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9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27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95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619篇
内科学   335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2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04篇
综合类   1158篇
预防医学   394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477篇
  6篇
中国医学   600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47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1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16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观察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记忆功能及脑内突触囊泡蛋白(synaptic vesicular protein,SYN)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90 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手术组,每组各30只。线拴法制作急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大鼠模型。电针组取“百会”“水沟”“内关”“三阴交”穴位,应用“醒脑开窍”法进行电针,每天电针30 min,连续电针6 d休1 d,7 d为一个疗程,首次电针干预在造模成功24 h后进行。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进行电针干预。大鼠分别按7、14、21 d 3个亚组进行运动及记忆功能评分,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检测脑内SYN的蛋白表达。结果 电针组运动功能评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进入隐藏区潜伏期时间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1),电针组脑梗死率较模型组显著缩小(P<0.01),SYN的蛋白表达电针组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1)。假手术组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梗死灶,SYN表达最弱。结论 电针干预能减小脑梗死体积,上调脑内SYN的表达,进而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记忆及运动等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分析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和预后情况。收集2008年1月—2014年1月行直肠癌保肛术2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患者出现吻合口漏的时间,分析影响吻合口漏的因素。术后吻合漏情况:在术后5.6 d(2~13 d)确诊43例患者出现吻合口漏。行预防性肠造口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9.2%(8/87),明显低于未行预防性肠造口术患者23.5%(35/149,χ2=73532,P=0.006)。吻合口漏严重程度:5例A级患者,23例B级患者。15例C级患者,其中3例行单纯的漏口修补术,2例腹腔冲洗引流,3例行漏口修补联合肠造口术,另外7例行肠造口术。发生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术前白蛋白(AIb)35 g/L、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5 cm、新辅助放化疗为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肠造口为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术后随访及预后分析: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15~69个月),发生吻合口漏组患者的生存率为72.1%,明显低于未发生组82.4%(P0.05)。术前AIb35 g/L、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5 cm、新辅助放化疗为吻合口漏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肠造口为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吻合口漏降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好发于秋冬季的传染性疾病,而大叶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病。在实验室检查除C-反应蛋白(CPR)和白细胞计数(WBC)外,我们还使用了铜兰蛋白(CP)这一指标,试图总结CP用于这两种急性炎症的诊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在治疗中加强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可明显提高其治愈率。笔者整理了76例采用硫糖铝、黄连素、甲硝唑联合治疗的病例资料,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6例中,男性52例,女性24例;年龄18~54岁  相似文献   
6.
肺部占位病变应用常规X线检查,辅以CT或MRI等检查方法,多数可作出临床诊断,有些病例需作CT引导下穿刺活检方能明确诊断。我们自1999年9月~2005年12月对36例不能明确性质的肺部占位病变进行了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均获得满意结果,方法简便、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足踝部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对18例足踝部缺损合并肌腱,骨骼外露创面进行修复与重建。结果 18例中15例皮瓣全部一期愈合,3例皮肤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治愈,经1年以上随访观察。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8.
股动脉注射蝮蛇抗栓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上升,其后遗症和并发症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应用蝮蛇抗栓酶患肢股动脉注射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7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痤疮俗称“粉刺”,好发于颜面部,患者多为青少年,影响容貌,易反复发作。临床采用刺络拔罐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本病4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尿炎消冲剂合电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尿炎消冲剂及其合用电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选CBP、NBP患者为治疗对象,CBP分2组,每组又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CBP1治疗组、CBP2治疗组及NBP治疗组服用尿炎消冲剂,CBP2治疗组加用电针治疗;CBP1对照组、CBP2对照组及NBP对照组口服美满霉素,疗程4W。结果:对CBP的治愈率为83.33%,总有效率为96.67%;对NBP的治愈率为86.67%,总有效率为93.33%。加用电针后治愈率为93.33%,总有效率为96.67%。说明针药结合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