~3期患者30 d及90 d生存率明显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术前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升高、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升高、术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升高及术后24 h血红蛋白降低为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基于AST峰值评估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严重程度与AKI的发生有关。 结论肝移植术后AKI发生率高,并且与患者短期的预后有关。关注AKI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进一步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提高肝移植术后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行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中,尿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iver-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s,L-FABP)及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以及联合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前瞻性收集需行RRT的AKI患者共48例,记录相关临床资料,留取尿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L-FABP及尿IL-18水平。随访90 d,记录预后情况。运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尿L-FABP、尿IL-18、APACHEⅡ评分及其联合后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入选的48例患者中,28 d内死亡20例(41.67%),28 d内依赖透析23例(47.9%);90 d内死亡28例(58.3%),90 d内依赖透析20例(41.67%)。(2)尿IL-18预测患者28 d及90 d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719和0.844;预测患者28 d及90 d内依赖透析的AUC分别为0.706和0.645。(3)尿L-FABP预测患者28 d及90 d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77和0.734;预测患者28 d及90 d依赖透析的AUC分别为0.719和0.674。(4)联合尿IL-18和尿L-FABP,预测患者28 d及90 d内死亡的AUC分别提高至0.78和0.866;预测患者28 d及90 d内依赖透析的AUC分别提高至0.741和0.684。(5)将尿IL-18、尿L-FABP与APACHEⅡ评分联合,预测患者28 d及90 d内死亡的AUC分别为0.804和0.895;预测28 d及90 d内依赖透析的AUC分别为0.802和0.746。结论:尿L-FABP和尿IL-18可单独预测AKI患者预后,两者联合后预测能力提高,再与临床指标APACHEⅡ评分联合,预测能力再次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重症急性胰腺炎入院24 h内死亡因素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因素.方法应用SPSS10.0软件对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入院24h内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式.结果在调查的27个因素中血pH值、APACHEⅡ评分、早期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与死亡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休克、胸腔积液、血pH值、APACHEⅡ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与死亡有关,而多因素分析发现只有血pH值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死亡有关.结论该回归方程在病程早期对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及临床治疗有一定帮助;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疗中应强调维护全身脏器功能,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对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时机对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AKI诊断标准并行CRRT治疗的患者83例,以BUN 22 mmol/L为界值,分为早期透析组50例,晚期透析组33例.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观察透析开始后28 d、90 d死亡率、肾功能恢复率.结果:(1)早期透析组、晚期透析组28 d、90 d死亡率分别为50.0% vs 72.7%、56.0% vs 78.8%,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早期透析组生存时间显著高于晚期透析组(P<0.05).晚期透析患者28 d、90 d死亡危险分别是早期透析患者的2.667倍、2.918倍(P<0.05).(2)早期透析组、晚期透析组28 d、90 d肾功能恢复率分别为44% vs 15.2%、46% vs 15.2%,P<0.01.晚期透析患者28 d、90 d不能脱离透析的危险性是早期透析患者的4.563倍、4.954倍(P<0.01).结论:早期CRRT治疗可改善AKI患者的肾功能,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需要接受急性肾脏替代治疗(RRT)的严重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远期预后并分析其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302例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始并在院成功停止RRT的AKI患者,对其进行长期随访,随访首要事件为开始慢性透析,次要事件为全因死亡。采用COX回归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中位随访时间48.2个月,最终有20例(6.6%)开始慢性透析,56例(18.5%)死亡。与远期慢性透析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1)慢性肾脏病(CKD)(HR=26.199,95%CI为8.266~83.032);(2)除去肾脏得分的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HR=1.397,95%CI为1.163~1.678);(3)复合病因(HR=2.712,95%CI为1.047~7.027)。与远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恶性肿瘤史、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史、去肾CCI、肾小球肾炎病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严重AKI可能导致远期慢性透析及死亡,重视预测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对高危患者严密随诊,可能会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7月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成人患者6665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分为两组,AKI组1779例,非AKI组488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AKI组中102例(1.53%)进行了肾脏替代治疗(RRT),院内死亡44例;非AKI组死亡14例,AKI组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非AKI组患者(2.47%对0.2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每增加10岁)、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术前基础血肌酐值≥115μmol/L、术前血尿酸值≥420 μmol/L、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0.40、术前贫血、手术类型(主动脉瘤手术)、体外循环≥120 min、深低温停循环的应用、术后低血压、术后24 h内输血量≥1000 ml、术后机械通气≥72 h是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KI是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与术后病死率的增加有关.AKI的发生与多种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有关,应充分重视这些危险因素的评估和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制定的急性肾损伤(AKI)诊断标准联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对心脏术后AKI的预后评估价值。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9年4月至8月期间在本院行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KIN标准对心脏术后患者进行AKI诊断和分期;根据患者术后第1个24 h内的生理指标最差值进行APACHEⅡ和SOFA评分,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3项评估系统的分辨力和校准力。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它们对预后的影响。 结果 993例患者中309例术后出现AKI,发病率为31.1%。患者AKI诊断日和首次达AKIN 最高分期日距手术的中位间隔时间分别为1 d和2 d。AKIN 1、2、3期患者的APACHEⅡ及SOFA评分均高于非AKI患者(P < 0.01),且分值与AKIN分期呈正相关(APACHEⅡ r = 0.37,P < 0.01;SOFA r = 0.42,P < 0.01)。病死率亦随AKIN分期升高而升高。非AKI组、AKIN 1期患者根据APACHEⅡ分值计算所得的校正预计病死率(PDR-A)明显高于实际病死率(P < 0.01),而AKIN 3期PDR-A则低于实际病死率(P < 0.01)。APACHE Ⅱ、SOFA评分及AKIN分期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8,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模型拟合较好。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19(OR = 4.26)和AKIN 3期(OR = 76.15)是心脏术后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结论 AKIN标准能在心脏术后早期对患者进行AKI诊断和分期,且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预后评估的作用。APACHEⅡ和SOFA在术后第1个24 h内的评分能较好区分病情的严重程度。3者作为预测模型均显示了对于整体预后较好的分辨力和校准力,且APACHEⅡ≥19和AKIN 3期是心脏术后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需注意APACHEⅡ计算所得的PDR-A与AKIN不同分期组实际病死率相比存在偏差,动态评分可能有助于提高预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