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199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比较中药附子不同的炮制品及其部位的急性毒性差异。方法:采用阶梯法对附子4种炮制品及部分活性成分的LD50或最大耐受量的测定,对不同附子炮制品及活性成分的毒效进行评价。结果:生附片水提液、醇提液的LD50依次为22.4 g/kg、13.2 g/kg;白附、黑附、炮附片醇提液的LD50为131.7 g/kg、44.8 g/kg、254.3 g/kg;附子中脂溶性生物碱的LD50为0.5 mg/kg;白附、黑附、炮附片的最大耐受量依次为533 g、666 g、266 g;附子水溶性生物碱和附子多糖的最大耐受量依次为161 g、533 g。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得到的附子及其部位药理活性差异较大,毒效在附子炮制品及其活性成分中的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来曲唑、氯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促排卵效果、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20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PCOS不孕症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氯米芬组(n=34)和来曲唑组(n=34),氯米芬组给予患者50 mg/d氯米芬进行治疗,来曲唑组给予患者2.5 mg/d来曲唑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苦参药材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取苦参的酸水提取液,调节pH值至7.00左右,加入pH3.6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溴甲酚绿试液,振摇后用氯仿萃取,静置后分取氯仿层,于417.0 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 苦参碱检测浓度在0.029 6 ~0.103 6m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1%(RSD=2.00%),并对实际药材进行了含量测定.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苦参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熊永爱  邹娅  张德华  陈梦  邓从玲  王森 《中草药》2018,49(14):3350-3356
目的研究地榆皂苷Ⅰ(ZgⅠ)升高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3-甲基腺苷(3-MA)组、ZgⅠ(20 mg/kg)组、ZgⅠ(20 mg/kg)+3-MA组。实验第1天以120 mg/kg剂量ip环磷酰胺诱导小鼠骨髓抑制模型并ig给药,连续给药6 d。实验第6天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小鼠血液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采用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造血干细胞自噬程度;流式细胞仪测定造血干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tg5、Atg7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和3-MA组比较,ZgⅠ可显著升高骨髓抑制小鼠白细胞数量(P0.05)和中性粒细胞数量(P0.05),激发其造血干细胞自噬的发生,并显著上调造血干细胞中Atg5、Atg7和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 ZgⅠ是一种高效的自噬激活剂,其升高白细胞机制可能与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 LH 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妇女外周血中白细胞的计数的变化。方法在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就诊的患者中前瞻性随机抽取46例未经药物治疗且 LH/FSH≥2的 PCOS 患者作为PCOS 组,对照组选取因男方不孕在生殖中心就诊行试管婴儿治疗的55例正常妇女。检测卵巢功能、血常规、血浆C 反应蛋白。结果 PCOS 组淋巴细胞数(2.51±0.49)×109/L,正常妇女组淋巴细胞数(1.99±0.58)×109/L, PCOS 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妇女,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H 可能通过增加高 LH 型 PCO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数导致慢性炎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康复新液与顺铂、伊立替康等用人结肠癌细胞HCT116荷瘤小鼠的联合用药效果。方法:SPF级C57BL/6小鼠110只,分别腹水接种HCT116制备种鼠模型,6-7天后,分离肿瘤组织制备HCT116荷瘤小鼠模型9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康复新液组、顺铂组、康复新液联合顺铂组、伊立替康组、康复新液联合伊立替康组共6组,按实验方案给药16天,期间每3天测定一次动物体质量,16天后荷瘤小鼠摘眼球取血,测定血常规,处死后剥离肿瘤组织,测定肿瘤体积,计算小鼠FBW/IBW比值,分取骨髓,测定骨髓DNA含量,观察造血祖细胞集落,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细胞CD34+抗原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瘤重均显著减轻(P<0.05),康复新液及联合用药组动物PLT、RBC、HG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顺铂组、伊立替康组小鼠血常规各项水平和骨髓DNA含量、造血祖细胞集落数量以及骨髓细胞CD34+抗原表达率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与顺铂组、伊立替康组相比,与康复新液联合使用可明显抑制化疗药物导致的体质量下降(P<0.05),升高实验动物血常规水平(P<0.05,P<0.01),提升小鼠骨髓DNA含量、造血祖细胞集落数量以及骨髓细胞CD34+抗原表达率(P<0.05,P<0.01)。结论:康复新液具有明显抑制HCT116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且与顺铂、伊立替康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后二者引起的骨髓抑制作用,康复新液联合一线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酸水解地榆总皂苷制备地榆皂苷元的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良敏  熊永爱  范奎  伍振峰  杨明 《中草药》2016,47(14):2454-2459
目的优化地榆总皂苷的酸水解工艺,提高水解产物地榆皂苷元的产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盐酸浓度、料液比、水解温度、水解时间对地榆总皂苷水解过程的影响。结果影响水解的主次因素依次是盐酸浓度水解时间料液比水解温度,优选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0,盐酸浓度为4 mol/L,水解时间0.5 h,水解温度92℃。结论采用优化后的水解条件能够得到产量较高的地榆皂苷元,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王宏  刘月  杨梁钰  蔡荣珊  徐应淑  熊永爱 《中草药》2022,53(9):2839-2850
生物碱是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含氮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生物碱类化合物对多种病毒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和广谱的抗病毒活性,成为近年来抗病毒小分子化合物研究的新焦点。研究证实,生物碱对甲型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艾滋病毒、寨卡病毒、柯萨奇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等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抗病毒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病毒吸附和进入、减少病毒RNA和蛋白质合成、促进细胞凋亡和自噬、调节各种病毒相关蛋白以及通路等。根据生物碱的抗病毒种类进行分类,以氧化苦参碱、麻黄碱、石斛碱等为例,综述了常见生物碱抗病毒作用特点和机制,为生物碱类抗病毒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美洲大蠊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药材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药理作用,为美洲大蠊的工业化生产及临床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KM 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 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及美洲大蠊药材高、中、低剂量组,其中阳性组按100 mg·kg-1 灌胃给予硫普罗宁,药材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6.667、3.333、1.667g·kg-1 剂量连续10 天灌胃给予药材全粉,第10 天给药后3 h,除空白组灌胃等体积水,其余各组灌胃14mL·kg-1 的56毅红星二锅头。禁食不禁水12 h,眼眶取血,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酌-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剖取肝脏,测定肝重系数,同时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LT、AST 活性显著升高(P<0.01),GGT 活性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中剂量组GGT、AST 活性明显升高(P<0.05),ALT 活性显著升高(P<0.01),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肝脏病理均有严重损伤。结论:美洲大蠊药材全粉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宋婷婷  蔡荣珊  王宏  刘月  伍振峰  杨明  徐应淑  熊永爱 《中草药》2021,52(12):3522-3529
目的 制备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D-α-tocopherol polyethylene glycol 1000 succinate,TPGS)修饰的地榆皂苷I长循环脂质体,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TPGS包衣脂质体,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处方进行优化,采用超滤离心法测定药物包封率,透射电镜(TEM)观察脂质体微观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多分散性和Zeta电位,并对其稳定性和体外释放情况进行考察。结果 所制得的TPGS包衣脂质体微观形态呈球形或类球形双层结构、外观带淡蓝色乳光,粒径为(95.79±0.81)nm,多分散系数(PDI)为0.048±0.007,Zeta电位为(-38.60±0.97)mV,包封率为79.89%,载药量为10.48%。体外释放研究表明,与游离地榆皂苷I溶液相比,TPGS包衣脂质体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结论 通过优化后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制备了外观均一稳定、包封率较高的TPGS修饰的地榆皂苷I长循环脂质体,可用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