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辐照全血在保存期内红细胞CR1分子数目的变化.方法应用酶联法定量测定经15~35GY五个照射剂量辐照全血在保存期内红细胞CR1分子数目.结果照射后1d,15~25GY剂量组红细胞CR1分子数目相互间比较及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30、35GY辐照红细胞CR1分子数目分别与其他剂量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0.01).另外,随着保存期的延长,各剂量组和对照组红细胞CR1分子数目呈阶梯式下降,尤其在照射后3d,30和35GY剂量组红细胞CR1分子数目接近于照射后7d水平,二者相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一定范围内(15~25GY)60Co γ射线剂量辐照对红细胞CR1分子数目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NO(一氧化氮)与肝硬化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紊乱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NO作为一种新型递质,在门脉高压高动力循环和血管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增加门静脉血流量,参与了肝硬化PHT的形成和维持。许多实验证实eNOS是产生NO的主要酶原,进一步的研究证实eNOS上调和eNOS源性NO产生是体循环动脉舒张和血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NF-κB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快速提取法提取肝组织中细胞核蛋白,再用凝胶滞留电泳分析测定核转录因子NF-κB与其靶基因特异DNA序列的结合活性。结果 肝脏缺血再灌注时,NF-κB与其特异调节基因序列的结合活性明显升高,且有一定的时间相关性。结论 说明NF-κB与其特异调节基因序列的结合活性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时肝损伤程度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兵  徐永华  高勇  许青  徐钧  王杰军 《上海医学》2001,24(9):567-569
目的 探讨基因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α-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蛋白(TGFα-PE40,简称TP40)对人胰腺癌细胞生长的导向抑制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人胰腺癌SW-1990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用结晶紫染色法和3H-亮氨酸掺入法检测TP40对SW01990细胞生长及蛋白质合成的抑制,用过量被生长因子(EGF)竞争拮抗TP40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SW-1990细胞免疫组化显示出大量棕黄色的EGFR阳性染色。TP40浓度为1-100ng/ml时,对SW-1990细胞生长及蛋白质合成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过量EGF能完全拮抗TP40的细胞毒作用。结论 人胰腺癌SW-1990细胞能高水平地表达EGFR,重组TP40对SW-1990细胞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作用部位为细胞的EGFR。  相似文献   
6.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对缺血再灌注的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模型,选取肝脏损伤时的典型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酶脱氢酶(LDH),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组织中中性粒细胞(MNs)浸润量等,比较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结合术中放疗(IORT)治疗恶性肿瘤临床价值.[方法]恶性肿瘤400例在手术切除病灶后,直视下术中放疗.对瘤灶区淋巴汇流区照射,用9~20MeV-E电子线DT1500~3000cGy.[结果]手术时间比平常延长20~30min,未发现感染及其它并发症.手术加术中放疗胃癌Ⅰ、Ⅱ期5年生存率为100%,Ⅲ期为61.7%,Ⅳ期为14.5%.结肠癌5年生存率98%,直肠癌3年生存率为100%,对胆囊癌、胰腺癌均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中位生存期.妇科肿瘤能达到较长局部控制率.[结论]术中放疗明显提高肿瘤的局控率,对肿瘤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析自拟化湿柴平汤治疗不同量化分型胆管结石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胆管结石阻塞性黄疸患者,中医分型中阳黄证60例,阴黄证40例;并将其分为阳黄治疗组(n=30)、阴黄治疗组(n=20),阳黄对照组(n=30)、阴黄对照组(n=20)4组,比较4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TBIL、DBIL、AST)情况。结果阳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阳黄对照组(P<0.05)。阳黄治疗组、阴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BIL、DBIL、AST明显优于阳黄对照组、阴黄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化湿柴平汤治疗胆管结石阻塞性黄疸疗效明确,特别是阳黄型黄疸,能明显恢复患者肝功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为78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行腹腔镜开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发囊肿41例,2枚及以上37例(96枚囊肿),共计137枚囊肿。肝后部(Ⅳa、Ⅵ、Ⅶ、Ⅷ)囊肿24枚,余113枚位于肝前部。23例囊肿最大直径<5 cm,作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等手术的附属手术行肝囊肿开窗引流术。结果:7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37.4±10.2)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0 ml(5~150 ml),术后平均住院(3.2±0.9)d。随访观察12个月,囊肿复发6例(其中3例复发囊肿位于肝后部),直径<5 cm,且无临床症状。结论: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疗效确切,患者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已成为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首选方法。囊肿较小但合并胆囊结石等的患者,可适当扩大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