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6篇
内科学   5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15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0篇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慧 《大众健康》2016,(2):100-101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1世纪的健康箴言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步行.步行是一项最方便、最实惠、最安全的运动,适合于各种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人,对年老体弱者尤为适宜.于是乎,如何走成为健步走运动爱好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拆分为三部分逐一介绍,即:走多快?走多久?如何走?  相似文献   
2.
沈岚 《家庭护士》2007,(7):16-18
像这样的事情还少吗?在家中,精明的女人尽可能地把男人活儿女人活儿全部包揽下来,让做丈夫的在妻子用“爱和奉献”搭建出的“翅膀”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地生活……结果反倒“受累不讨好”,落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早知如此,妻子们又何必“放着河水不洗船”“放着丈夫不去用”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反馈性任务报告是一种在医学模拟教学中使用的教学反馈方式。从任务报告与传统反馈方法的区别出发,阐述其基本特点。介绍反馈性任务报告的类型、基本流程及方法,强调社会心理因素对任务报告的影响。建立以反馈性任务报告为核心的医学模拟教学体系,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1982年与2012年我国6~17岁儿童蔬菜水果摄入量及其变化特征。  方法  以1982年全国营养调查18 237名与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的5 819名6~17岁儿童为对象,分别用称重记账法与3 d 24 h膳食调查法收集儿童食物摄入情况,分析并比较两个年份学龄儿童的蔬菜与水果摄入量及达到WHO推荐摄入量的情况。  结果  学龄儿童蔬菜摄入量从1982年的300.4 g下降到2012年的185.8 g(Z=45.9, P<0.001);学龄儿童水果摄入量由1982年的28.2 g增加到2012年的45.9 g(Z=36.8, P<0.001)。学龄儿童蔬菜水果总摄入量达到WHO推荐量80%及以上的比例由1982年的42.2%下降到2012年的21.6%(χ2 =809.9, P<0.001)。1982年和2012年,男生蔬菜摄入量均高于女生,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水果摄入量均为城市儿童高于农村儿童。  结论  2012年与1982年相比,我国6~17岁儿童蔬菜摄入量下降较多,水果摄入量有所增加,2012年与1982年儿童蔬菜与水果摄入量均不足,建议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儿童蔬菜与水果的消费,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1982年与2012年中国6~17岁儿童膳食能量摄入和能量的营养素来源及变化特征。  方法  分析1982年全国营养调查和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简称“2012年营养调查”)中参加膳食调查的6~17岁儿童的膳食摄入情况。1982年的膳食信息连续5 d采用家庭食物称重记账法收集,2012年的膳食信息连续3 d采用24 h膳食回顾与3 d家庭油、盐、调味品称重相结合方法收集。  结果  从1982年到2012年,中国6~17岁儿童膳食能量日平均摄入量由(2 216.5±19.0)kcal/d下降至(1 766.4±30.6)kcal/d(t=45.05, P<0.001);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3.7±0.4)%下降至(55.5±0.6)%(t=102.10, P<0.001);蛋白质供能比由(10.8±0.1)%增加至(12.3±0.2)%(t=-33.40, P<0.001);脂肪供能比由(15.2±0.3)%增加至(33.2±0.5)%(t=-105.22, P<0.001)。脂肪供能比超过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上限(30%)的6~17岁儿童比例由1982年的6.1%增加至2012年的59.8%。  结论  2012年和1982年相比中国6~17岁儿童膳食能量摄入水平下降,三大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例发生变化,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减少,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增加。应充分利用政策支持,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力量广泛开展营养宣传教育,引导6~17岁儿童合理饮食,调整城乡6~17岁儿童饮食结构。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外营养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对60例胃肠道外营养早产儿的总胆汁酸(TBA)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城区小学生体形认知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小学生体形认知现状,为制定儿童肥胖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2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428名北京市城区小学生,其中男生2316名,女生2112名,年龄8~14岁。利用Ma体形图对儿童的体形现状进行研究,同时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结果调查对象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3.1%和14.4%。男、女生的理想体形评分均数分别为3.5和4.4,男生高于女生。男、女生的体形不满意度评分均数分别为1.0和1.3,女生对自己的体形更为不满。学生对体形的不满意度为肥胖组>超重组>非超重组,男生对标准身材男生和标准身材女生的评分高于女生。分别有6.6%和1.0%的儿童选择特别胖的体形作为自我体形认知和理想体形认知。结论北京市儿童的体形认知与西方的研究相似,但北京市儿童对肥胖更为宽容,需从儿童体形认知方面采取干预措施以防止儿童肥胖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北京、成都、上海、广州居民的夏季一天不同时间段的饮水行为。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四城市抽取18~60岁成年人1483名,使用连续7天的饮水记录表,由调查对象利用定量用具详细记录每天8个时间段内每次饮水的种类及饮水量。结果调查对象早、中、晚餐后的饮水率(97%~99%)及饮水量(290~471ml)较其他5个时间段高(饮水率:49%~88%;饮水量:54~166ml,F=972.55,P<0.01);白水、茶水、饮料的饮水人数与饮水量的分布情况同总水趋势一致。调查对象上午(719ml/d)的饮水量最高,其次是下午(539ml/d),晚上(417ml/d)的最低(F=265.49,P<0.01)。白水和饮料的饮用量均是上午最高;茶水上午和下午的接近,同时高于晚上(t=-52.13,P<0.01)。非就餐时(1436ml/d)的饮水量高于就餐时(240ml/d)的饮水量。就餐时饮料的饮用量最高;非就餐时白水的饮用量最高(P<0.05)。结论我国四城市居民在上午、下午、晚上均以饮用白水为主;就餐时以饮用饮料为主,非就餐时以白水为主。  相似文献   
9.
探讨2016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简称“计划”)国家试点地区学校牛奶供应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校园牛奶的可及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从“计划”覆盖的中西部22个省699个国家监测县,按照学校食堂供餐、企业(单位)供餐和家庭(个人)托餐3种供餐模式,每个县随机抽取不低于10%的小学(含中心小学和教学点)和初中,共8 235所学校.通过问卷调查2016年学校牛奶供应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有43.1%的学校供奶;九年一贯制学校、中部地区或县学校每周供奶频率较高(P值均<0.01).学校供应牛奶的形式为课间加餐的比例最多,占32.5%;其次为早餐供奶(14.7%).在供奶的学校中,95.2%提供的是学生奶,小学、中部地区和村学校提供学生奶的比例较高(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乡镇/县学校、学校学生数少于350人、采用企业供餐、无法提供完整午餐或晚餐、学校食堂供餐次数多的学校供奶的可能性更大(P值均<0.05).结论 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学校供奶比例较低,建议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农村学生在学校供餐中对牛奶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肥胖流行的大背景下,在过去三十年儿童肥胖的人数已经增长了3倍,肥胖带来的相关问题,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胰岛素血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肾脏疾病、脂肪肝等在儿童中也逐渐显现。肥胖患者由于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而导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