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进口和国产染发剂的卫生安全性。方法按《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对送检染发剂样品进行急性眼刺激试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等检测。结果共检测染发剂样品90份,不合格样品26份,不合格率为28.89%。其中急性眼刺激性试验不合格率为27.78%;皮肤变态反应试验不合格率为4.44%;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呈致突变阳性占5.56%;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呈致突变阳性占5.56%。结论该次检测的部分染发剂具有潜在不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中央腺体前列腺癌(CG-PCa)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87例前列腺疾病患者,根据病理将患者分为CG-PCa组(47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ADC值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值对CGPCa的诊断效能。根据病理Gleason评分,CG-PCa组患者再分为低危组(Gleason评分<7分)、中危组(Gleason评分=7分)与高危组(Gleason评分> 7分),并与BPH组比较ADC值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CG-PCa患者ADC值与Gleason评分相关性。结果CG-PCa与BPH患者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 513,P=0. 000); ADC值对CG-PC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83,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 50%和76. 59%。CG-PCa低危、中危及高危组与BPH组患者ADC值比较,4组患者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 321,P=0. 000),其中CG-PCa中、高危组与BPH组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G-PCa组患者的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_s=-0. 619,P=0. 000)。结论 ADC值对CG-PCa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对癌灶的分化程度及危险性预估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中央腺体前列腺癌(CG-PCa)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87例前列腺疾病患者,根据病理将患者分为CG-PCa组(47例)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ADC值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值对CG-PCa的诊断效能。根据病理Gleason评分,CG-PCa组患者再分为低危组(Gleason评分<7分)、中危组(Gleason评分=7分)与高危组(Gleason评分>7分),并与BPH组比较ADC值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CG-PCa患者ADC值与Gleason评分相关性。结果 CG-PCa与BPH患者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3,P=0.000);ADC值对CG-PC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50%和76.59%。CG-PCa低危、中危及高危组与BPH组患者ADC值比较,4组患者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321,P=0.000),其中CG-PCa中、高危组与BPH组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PCa组患者的ADC值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s=-0.619,P=0.000)。结论 ADC值对CG-PCa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对癌灶的分化程度及危险性预估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对前置胎盘及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5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包括1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及1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分析并总结其MRI诊断要点。结果完全性前置胎盘共6例,MRI对于完全性前置胎盘的诊断正确率为100.0%,但其中1例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MRI术前漏诊,诊断符合率83.3%;部分性前置胎盘共3例,正确诊断2例,诊断符合率66.7%;边缘性前置胎盘共6例,诊断符合率为100.0%。而超声检查除1例完全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漏诊外,其余病例均符合。结论 MRI对前置胎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多方位多角度观察有助于前置胎盘的明确分型。  相似文献   
5.
利用头颈CT血管成像( CTA )技术筛查出单侧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患者,分为变异优势侧组和劣势侧组,再根据前循环是否有变异分为前循环完整组和非完整组,后运用颅脑CT灌注( CTP)技术分别测量两组双侧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血容量( CBV)、脑组织血流量( CBF)、平均通过时间(MTT)、造影剂达峰时间(TTD)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优势侧和劣势侧进行配对t检验. 90例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的患者中右侧后交通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失30例,右侧大脑后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失5例,左侧大脑后交通动脉纤细或缺失49例,左侧大脑后动脉缺失6 例. 前循环完整组73例;前循环非完整组17例,其中7例为前交通动脉缺失,10例为单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 前循环完整组后循环优势侧CBV、CBF、MTT、TTD与劣势侧各组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循环非完整组后循环优势侧CBV、TTD与劣势侧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T、TTD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在前循环完整组,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劣势侧与优势侧脑血流灌注无明显差异;在前循环非完整组,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劣势侧MTT大于优势侧,CBF小于优势侧,与临床不明原因的晕厥可能有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CT三维重组在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SHPT)术前诊断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增生甲状旁腺的体积与主要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48例确诊SHPT患者术前行甲状旁腺CT三维重组,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研究,分析两者的一致性和CT检查的检出率,并研究增生甲状旁腺的体积与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 PTH)的相关关系。结果 CT三维重组对增生甲状旁腺的检出阳性率为92.9%(172/185),甲状腺双侧叶后方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测得的增生甲状旁腺体积与术前血磷及PTH值均呈明显正相关性。结论 CT三维重组对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增生甲状旁腺有很高的检出率,能清晰显示病灶的解剖位置以及与相邻结构的关系,结合相关生化检查能较好的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临床术前诊断和评价增生甲状旁腺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平扫CT值和强化幅度预测脑血管症状的价值。方法 纳入87例拟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接受MDCT平扫及CTA的患者,根据有无脑血管症状分为有症状组(n=38)及无症状组(n=49),通过手动勾画ROI的方法测量CT平扫及CTA图像上斑块非钙化部分的CT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采用平扫CT值及强化幅度判定是否引起脑血管症状的效能,并采用Z检验对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 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颈动脉斑块平扫CT值分别为(45.58±8.94)HU和(31.09±6.83)HU,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69,P<0.001);有症状组颈动脉斑块强化增幅大于无症状组(t=-3.421,P=0.001)。ROC曲线阈值分析显示,平扫CT值最佳临界值为37.20 HU,判定是否引起脑血管症状的敏感度为92.10%(35/38),特异度为81.63%(40/49),准确率86.21%(75/87),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强化幅度最佳临界值为10.1 HU,其敏感度为76.32%(29/38),特异度为63.27%(31/49),准确率为68.97%(60/87),曲线下面积为0.735;二者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13,P<0.01)。结论 颈动脉斑块非钙化部分平扫CT值和强化幅度与脑血管症状有关;斑块平扫CT值对判断是否引起脑血管症状的效能优于斑块强化幅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 MR T2 mapping 定量评估运动对膝关节软骨组织构成的影响。方法26例正常志愿者运动前后及运动后静息15 min 分别行3.0T MR 膝关节矢状面 T2 mapping 序列扫描,原始图像经后处理分别获得3个阶段膝关节软骨的 T2图,测量关节软骨表浅层、中层及深层各感兴趣区(ROI)的 T2值(T2 pre ,T2 post ,T2 delay ),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 LSD检验。结果志愿者膝关节胫骨面软骨表浅层的 T2 pre 、T2 post 、T2 delay 分别为(49.71±1.95)ms、(44.30±2.56)ms、(49.41±1.62)ms,中层分别为(42.43±2.23)ms、(39.01±2.37)ms、(41.90±2.28)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55.673,16.759,P 均<0.001);深层分别为(19.39±2.13)ms、(19.20±2.22)ms、(19.49±2.05)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122,P =0.886),其中胫骨面软骨浅、中层的 T2 pre 与 T2 dela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0.610、0.403),T2 pre 和 T2 post 、T2 post 和 T2 delay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1)。膝关节股骨面软骨表浅层的 T2 pre 、T2 post 、T2 delay分别为(50.22±1.47)ms、(45.60±2.82)ms、(49.84±1.84)ms,中层分别为(42.67±2.23)ms、(39.36±1.98)ms、(42.40±2.57)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7.976,16.987,P 均<0.001);深层分别为(20.30±2.73)ms、(20.60±2.44)ms、(20.51±2.24)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098,P =0.907),其中股骨面软骨浅、中层的 T2 pre 与 T2 delay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0.520,0.679),T2 pre 和 T2 post 、T2 post 和 T2 delay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01)。软骨各层 T2值的空间分布为关节软骨深层至表浅层呈递升的趋势,T2图显示了 T2值变化的空间分布趋势。结论 T2 mapping 序列可以定量监测软骨受力后软骨分子结构的变化。运动引起关节软骨 T2值变化是不均匀的,可使关节软骨组成结构发生可复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胎盘植入的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证实的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为产前行MRI检查,10例为产后。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其中2例同期行增强扫描,总结其MRI征象。结果 16例手术证实为胎盘植入的患者,MRI诊断15例(15/16,93.75%),6例产前MR示胎盘形态欠规则,与子宫交界面不清;10例产后MR表现为胎盘植入呈不均匀长T1、长或混杂T2信号,内见点、条状短T2信号;与邻近正常子宫壁分界不清;子宫浆膜层信号中断;子宫壁或宫旁血管增多;病灶内伴短T1出血信号;2例增强后胎盘明显强化。结论 MRI对胎盘植入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后颅窝脑转移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后颅脑转移瘤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回顾性分析了6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裨病例,后颅窝脑转移瘤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3.53:1,发病年龄24-76岁,平均55岁。本组原发肿瘤包括肺癌35例,不明确14例,乳癌9例,食管癌、胃癌各3例,直肠癌2例喉癌和膀胱癌各1便。后颅窝脑转移瘤的CT表现可分烃下五型:(1)结节型;(2)环型;(3)囊伴结节型;(4)囊性低密度型;(5)混合型。CT对以上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