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核酶(riboxyme)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小分子RNA。设计适合的核酶可以达到特异性裂解靶RNA之目的,从而阻止特定基因的表达。作为基因治疗的一种方法,核酶已显示出其独有的潜力。本文就核酶作用原理,影响因素,特别是近年来在抗病毒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在这一领域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本手术1984年首先在法国Amiens 大学医学放射科由Galibert 和Deramond 开展,经皮注射骨水泥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成功地治疗了1例颈2 椎体血管瘤患者,开创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先河.植入材料的选择是PVP 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植入材料主要有可注射型PMMA、可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可注射型硫酸钙骨水泥等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折椎体的生物力学性能和组织形态.方法:将105只新西兰雌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35只.B组和C组采用卵巢切除加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法进行骨质疏松造模.造模成功后,在所有实验动物L4和L5椎体上通过手术造成骨缺损,C组实验动物在形成骨缺损的椎体中模拟经皮椎体成形术注射调制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Ⅲ.分别于模拟经皮椎体成形术完成后2周、4周、8周、12周、16周、24周、48周从各组中随机选取5只实验动物处死,取出进行过手术的2个椎体,进行生物力学强度测定.同时,C组作盐酸四环素荧光标记,经甲苯胺蓝染色后进行椎体组织形态观察.结果:①椎体轴向压缩实验结果.除48周外[(0.54±0.14)mm,(0.83±0.26)mm,(0.54±0.16)mm,F=3.744,P=0.054],3组椎体标本术后2周、4周、8周、12周、16周、24周时的轴向压缩位移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62±0.10)mm,(0.92±0.22)mm,(0.43±0.09)mm,F=13.489,P=0.001;(0.65±0.17)mm,(1.01±0.16)mm,(0.44±0.08)mm,F=24.843,P=0.000;(0.61±0.12)mm,(1.27±0.23)mm,(0.50±0.11)mm,F=32.262,P=0.000;(0.61±0.15)mm,(1.10±0.10)mm,(0.49±0.13)mm,F=25.488,P=0.000;(0.58±0.19)mm,(1.17±0.16)mm,(0.54±0.10)mm,F=24.730,P=0.000;(0.55±0.17)mm,(1.10±0.28)mm,(0.53±0.15)mm,F=11.998,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A组和C组各时点轴向压缩位移均小于B组(P=0.009,P=0.001,P=0.000,P=0.000,P=0.000,P=0.001;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1);除4周时外(P=0.038),A组各时点轴向压缩位移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2,P=0.328,P=0.208,P=0.648,P=0.894).②椎体三点弯曲实验结果.3组实验动物椎体标本术后2周、4周、8周、12周、16周、24周和48周时的最大载荷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78.0±7.7)N,(130.3±6.2)N,(232.0±1.7)N,F=385.253,P=0.000;(178.3±4.4)N,(127.7±7.1)N,(226.0±5.4)N,F=371.286,P=0.000;(182.4±4.4)N,(131.8±5.2)N,(221.0±3.1)N,F=536.544,P=0.000;(184.0±0.8)N,(137.0±6.6)N,(215.0±3.2)N,F=422.579,P=0.000;(182.9±0.9)N,(140.2±1.5)N,(217.0±4.3)N,F=1 006.122,P=0.000;(189.0±3.2)N,(140.6±1.7)N,(194.0±4.9)N,F=351.372,P=0.000;(191.9±3.9)N,(142.4±2.1)N,(191.0±8.1)N,F=139.682,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A组和C组各时点的最大载荷均大于B组(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除24周和48周外(P=0.054,P=0.724),C组各时点的最大载荷均大于A组(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③椎体抗扭转实验结果.3组实验动物椎体标本术后2周、4周、8周、12周、16周、24周和48周时的扭转角度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8°±0.6°),(5.4°±0.5°),(2.4°±0.6°),F=37.977,P=0.000;(4.0°±1.3°),(5.8°±1.6°),(2.4°±0.7°),F=9.408,P=0.003;(3.7°±0.8°),(5.7°±0.4°),(2.3°±0.7°),F=32.229,P=0.000;(3.5°±0.8°),(5.8°±0.4°),(2.4°±0.5°),F=38.685,P=0.000;(3.5°±0.8°),(5.7°±0.4°),(2.4°±0.4°),F=41.931,P=0.000;(3.4°±0.8°),(5.2°±1.2°),(2.5°±0.8°),F=10.072,P=0.003;(3.0°±0.3°),(5.1°±0.4°),(2.7°±0.4°),F=53.166,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A组和C组各时点的扭转角度均小于B组(P=0.001,P=0.045,P=0.000,P=0.000,P=0.000,P=0.012,P=0.000;P=0.000,P=0.001,P=0.000,P=0.000,P=0.000,P=0.001,P=0.000);除4周、24周和48周外(P=0.057,P=0.171,P=0.347),C组各时点的扭转角度均小于A组(P=0.001,P=0.008,P=0.014,P=0.017).④椎体组织学观察结果.经皮椎体成形术后2周和4周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Ⅲ与宿主骨交界处有大量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交界处未见纤维组织;8周时骨水泥与宿主骨结合紧密,软骨组织被新生的类骨质替代,新生骨组织明显增加,交界处未见纤维组织;12周和16周时可见纤维组织,骨水泥与宿主骨结合更加紧密,界面处类骨质减少,矿化骨痂增多,编织骨被板层骨取代;24周和48周时可见少量破骨细胞和骨单位,大部分界面结合处新生骨组织与骨水泥结合紧密.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凝固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能与骨组织形成骨性结合,为骨折椎体提供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polysacharin,AP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周期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黄芪多糖对 HUVEC 进行干预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荧光倒置显微镜检测细胞表达 VEGF 的免疫荧光。结果:MTT 法表明,APS 在一定的范围内(0.1~100 μg/mL)能以剂量依赖方式促进 HUVEC 细胞周期从 G0/G1 期向 G2/M 期和 S 期转变,流式细胞凋亡检测显示 APS 并未增加 HUVEC 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实验结果表明,APS 促进 VEGF 表达。结论:APS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0.1~100 μg/mL)促进 HUVEC 细胞分裂增殖。APS 还能上调 HUVEC 细胞 VEGF 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血管化提供有效的促血管化因子,为治疗缺血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陆丰市原是我省麻风病流行区之一。至1997年累计发现麻风患者3683例,其中死亡654例,外迁,失访224例,治愈2795例(复发106例),现症病人10例。患病率由最高年份1965年的2.57%(257/10万)降至1997年底的0.0082%。,发现率由最高年份1965年的238.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体外分离培养、扩增、鉴定大鼠毛囊干细胞(rat hair follicle stem cells,rHFSCs)的方法,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切取1周龄SD大鼠触须部皮肤,用、Dispase酶和IV型胶原酶混合液消化,显微镜下分离毛囊隆突部,用组织块法培养rHFSCs,培养基为DMEM/F12基础培养基,加不同浓度的KSR血清替代物、青链霉素混合液、L-谷氨酰胺、非必需氨基酸、EGF、bFGF、羟基乙醇和氢化可的松。用IV型胶原差速贴壁法纯化rHFSCs,再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Q-PCR检测相关基因来联合鉴定,分别取不同代rHFSCs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活力。结果:以上方法分离、培养、纯化的HFSCs呈典型的铺路石状,贴壁较牢,克隆形成能力强。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可见角蛋白15(Keratin-15,Krt15)、整合素a6(Integrin-a6,Itga6)和整合素β1(Integrin-131,Itgβ1)抗体表达呈阳性。纯化后的细胞最初2~3d细胞处于生长的潜伏期,5~6d时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从第7代开始,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活力也明显下降。O-PCR检测发现,经过全新的培养体系得到的干细胞活性大,拥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几乎不舍有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结论:改进的显微镜联合组织块法分离培养rHFSCs,经IV型胶原差速贴壁法筛选后,可得到高纯度的rHFSCs,细胞增殖能力强,可以为干细胞组织工程学构建人工毛囊、血管及皮肤等提供良好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7.
拉莫三嗪在有效血药浓度时对脑电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拉莫三嗪在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内,对癫痫发作间歇期痫样放电及α节律的影响。方法:92例病人分别在服拉莫三嗪前及服药后第3个月,第6个月检查脑电图,检测拉莫三嗪血药浓度。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定量采用Marciani定量标准,HPLC技术测定拉莫三嗪血药浓度,浓度对比采用自身对照t检验。结果:脑电图有痫样放电者66例,服药后3个月痫样放电减少者52例(77.79%),拉莫三嗪血药浓度(3.9±2.9)μg/mL,α节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拉莫三嗪在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1~8μg/mL)之内时,拉莫三嗪可使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减少,不影响脑电的背景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水针疗法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退行性膝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给予水针疗法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水针注射治疗。5d1次,15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并对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为52.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O.05)。结论水针疗法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见效快、疗效显著,值得进一号椎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毛囊干细胞体外培养和基因转染的方法.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大鼠触须隆突部毛囊干细胞,经Ⅳ型胶原差速贴壁法纯化后,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进行细胞鉴定,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并分别采用脂质体和慢病毒质粒进行毛囊干细胞基因转染.结果:经两次Ⅳ型胶原贴壁筛选后,毛囊干细胞呈克隆性生长,具有典型的干细胞生物学特征,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角蛋白-15、整合素-α6和整合素-β1表达均为阳性.细胞生长曲线显示毛囊干细胞在接种后第3天时出现干细胞克隆;第5天和第6天时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脂质体介导的毛囊干细胞基因转染率为1.55%~17.21%,中位数9.63%;慢病毒介导的毛囊干细胞基因转染率为62.14% ~79.42%,中位数71.52%.结论: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大鼠触须隆突部毛囊干细胞,经Ⅳ型胶原差速贴壁法纯化后,毛囊干细胞可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和较强的克隆形成能力,且慢病毒介导毛囊干细胞基因转染比脂质体转染更高效、稳定.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prolapse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学典籍中无腰椎间盘突出症之名。腰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