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在现代临床研究中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9年1月—2019年2月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中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相关文献,归纳分析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192篇,包含74个腧穴,共使用1494次,经络主要以足太阳膀胱经(54.89%)和足少阳胆经(34.74%)为主;选穴部位以下肢(83.13%)为主;常用穴位依次为环跳(188)、委中(154)、阳陵泉(143)、承山(117)、昆仑(110)、大肠俞(88)、秩边(87)、悬钟(82)、肾俞(78)、承扶(56)。结论:现代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以循经、局部取穴为主,重视本经配穴及阳经腧穴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颈性眩晕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有6种学说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包括本体感受器紊乱学说、交感神经功能刺激学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学说、偏头痛相关颈性眩晕、颈椎失稳相关颈性眩晕、体液因子学说。由于颈性眩晕临床特点是以患者的主诉为主,因此诊断必须在排除其他疾病后结合体格检查与影像学检查方可诊断。在治疗上中医采取辨证论治、专病专方、推拿、牵引、针灸治疗;西医采用保守、封闭、物理、药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的浸润及远处转移。因此,对肿瘤侵袭能力和转移机制的研究将为预防肿瘤侵袭转移提供新的思路。肿瘤的浸润、转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多步骤过程,主要包括细胞黏附、基质分解及远处侵袭三个环节。Rho全称Ras相似物  相似文献   
4.
周峻  何勇  金岩  刘晓亮  董绍忠 《口腔医学》2008,28(3):113-115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转移灶、癌旁组织、增生鳞状上皮和正常口腔黏膜中Rho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RT-PCR技术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灶、鳞状上皮增生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RhoA的表达情况。结果RhoA在非癌组织均不表达或弱表达,40例口腔鳞癌中25例表达RhoA,阳性率为62.50%;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低分化鳞癌中RhoA的阳性率为66.67%,中、高分化鳞癌中RhoA的阳性率为60.71%;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16例有淋巴结转移的鳞癌组织中13例表达RhoA,阳性率为81.25%,24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鳞癌组织中12例表达RhoA,阳性率为50%;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RT-PCR检测RhoA mRNA的表达水平,鳞癌组织中RhoA mRNA光密度相对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增生鳞状上皮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1),低于转移灶(P<0.05)。结论RhoA的表达与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转移程度有关,有望作为鳞状细胞癌预后和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学生对口腔肿瘤病理学课程及病例分析式教学模式的评价,为进一步优化口腔肿瘤病理教学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口腔颌面部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和瘤样病变》一章教学方式的不同,将口腔八年制学生分为传统教学组(33人,2009~2012 级)和病例分析式教学组(46人,2013-2015级)。对上述学生针对该章及整门课填写的调查问卷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非参数法秩和检验比较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反馈差异,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病例分析式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0.024),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P=0.001),显著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认可度(P=α.005)和对教学的整体满意度(P= 0.030)。结论∶在口腔肿瘤病理教学中引入病例分析式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
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万州区剖宫产率现状,探索控制剖宫产率的策略。方法统计2014—2016年万州区各助产机构剖宫产率,回顾分析三年万州区妇幼保健院剖宫产率的指征分布,同时对688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万州区妇幼保健院总院2014年总分娩人数4 237例,剖宫产2 665例,剖宫产率62.9%;2015年总分娩人数4 308例,剖宫产2 362例,剖宫产率54.8%;2016年总分娩人数4 656例,剖宫产2 379例,剖宫产率51.1%。另外,在对502名初产孕妇的调查中,292名孕妇选择自然分娩,占比58.2%;210名孕妇选择剖宫产,占比41.8%。结论万州区剖宫产率超高,有较大的下降空间,如相关措施落实到位,可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较好的外科型急性肝衰竭模型。方法:取SD大鼠,对照组切除大鼠肝左、中、尾叶及右上叶,仅保留右下叶,肝切除比例为90%。实验组切除约95%肝脏,即仅余肝及叶的后部分。低血糖症通过给与口服20%葡萄糖及腹腔注射5%葡萄糖来纠正(当血糖<2.8mmol/L时给与2mL,当血糖于2.8-5.6mmol/L时给与1mL)。观察大鼠的存活率、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及血生化指标。结果:对照组大鼠存活率为86%,实验组为23%。实验组及对照组的ALT(术后72h,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00金氏单位,2800金氏单位)及胆红素值(术后72h,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1.4μmol/L和69.1μmol/L)相比均有一定的差异。结论:经改进的95%大鼠肝切除是一种较好的急性肝衰竭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腮腺区罕见脊索瘤1例,结合文献探讨脊索瘤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分析脊索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学资料.应用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行CK、Vim、S-100、EMA和CEA等检测.结果 组织学上,脊索瘤被纤维组织分隔成分叶状,以液滴或空泡细胞为显著特征.免疫组化显示Vim、CK、EMA( ),少数细胞S-100呈( ),CEA(-).结论 脊索瘤属于具有上皮性及间叶性抗原分化特性的低度恶性肿瘤,腮腺区脊索瘤极罕见,组织学形态上应与转移的黏液腺癌、黏液样软骨肉瘤及软骨瘤鉴别.此瘤侵袭性强,易复发和误诊,可通过CK、Vim、EMA、CEA和S-100联合标记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1个肝脏劈离成3个供肝单位的动物实验可行性.方法:普通级健康犬分成供体组(n=30,体质量20-25 kg)和受体组(n=30,体质量8-15kg),供受体随机配对.供体手术断离右外叶和右中叶、左中叶和方叶之间的2处肝组织桥,原位灌注后将左侧区、中央区和右侧区供肝各自的一级肝蒂在近主干处切断,移植物受体体质量比(graft-to-recipient weight ratio,GRWR)>1.0%且最接近1.5%的供肝入选为移植物,植入左侧区、中央区和右侧区供肝的受体分别分入A组、B组和C组.供肝背驮式植入受体,流出口和腔静脉壁端侧吻合,供肝一级肝蒂分别和受体门管三联的主干端端吻合.术后观察受体腹腔及胆汁引流,死亡后进行尸检,移植物取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犬肝外观呈分叶状,深陷的叶间裂将各叶分隔开来,各叶间由较少的肝组织桥相连接,右外叶和右中叶间的肝桥组织较左中叶和方叶间的肝桥组织更薄更少,2处肝桥离断时均未发现有大的血管及胆管.门静脉主要分成左支、中支和右支;胆总管也由左、中及右肝管三支肝管汇合而成;肝动脉可存在变异;肝血液经由肝左、中、右3支静脉回流.3组供体的平均体质量、手术时间及失血量差异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体内劈离技术全部得以完成,供肝无热缺血损伤.3组受体体质量、供肝质量和GRWR之间的差异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但手术时间、无肝期、失血量及输血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受体中无术中死亡者,30个供肝均成功植入,所有血管及胆道的吻合均不需要移植物间置,门静脉和动脉重建后均能排泌胆汁,各组新肝均无淤血、缺血区.3组受体存活时间分别为128.3 h±48.5 h、102.7 h±59.8 h和98.7 h±36.8 h,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死亡后尸检均未发现有吻合口出血、血栓等外科技术性并发症者,移植物标本病理检查肝细胞无淤血肿胀和缺血坏死者.结论:此项动物实验证明:一个大受体的肝脏能劈离成3个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能作为独立完整的供肝移植给不同体质量的小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