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2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陈国锋  陈君柱 《浙江医学》2004,26(11):875-878
心力衰竭的进展与心室重构相关,而这一过程与体内神经内分泌是否被激活有关.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继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后的利钠多肽族的一员,作为一种神经激素,对心力衰竭产生一定的病理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PPARs(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s, PPARs)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心肌肥厚的逆转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分为阿托伐他汀灌胃治疗组(SHR-A,30 mg·kg-1·d-1)及模型组(SHR),治疗8周,同周龄Wistar-Kyoto 鼠为正常血压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治疗后测血浆血脂水平,以心脏组织病理分析判断心肌肥厚,Western blotting 检测心肌组织PPARα、PPARγ的表达水平。结果: 经过8周治疗, SHR-A组及SHR组血压及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SHR-A组左室重量指数低于SHR组(P<0.01)。在SHR-A组,PPARα及PPARγ表达高于SHR组(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显著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PPARs表达,有效逆转左室肥厚,可能与其降压及降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钠氢交换体Ⅰ型(NHE-1)特异性抑制剂cariporide对快速起搏所致兔心房电重构的影响。 方法: 30只兔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起搏组和cariporide组。起搏组和cariporide组给予6 h 600 beats/min的快速心房起搏。测定各组不同时点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200,AERP150,AERP130),连续刺激6 h后取左右心耳组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NHE-1的含量。 结果: 在快速起搏后1 h后,起搏组的AERP200较起搏前明显缩短,2 h时达高峰,相对缩短量为(15.63±9.04)ms,而对照组和cariporide组AERP未发生明显变化,起搏2h时相对缩短量为(1.43±2.44)ms和(1.43±6.90)ms(P<0.05,与起搏组相比),这些变化一直保持至快速起搏后6 h;起搏组的AERP频率适应性下降, 起搏前AERP130较AERP200缩短(11.88±15.57)ms,起搏后6 h只缩短(4.38±5.63)ms。而cariporide组的AERP频率适应性则未发生显著变化。起搏组右心耳组织的NHE-1含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cariporide组的右心耳组织NHE-1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结论: Cariporide可有效阻止快速心房起搏引起的AERP缩短,但不影响起搏引起的NHE-1含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采用开放性、自身对比研究,对123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给予辛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口服,共治疗6周。结果:6周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降低23.8%、29.5%,P〈0.05),血甘油三酯也显著降低(平均降低27.1%,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上升(平均升高23.6%,P〈0.0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对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疗效明显,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差异。方法测定602例住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TC、LDL-C、nonHDL-C稍高于对照组(4.70 mmol/L±1.22 mmol/L vs.4.49 mmol/L±0.96 mmol/L、2.63 mmol/L±1.00 mmol/L vs.2.44 mmol/L±0.77 mmol/L、3.45 mmol/L±1.14 mmol/L vs.3.22 mmol/L±0.92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组间不同水平血脂的构成比除HDL-C、nonHDL-C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并非浙江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固有特征,冠心病与非冠心病人群血脂水平存在较大的重叠。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 ,3 7岁。驾驶吉普车不幸与迎面驶来的货车相撞 ,当即人事不省 ,被送到当地医院急救。急诊CT检查发现纵隔增宽 ,左侧胸腔大量积血 ,左髋关节粉碎性骨折。入院第 7天 ,在无任何诱因下 ,患者发生胸痛 ,随即突然出现心室颤动 ,经除颤复律 ,心电图检查发现胸前V1 ~V5导联ST段抬高 ,出现Q波 ,心肌酶谱明显增高 ,CK 3 974U/L ,CK MB4 6 9U/L。心脏超声示心脏前壁无收缩 ,射血分数 3 6 %。因诊断不明 ,并且合并有血胸、纵隔血肿 ,未予溶栓剂治疗。心肌梗死发生后一周 ,转入本院进行心脏导管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冠心病 (CHD)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 (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数量和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择CHD患者和非CHD患者各 2 0例 ,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 ,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 ,培养 7d后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化学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标记荆豆凝血素Ⅰ和DiI 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采用二苯基四氮唑嗅盐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黏附能力。 结果 :CHD患者外周血EPC数量明显减少 [(31.8± 7.7)∶(5 9.5± 10 .6 )EPC/视野 (× 2 0 0 ) ,P <0 .0 5 ],且CHD患者外周血EPC的黏附能力、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也明显受损。结论 :CHD患者外周血EPC数量减少、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8.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对左心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患者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后对左心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5 0例继发型ASD患者 ,年龄 16~ 70 (39 2 4± 14 77)岁 ,其中男性 16例、女性 34例 ;房间隔缺损大小为 9~ 35 (2 1 85± 11 6 5 )mm ,在透视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 ,术前、术后 2 4h、术后 1个月及 6个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结果  5 0例患者均置入成功 ,术前左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有 11例、Ⅲ级有 2例 ,术后 1个月心功能Ⅱ级 4例 ,术后 6个月为 1例。术后 2 4h开始 ,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横径开始增加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术后 1个月、6个月随访、观察明显增加 (P <0 0 1)。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及射血分数增加 (P <0 0 5或P <0 0 1) ,但左室缩短率无变化 (P >0 0 5 ) ;二尖瓣口E峰流速明显增加 (P <0 0 1) ,而左心室舒张末期长径、左心房横径及左右径变化不明显。结论 继发型ASD患者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后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神经心源性晕厥时发生冠状动脉痉挛一例陶谦民陈君柱张芙荣朱建华郑良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9岁。因2年来反复发作晕厥,加重1个月于1996年2月入院,患者平时体健,症状发生时意识不清,伴有大小便失禁,近1个月反复发作4次,患者不嗜酒,已戒烟2年。既往...  相似文献   
10.
SCN5A基因移码突变导致Brugada综合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检测Brugada综合征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方法:对1个Brugada综合征家系11名成员和20名正常人的DNA样本应用双脱氧链终止基因测序法进行心脏钠离子通道α亚单位(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type V,SCN5A)基因测序。结果:SCN5A基因测序发现Brugada综合征家系第22个外显子存在1个杂合基因移码突变位点,经克隆传代后测序发现该突变为4087insC。该突变使通道蛋白1314-1317位氨基酸发生改变并在1318位终止,导致钠离子通道第3结构域S4结构变化,S5-6及第4结构域全部缺失。该突变在Brugada综合征家系中分布符合常染色体显性分布规律。对照组未发现相同突变。结论:SCN5A基因4087insC是国内首次发现的导致Brugada 综合征的基因突变位点,也是国际上发现的第2个引起Brugada综合征的SCN5A基因移码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