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55篇
  免费   1029篇
  国内免费   522篇
耳鼻咽喉   136篇
儿科学   152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872篇
口腔科学   228篇
临床医学   3234篇
内科学   1609篇
皮肤病学   163篇
神经病学   334篇
特种医学   6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7篇
外科学   1301篇
综合类   6210篇
预防医学   2154篇
眼科学   281篇
药学   2296篇
  31篇
中国医学   2477篇
肿瘤学   536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375篇
  2022年   367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455篇
  2019年   480篇
  2018年   447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1278篇
  2013年   876篇
  2012年   886篇
  2011年   929篇
  2010年   980篇
  2009年   964篇
  2008年   931篇
  2007年   1039篇
  2006年   1054篇
  2005年   1101篇
  2004年   906篇
  2003年   824篇
  2002年   652篇
  2001年   717篇
  2000年   704篇
  1999年   713篇
  1998年   579篇
  1997年   593篇
  1996年   527篇
  1995年   428篇
  1994年   434篇
  1993年   370篇
  1992年   300篇
  1991年   254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107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68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38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12篇
  1963年   10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运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8年11月-2019年8月天津市公安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抑郁自评量表(CES-D)调查情况分为糖尿病抑郁(DDM)组和糖尿病非抑郁(NDDM)组各79例,采用问卷的形式分析个体化健康教育指导前后患者运动依从性影响因素。结果 NDDM组患者运动依从性量表评分为(78.4±3.3)分,高于DDM组的(52.7±4.1)分;重度抑郁患者较轻度抑郁患者运动治疗依从性明显降低;两组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后运动依从性量表评分较教育前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运动依从性的糖尿病患者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支持、医患关系、并发症数量、住院次数、BMI、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对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依从性有明显影响,且抑郁程度越重运动依从性越差。个体化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的运动依从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癌(ICC)病人肝切除术后“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因素,构建预测TO评分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八一医院收治的261例行肝切除术的ICC病人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TO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的权重构建预测TO的评分模型。结果 261例ICC病人中,67例(25.7%)术后发生TO。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和T分期[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分期]为术后TO的独立预测因素。依此4项因素构建的评分模型显示了较好的预测准确性,最佳截断值为-1.9分,其敏感度为67.2%,特异度为62.9%。一致性检验显示其预测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有着较好的一致性(χ2=1.350,P=0.853)。结论 基于年龄、肝硬化、手术时间、T分期4个因素建立的评分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ICC病人术后TO的可能性,即手术时间短、无肝硬化、肿瘤直径<5 cm的年轻ICC病人肝切除后获得TO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3.
基于《温疫论》理论视角下,本文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位、病性、传播途径、传染性、传变以及中医防治理念等7个方面详述了中医的认识,认为感受疠气和正邪多寡是发病之因,病位在肺与膜原,病性为寒湿、多有化热,且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从"力攻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谨防‘邪气复聚’、瘥后调理适宜"等5个方面提出了整体性的中医防治理念,强调"逐邪"为第一要义,二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三要调养正气,四要注意防范余邪、避免"劳复""食复""自复",五要做好瘥后调养、养阴清余热、顾护胃气。《瘟疫论》是一部疫病学专著,内涵丰富,认识全面,对如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认识及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对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GX1二聚体、GX1单体、对照肽二聚体,CCK-8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迁移实验研究GX1二聚体对胃癌血管内皮细胞(co-HUVEC)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其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GX1二聚体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100~200 μmol/L可抑制co-HUVEC增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GX1二聚体较单体抑制作用增强,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管状结构形成实验、细胞损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对照组PBS 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且二聚体抑制作用强于单体;对照肽二聚体仅有轻微的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诱导细胞凋亡(P<0.05),且GX1二聚体的诱导作用强于GX1单体(P<0.05),而对细胞周期分布则无明显影响。结论:GX1二聚体和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及诱导凋亡,且GX1二聚体较GX1单体作用增强。GX1二聚体有望代替单体成为胃癌新生血管靶向治疗小肽类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部超声在早产儿肺部感染评价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肺部感染早产儿80例为观察组,无肺部感染的早产儿8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新生儿肺部超声检查,比较2组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呼吸指数,比较观察组不同病情、预后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呼吸指数,分析肺部超声评分和氧合指数、呼吸指数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对照组,呼吸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极危重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危重和非危重患儿,呼吸指数高于危重和非危重患儿,危重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非危重患儿,呼吸指数高于非危重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超声评分与呼吸指数呈负相关(r=-0.455,P<0.05),与氧合指数呈正相关(r=0.470,P<0.05)。观察组死亡患儿肺部超声评分、氧合指数低于存活患儿,呼吸指数高于存活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超声评分预测患儿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4,高于呼吸指数和氧合指数(P<0.05),其截断值为20分时,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8.50%和75.00%。 结论 新生儿肺部超声在早产儿肺部感染评价中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分析基于护理专业能力进阶制度的优化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重庆市大足区二级及以上5家医院共50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护士各250名,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干预组护士采用基于专业能力进阶制度护理人员优化层级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护士护理能力、临床工作质量和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SPSS 23.0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两组护士年龄、性别、婚姻、职称、工作年限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资料保持一致,具有可比性。进行优化层级管理后,干预组护士护理能力得分(82.30±3.83)明显高于对照组(72.78±5.33);干预组护士护理工作质量得分(97.53±9.71)明显高于对照组(90.17±8.18)。对两组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9%)明显低于对照组(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专业能力进阶制度的护理人员优化层级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临床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需要外科手术的患者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25%,其围手术期病死率、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较正常人明显增加,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对于围手术期血糖控制范围仍众说纷纭,综合各研究结论,笔者认为将血糖控制在7.8~10 mmol/L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范围。在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应联合多学科制定各项相应的治疗方案,围手术期尤为注意避免患者发生低血糖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也亟待后续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确定有效的血糖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8.
急诊一般都是要求在尽量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于一些实习的医生与护士来说,在实习的阶段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碰到相应的急诊案例,这对于急诊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而本文提出了情境模拟这一教学方法,应用于急诊的教学中以此提高急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可调式外固定支具治疗第5掌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54例第5掌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7例。A组行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B组行手法整复可调式外固定支具固定,比较两组末次随访第5掌指关节活动度和主观满意度。结果:随访4~10个月,两组患者第5掌指关节活动度(ROM)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主观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可调式外固定支具固定可为第5掌骨颈骨折提供可靠、有效的固定,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