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腹腔镜手术对婴幼儿呼吸、循环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婴幼儿腹腔镜与传统嵌顿疝手术在相同麻醉条件下对婴幼儿术中循环、呼吸的影响,为围术期麻醉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31例ASAⅠ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急诊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6例行腹腔镜检+疝内容物还纳+疝囊超高位结扎术,简称为L组;另外15例行传统的疝内容物还纳+疝修补术,简称为O组。两组患儿均选择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麻。分别记录手术开始前5min(T1)、手术开始后10min(T2)、手术开始后20min(L)和拔管后5min(T4)各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酸碱度(pH值)。结果 组间比较显示:T2、T3时两组间MAP、PaCO2和pH值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L组的HR只在T3时高于O组(P〈0.05)。T4时L组PaCO2较O组高(P〈0.05)。结论 对于没有合并症的ASAⅠ级婴幼儿在严密监测下进行腹腔镜手术是可行的,但术中要注意气腹、体位改变和可能出现的二氧化碳蓄积对生理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冠状窦口至三尖瓣点线状消蚀治疗心房扑动(摘要)屈百鸣俞林玲黄洪章励伟芬缪建华徐至法钟良对6例Ⅰ型心房扑动(AF)合并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行射频消蚀术(RFCA)治疗,取得成功。6例中,男3例,女3例。年龄19~69岁。病史2~30...  相似文献   
4.
美沙拉嗪对结肠炎大鼠肠黏膜免疫反应中DCs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在实验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免疫系统中的变化及对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美沙拉嗪治疗机制。方法30只雄性大鼠建立实验性结肠炎模型,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CC组)和美沙拉嗪治疗组(MC组)。光镜下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炎症并评分,检测DCs细胞表面标志物OX-62、CD83、MHC—Ⅱ和CD86分子表达率,检测伊尔氏淋巴滤泡(PP)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NC、CC和MC组炎症评分分别为4.35±0.88、10.25±t.36和6.78±0.71,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免疫组化示NC、CC和MC组肠系膜淋巴结DCs上OX-62表达分别为198.6±87.7、1422.1±598.2、503.2±78.4;CD83表达分别为87.6±24.4、709.2±199.6、322.7±112.3;流式细胞仪检测MHC—Ⅱ表达率分别为(26.2±7.2)%、(84.6±9.4)%和(48.1±9.0)%;CD86为(20.5±7.7)%、(80.6±8.8)%和(47.8±11.4)%,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酶免疫分析法CC组检测PP细胞因子TNF—α、IFN-γ和IL—12表达高于NC组,而IL-10低于NC组,MC组TNF-α、IFN-γ和IL-12表达均低于CC组,但高于NC组,IL—10表达相反,各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三组大鼠的TGF—β表达则均无差异(P〉0.05)。结论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与成熟,影响肠道炎症细胞因子的失平衡,可能与结肠自身免疫损伤有关;美沙拉嗪抑制DCs的活化,促进促炎因子和抑炎因子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EUS-FNA获得的细胞量及细胞学诊断结果,比较3种不同型号穿刺针在胰腺实性占位诊断中的差异.方法 纳入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期间两家医院胰腺实质性占位病灶长轴直径大于2 cm并进行EUS-FNA的病例.根据穿刺途径将患者分为经胃壁穿刺组(19 G或22 G或25 G)和经十二指肠壁穿刺组(22 G或25 G),分别按事先设置的随机表随机选择穿刺针型号进行EUS-FNA.穿刺过程中,固定穿刺次数、吸引负压、穿刺针在病灶内移动次数和移动距离,穿刺内容物送液基细胞学检查,由同一位细胞学医生制片及诊断对EUS-FNA获得的细胞量及细胞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共纳入病例52例,经胃壁穿刺组42例,经十二指肠壁穿刺组10例.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穿刺操作并未出现与EUS-FNA操作相关的并发症.两个穿刺组中不同型号穿刺针所获得的细胞总量、细胞学诊断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两组中25 G穿刺针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均稍高.结论 EUS-FNA在胰腺实质性占位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尽管25 G穿刺针对胰腺病灶的诊断略显优势,但3种不同型号的穿刺针获得的细胞量及细胞学诊断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7.
刘懿  张志军  王磊  陈坚  孙旭  钟良  孙大裕 《上海医学》2008,31(4):270-274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单克隆抗体(TLR4mAb)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的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β以及信号传道通路P38MAPK、磷酸化P38MAPK、c-fos、c-jun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18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A)、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B)及干预(C)组。A组小鼠饮用蒸馏水7 d;B、C组小鼠饮用5%DSS水溶液7 d,以产生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C组小鼠在造模开始的同时,腹腔内注射TLR4mAb,观察其干预作用。造模及干预7 d后处死小鼠,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组织病理学炎症损伤评分(HPS),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结肠黏膜TNF-αmRNA、IFN-γmRNA、IL-1βmRNA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各组结肠黏膜P38MAPK、磷酸化P38MAPK、c-fos、c-jun蛋白表达。结果①造模第8天,B组的DAI明显高于A、C组(P值均<0.01),A与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小鼠予TLR4mAb干预1周后,HPS明显小于B组(P<0.01),而与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B组TNF-αmRNA、IFN一γmRNA和IL-1βmRNA均显著高于A和C组(P值均<0.01),而后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B组的P38MAPK蛋白、c-ju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A组(P值均<0.01)和C组(P值分别<0.01和0.05),后两组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3组间磷酸化P38MAPK、c-fos蛋白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TLR4mAb可能通过抑制TLR4-P38MAPK-c-fos/c-jun信息传导通路,降低信号传导通路中P38MAPK、c-jun蛋白的表达,下调小鼠结肠黏膜促炎因子TNF-αmRNA、IFN-γmRNA、IL-1βmRNA表达而发挥其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懿  王磊  张志军  钱立平  钟良 《上海医学》2007,30(10):751-753
目的探讨便血患者的常见病因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0月诊治的1193例便血患者的肠镜或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结果。结果①便血患者的常见病因依次为结肠息肉(25.15%),直肠和结肠癌(13.75%),直肠和结肠炎症(10.65%),溃疡性结肠炎(5.11%),憩室病(2.51%),内痔(2.26%),血管发育不良(1.76%)。②结肠息肉(R=0.79,95%CI为0.02~0.06)、直肠和结肠癌(R=0.94,95%CI为0.03~0.05)、憩室(R=0.69,95%CI为0.00~0.02)、血管发育不良(R=0.65,95%CI为0.00~0.02)与年龄呈正相关(P值分别<0.05、0.01)。溃疡性结肠炎(R=0.90,95%CI为—0.03~0.01)与年龄呈负相关(P=0.00)。直肠和结肠炎症、内痔与年龄不相关(P值均>0.05)。结肠和直肠癌与息肉的发生率无显著关联(x~2=0.25,P=0.62)。结论结肠息肉、直肠和结肠癌、直肠和结肠炎症、溃疡性结肠炎、憩室病、内痔及血管发育不良均为便血的主要病因;随着年龄的增长,结肠息肉、直肠和结肠癌、憩室病及血管发育不良所致出血的发生率呈增长趋势,而溃疡性结肠炎所致出血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结肠和直肠癌发生率与息肉发生率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别对具有原发癌特性的BxPC-3及转移癌特性的AsPC-1胰腺癌细胞株中TGFβ1及其Ⅰ型受体TGFβR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sPC-1和BxPC-3胰腺癌细胞中TGFβ1和TGFβR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BxPC-3中TGFβ1和TGFβR1的mRNA和蛋白均呈低表达,AsPC-1中TGFβ1和TGFβR1的mRNA和蛋白呈高表达,两者相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GFβ1和TGFβR1的高表达可能与胰腺癌的远处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短期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治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含有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的短期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根治的效果。不良反应及溃疡愈合和得发情况。方法:对152例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患者,经胃粘膜活检脲素酶法测定HP,阳性者用PPI兰索拉唑30mg did,阿莫西林500mg bid及克拉霉素500mg bid三联治疗7d、分别于治疗结束后的4wk及6mo复查胃镜及clo-test,并记录根治治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