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儿童与成人起病组的伴海马硬化的颞叶癫癎(TLE-HS)患者临床特点的异同,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癫癎诊疗中心就诊的TLE-HS患者201例,依据患者起病年龄分成儿童起病组和成人起病组,收集病史、发作类型和频率、药物治疗、头部影像学、24 h视频脑电图(V—EEG)等临床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儿童起病组较成人起病组伴热性惊厥(FS)史多、间断发作少,频繁发作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13、0.013);儿童起病组较成人起病组在发作间期EEG颞区以外癎样放电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两组患者在HS侧别、发作起源、发作类型、单用或联合用药、头部外伤史、脑炎史、家族史、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异常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成人起病组相比,儿童起病组伴FS史多,发作频率更高,这提示FS是导致癫癎患者更早起病的原因之一;儿童起病组发作间期EEG颞区以外癎样放电较多。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引导外科手术治疗颞岛型颞叶癫痫附加症(TPE)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癫痫中心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经SEEG证实的颞岛型TPE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10例(占同期147例颞叶癫痫手术患者的6.8%)。所有患者在立体定向辅助机器人引导下植入SEEG电极,综合定位评估后行致痫灶切除手术,切除范围包括前颞叶、颞叶内侧结构及岛叶致痫皮质。随访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每例患者植入电极9~16根,平均(12.4±2.1)根。其中7例为颞岛同步型,3例为颞岛独立型。术后仅1例出现短暂命名性失语,在出院前恢复,其余患者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为18~36个月,平均(28±6)个月。全部患者均达Engel分级Ⅰ级(Ⅰa级9例,Ⅰc级1例)。结论SEEG是明确诊断颞岛型TPE的重要方法;在SEEG的引导下,外科治疗颞岛型TPE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是卒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半数以上的死亡发生在发病后2d[1],脑出血多为高血压所致。长期以来,对于Herb-steini提出的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形成是一短促过程的看法[2],人们一直奉若经典,但也有人通过临床观察和血管造影发现,部分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常常有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的症状持续加重期,提示存在活动性出血[3]。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癫持续状态(SE)不同类型发生肾功能障碍与发作持续时间、血清尿酸(UA)及横纹肌溶解(RM)的关系。方法本文44例病例,共45次癫持续状态,分析其发作类型、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期间至停止24h内首次采集的血清肌酐、血清尿酸值之间的关系;分析肾功能障碍病例的血清肌酸激酶、血/尿肌红蛋白水平。结果 45次癫持续状态分为两组,即全身性惊厥持续状态组(A组)35次,复杂部分性持续状态组(B组)10次。全身性惊厥持续状态组持续1h以内者9次,1h以上者26次;部分性持续状态组持续1h以内者2次,1h以上者8次。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1.000)。A组平均血清肌酐为83.9±48.3μmol/L,B组为63.7±25.0μmol/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87)。A组平均血清尿酸为417.6±276.3μmol/L,B组为300.6±80.7μ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33)。4例出现肾功能障碍,1例诊断横纹肌溶解(RM),1例可能的横纹肌溶解(RM),2例无RM依据。其中3例伴高尿酸血症。结论癫持续状态的不同类型即全身惊厥性持续状态、部分性持续状态以及不同持续时间(持续时间在1h以内或1h以上)对肾功能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别。但肾功能障碍均发生在全身性惊厥持续状态,横纹肌溶解可能是其重要原因。全身惊厥性持续状态较部分性持续状态可能更易出现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学者们发现人和动物的循环血液中存在一群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祖细胞,CD34抗体标记阳性。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分化成内皮细胞,参与新血管形成。所以学者们又将这一部分细胞称为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在体内缺血或体外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循环的内皮前体细胞(EPCs)能够定向迁移到缺血或损伤部位,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巴曲酶和尿激酶联合使用能否减少颅内出血并发症。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线栓法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单独或联合使用巴曲酶和尿激酶组,共9组,每组15只。观察颅内出血、脑梗塞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尿激酶5000U/kg组有5只颅内出血。巴曲酶5BU/kg(2h) 尿激酶5000U/kg(2h)组有4只颅内出血,巴曲酶5BU/kg(1h) 尿激酶5000U/kg(2h)组有1只颅内出血。巴曲酶5BU/kg(2h)组、巴曲酶10BU/kg(2h) 尿激酶2500U/kg(2h)组可缩小梗塞体积比。各组神经功能缺损无明显差异。结论 5000U/kg尿激酶造成颅内出血增加。单独使用巴曲酶颅内出血不增加,巴曲酶和尿激酶联合应用不增加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8.
巴曲酶对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观察巴曲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局灶血管表面P-选择素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以ABC法显示使用巴曲酶后局灶血管表面P-选择素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使用巴曲酶可以使缺血/再灌注脑组织血管表面第24 h和第4 d时P-选择素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巴曲酶可以降低血管表面P-选择素的表达, 对缺血脑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研究发现自体和异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增加脑梗死周围区域的血管数量[1]。但在脑梗死后,机体自身内皮干细胞是否参与梗死周围区域的新血管形成尚无报道。AC133(又称CD133)是新发现的造血干祖细胞糖蛋白抗原,在已分化的内皮细胞上不表达,在内皮前体细胞表达[2],AC133蛋白和基因是否在大脑缺血脑组织表达以及局部缺血后AC133是否参与血管内皮功能等问题尚无文献提及。本研究将初探大鼠局灶脑缺血后脑组织中AC133抗原和AC133mRNA的表达。1资料1.1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雄性SD大鼠42只,体重250~350g,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发作期、间歇期外周血NO、ET-1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分光光度计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45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41例偏头痛患者间歇期血清NO、ET-1含量,同时与健康查体者进行对照。结果偏头痛患者发作期血清NO、ET—1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间歇期患者血清NO含量明显下降,接近于健康对照组,而ET-1含量仍维持较高水平,与发作期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而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明显。结论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外周血NO、ET-1含量明显增高;间歇期患者NO含量接近正常水平,而ET-1含量仍维持在较高水平;NO及ET-1含量增高及平衡紊乱是偏头痛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