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海马部分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组。采用OP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海马氨基酸含量。 结果: 模型组海马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γ-氨基丁酸(GABA)和牛磺氨酸(Tau)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加味四逆散组Glu、Asp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GABA和Tau含量变化不明显。 结论: 加味四逆散能调节慢性束缚应激反应海马部分氨基酸水平,防止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胃痞消对脾虚证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酶素组(剂量为0.2 g·kg-1·d-1),胃痞消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5、7.5、3.75 g·kg-1·d-1)。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200μg/m L)自由饮用、小承气汤(2 m L/只,生药1 g/m L)灌胃法及饥饱失常等多因素造模18周复制脾虚证胃癌前病变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组织病理学及行为学变化,检测血浆TNF-α及IL-4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浆TNF-α、IL-4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维酶素组、胃痞消高剂量组、胃痞消低剂量组血浆TNF-α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与胃痞消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酶素组、胃痞消高剂量组、胃痞消中剂量组、胃痞消低剂量组血浆IL-4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胃痞消改善脾虚证胃癌前病变大鼠组织学变化的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血浆TNF-α、IL-4含量变化及胃黏膜间质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动员而实现。  相似文献   
3.
开展非医攻博教育应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是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改革和医学高等教育学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中医学高层次教育模式及长学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构建与完善非医攻博培养模式应做到以下7点:①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明晰培养定位;②明确阶段培养要求,完善与构建成熟的培养模式;③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科学规范的学位课程体系;④合理安排临床实践,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⑤实行中期考核制度,督导学生以优异成绩攻博;⑥实行导师负责制,在导师组集体指导下开展学位论文工作;⑦探索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为非医攻博培养模式构建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减四逆散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胸腺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模型组(M)、加减四逆散组(C1)、人参皂甙组(C2)。电子天平称重并计算大鼠胸腺重量指数,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胸腺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数目、核转移率。结果:与C组比较,M组胸腺重量指数显著下降,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CR)的数目略有上升的趋势,胸腺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核转移率显著上升(P<0.01)。与M组相比,C1组与C2组的大鼠胸腺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复合物的核转移率均显著降低,胸腺重量指数显著提高(P<0.01或P<0.05)。在受体核转移率下降方面,C1组优于C2组(P<0.05)。此外,C1组各项数据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加减四逆散能显著减轻糖皮质激素对胸腺的抑制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慢性心理应激大鼠GCR由胸腺细胞胞浆向胞核转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反复心理应激大鼠血浆和下丘脑内DA、5 HT、E、NE的变化以及加味四逆散的影响。方法 :采用限制大鼠活动空间的方法造成反复心理应激的动物模型 ;血浆和下丘脑内DA、5 HT、E、NE含量测定采用电化学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结果 :反复心理应激大鼠血浆DA、5 HT含量明显降低 ,NE、E含量则明显升高 ,下丘脑DA和 5 HT含量明显降低。加味四逆散可以升高应激大鼠下丘脑和血浆中DA、5 HT含量 ,并能降低血浆中NE、E含量 ,升高下丘脑和血浆 5 HT/NE以及血浆 5 HT/E ,作用优于人参总皂甙。结论 :加味四逆散可显著增强反复心理应激状态大鼠的抗应激能力 ,其机制与其升高中枢和血浆中 5 HT及DA含量 ,降低血浆中NE和E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脑内的一些氨基酸作为神经递质对脑功能和心理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传统中药治疗能够调整人体的应激状态。 目的:通过观察反复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和海马的谷氨酸、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牛磺氨酸的含量变化,探讨调肝方、健脾方、补肾方及人参总皂苷对其影响。 设计: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实验。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2—03/2003—0l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调肝组,补肾组,健脾组,人参总皂苷组,10只/组。调肝方药组成及剂量:柴胡5g,山栀5g,白芍15g,枸杞子15g,枳壳6g,干地黄18g,石决明30g。肾气丸组成及剂量:干地黄30g,山药15g,山茱萸15g,泽泻10g,茯苓10g,丹皮10g,桂枝4g,附子4g。四君子汤组成及剂量:党参20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6g。 方法:①常规煎煮取汁后调肝方药浓缩至含生药1.69g/mL,肾气丸浓缩至含生药1.76g/mL,四君子汤浓缩至含生药1.0lg/mL,人参总皂苷配制成水溶液7吕/L。正常组及模型组灌服9.0g/L氯化钠注射液2mL,调肝组、补肾组、健脾组及人参总皂苷组均于限制制动刺激前1h相应给予调肝方药、肾气丸煎剂、四君子汤煎剂及人参总皂苷溶液各2mL灌胃。②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心理应激反应模型的复制。将大鼠置于限制制动筒内,通过移动插片而逐步缩小大鼠的活动空间,调节到其不产生强烈反抗的紧张程度,每天限制制动1次,每天限制制动时间不同,第1天为4h,其后每次增加30~60min。连续14d。③将各组大鼠断头取全脑,采用OP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进行下丘脑和海马中谷氨酸、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谷氨酸含量的检测。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下丘脑与海马中谷氨酸、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牛磺氨酸含量的变化。 结果:实验纳人大鼠60只,全部进人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下丘脑与海马中谷氨酸含量的变化:与正常组比较,调肝组、健脾组、补肾组、人参总皂苷组下丘脑中含量均明显下降[(21.85&;#177;8.19),(15.76&;#177;1.80),(14.68+7.91),(21.46+5.45),(13.43+7.68)μmoL/g];与模型组比较,调肝组、健脾组、补肾组、人参总皂苷组海马中含量均明显升高[(11.04+3.65),(11.78+2.17),(18.67+2.98),(20.91+3.96)。(17.71+1.83)μmoL/g,P〈0.05,P〈0.01,P〈0.01,P〈0.05]。②各组大鼠下丘脑与海马中天冬氨酸含量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健脾组和人参总皂苷组下丘脑中含量均明显下降[(8.65+1.18),(5.72+1.32),(4.67+1.88)μmoL/g,P〈0.0l,P〈0.01],而健脾组、补肾组、人参总皂苷组海马中含量均明显升高[(2.58+0.87),(3.93+0.49),(4.52&;#177;0.98),(3.83+0.41)μmoL/g,P〈0.01,P〈0.01,P〈0.05]。③各组大鼠下丘脑与海马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调肝组、健脾组、补肾组、人参总皂苷组下丘脑中含量均明显下降[(20.92+4.96),(15.87&;#177;2190),(13.84+2.63),(14.94+3.98),(10.94+3.68)μmoL/g,P〈0.05,P〈0.05,P〈0.01,P〈0.01],而海马中含量均明显升高[(4.12+1.66),(4.18+1.04),(6.67+1.29),(6.11+0.99),(6.37+0.78)μmoL/g,P〈0.05,P〈0.0l,P〈0.01,P〈0.01],④各组大鼠下丘脑与海马中牛磺氨酸含量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调肝组、健脾组、人参总皂苷组下丘脑中含量均明显下降[(10.24&;#177;1.72),(7.82&;#177;1.14),(8.00&;#177;2.05),(6.42+3.17)μmoL/g,P〈0.05,P〈0.05,P〈0.01],而健脾组和人参总皂苷组海马中含量均明显升高[(12.61+3.51),(17.03&;#177;2.74),(18.04+9.14)μmoL/g,P〈0.01,P〈0.01]。 结论:调肝方药的中枢作用部位可能主要在下丘脑,可能与下调氨基酸水平有关;而健脾、补肾方药及人参总皂苷的中枢作用部位可能包括海马和下丘脑,主要与上调氨基酸水平有关,通过增强海马对应激的整合作用,从而达到抗应激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静息血压达标的高血压病患者运动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 方法 60例静息血压达标的高血压病患者行6min步行试验,按运动后的血压是否增高分为运动血压增高组(增高组,n=30)和非增高组(n=30).同时选取30例血压正常者为对照组.检测运动前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运动前后血浆NO和内皮素-1浓度,记录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10min、20min、30min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 结果 FMD增高组(0.084±0.01)%显著低于非增高组(0.13±0.01)%和对照组(0.15±0.02)%(P〈0.05).运动前增高组NO浓度低于、内皮素-1浓度高于非增高组和对照组;3组运动后即刻NO浓度较运动前明显升高(P〈0.05),但增高组明显低于非增高组和对照组(P〈0.05).FMD与舒张压差值呈负相关(P〈0.05);运动前后NO差值与运动后收缩压差值呈负相关(P〈0.05).与舒张压差值呈正相关(P〈0.05). 结论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患者运动后血压增高可能与内皮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8.
分析中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设置意义与存在问题,在借鉴国际先进药学教育培养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初步构建我国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思路与举措。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总结临床疗效基础上,结合岭南地域特点,提出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为本、瘀毒致病”的病机;脾虚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之基础,血瘀夹毒是中晚期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之核心,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过程中,不仅虚、瘀、毒并见,更重要的是虚、瘀、毒之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225)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乳腺癌干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C225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将MCF-7进行微球体培养,根据培养液中是否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C225分为对照组、C225组、EGF组、EGF+ C225组;培养13 d,观察四组微球体形成大小及数量,计算微球体形成率(MFE);流式细胞术检测微球体细胞及常规培养MCF-7中CD44+CD24-细胞比例.结果 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随C225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与对照组比较,C225组微球体体积明显减小,且MFE和微球体中CD44+CD24-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分别为(0.61±0.04)% vs (1.44±0.09)% (P<0.01)和(3.50±0.29)% vs (9.07±0.52)% (P<0.01).与EGF组比较,EGF+C225组微球体体积明显减小,且MFE和微球体中CD44+CD24-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分别为(0.68±0.04)% vs (1.61±0.05)% (P<0.01)和(4.00±0.58)% vs (10.47±0.79)% (P<0.01).常规培养MCF-7中CD44+CD24-细胞比例为(2.03±0.15)%,与EGF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组与对照组微球体形成大小、MFE以及微球体中CD44+CD24-细胞比例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225对MCF-7中CD44+CD24-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