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国医大师雷忠义教授提出、完善胸痹心痛病痰瘀互结理论,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在求学之际,能博采众家之长,提出痰瘀互结之说;后又立足临床,结合科研,完善了痰瘀互结理论,并创立新药丹蒌片,引发学界关注;进入耄耋之年,又结合文献,因病制宜,再创痰瘀毒风互结理论。  相似文献   
2.
薛淑娟  刘超峰 《陕西中医》1994,15(1):5-5,38
采用自拟生胃汤(生栀子、生姜、公英、苡米、白芍、黄芪、半夏等)治疗慢性胃炎308例,总有效率97.9%。提示该方有平调寒热、健脾理气作用。  相似文献   
3.
葛根素加木糖醇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木糖醇注射液作为输液载体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优越性。方法 使用葛根素针剂作为治疗用药 ,分别使用木糖醇注射液和生理盐水作输液载体进行治疗 ,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 ,木糖醇组与对照组比较 ,降血压效果明显 (P <0 .0 5 ) ;临床症状疗效明显 (P<0 .0 5 )。结论 使用木糖醇注射液作为葛根素注射液的输液载体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降血压及改善临床症状的疗效优于以生理盐水作输液载体的治疗方法 ,具有统计学意义 ;降血糖疗效 2种方法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对同型半胱氨酸(Hcy)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取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并传代备用,进行血管内皮细胞药物保护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不加Hcy及依那普利;损伤组:给予Hcy 2000 μmol/L;干预组:在给予Hcy 2000 μmol/L的同时再给予依那普利,依那普利的浓度不同又分为干预A、B、C、D和E组,其依那普利的浓度依次为10,20,40,80和160 nmol/L。内皮细胞的鉴定利用因子VIII间接免疫荧光;利用光学仪器进行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学观察;测定各组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利用CCK8试剂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利用细胞计数板测定活细胞百分率。 结果 :① Hcy损伤组血管内皮细胞呈现出细胞损伤形态学改变;② 各组细胞LDH活性与正常对照组(100%)比较分别为:损伤组细胞LDH活性为(157 ± 17)%,干预C组(依那普利浓度40 nmol/L)细胞活性为(126 ± 7)%。干预C组较损伤组LDH活性显组降低(P<0.01);③血管内皮细胞活力:正常组细胞活力定为 100%,损伤组为(52 ± 6)%,干预C组为(75 ± 6)%。干预C组细胞活力较损伤组相比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1);④ 活细胞百分率测定,与正常对照组[(98 ± 1)%]比较,损伤组活细胞比例[(72 ± 4)%]显著降低(P<0.01);干预C组活细胞比例为(87 ± 3)% 较损伤组显著增加(P<0.01)。 结论 依那普利可改善Hcy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多发生于老年人,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损相关,致肝气郁结不舒,脾胃运化失职,初期以气结血热蕴为热毒,久之则气血失调,生湿蕴痰,气滞血瘀,痰浊内生,相互结于体内,使心脉气血不得运行,阻塞而成心痛。作者通过分析宁夏地区饮食习惯,总结其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易化湿成痰成瘀的特点,综合加味栝蒌薤白汤的理法方药,认为其既可益气补血治疗本虚,又可化痰散瘀治疗标实,在改善胸闷、心痛症状的同时补益体虚,标本兼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范虹  武雷萍  刘超峰  张笑峥  张军茹  高安 《陕西中医》2007,28(10):1282-1283
目的:评价芎芍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有效性。方法:治疗组59例用芎芍胶囊(由川芎、赤芍等组成);对照组20例用血府逐瘀胶囊。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芎芍胶囊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采用衡寿胶(黄芪、桃仁、川芎、枣仁、红花等)治疗脑动脉硬化39例,神经衰弱41例,经1个月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4%和95%。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特点,且提示此药对气虚血瘀证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刘超峰 《陕西中医》1991,12(4):167-168
通过古今医家对心与水关系的认识和临床观察,认为心脏参与了正常的水液代谢。因心脏功能减弱形成的水肿、喘咳称为心水证,分为4型论治。治疗上有别于其它水肿的治疗,宜养心扶正,活血利水。  相似文献   
9.
武雪萍  于小勇  刘超峰 《陕西中医》2010,31(11):1507-1508
雷忠义主任医师是陕西省著名老中医,为全国第四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学验具丰,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对冠心病心绞痛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雷老70年代提出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创立了加味栝楼薤白汤,经过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近年来,随着对中医理论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伴快速性心房颤动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或控制心室率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包括心房颤动的转复率、转复时间、心室率的控制、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心力衰竭伴快速性心房颤动患者48例,胺碘酮150mg加50g.L-1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注射,患者30min后房颤未转复即再应用1次,继以0.5~1mg.min-1维持静滴48h,观察用药后1,2,6,12,24和48h转复率、心室率、心力衰竭症状的缓解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可快速有效使快速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纠正心力衰竭,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心力衰竭伴快速性心房纤颤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