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头颈CT血管成像( CTA )技术筛查出单侧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患者,分为变异优势侧组和劣势侧组,再根据前循环是否有变异分为前循环完整组和非完整组,后运用颅脑CT灌注( CTP)技术分别测量两组双侧大脑后动脉供血区域脑组织血容量( CBV)、脑组织血流量( CBF)、平均通过时间(MTT)、造影剂达峰时间(TTD)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优势侧和劣势侧进行配对t检验. 90例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的患者中右侧后交通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失30例,右侧大脑后动脉发育不良或缺失5例,左侧大脑后交通动脉纤细或缺失49例,左侧大脑后动脉缺失6 例. 前循环完整组73例;前循环非完整组17例,其中7例为前交通动脉缺失,10例为单侧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不良. 前循环完整组后循环优势侧CBV、CBF、MTT、TTD与劣势侧各组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循环非完整组后循环优势侧CBV、TTD与劣势侧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TT、TTD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在前循环完整组,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劣势侧与优势侧脑血流灌注无明显差异;在前循环非完整组,颅底动脉环后循环变异劣势侧MTT大于优势侧,CBF小于优势侧,与临床不明原因的晕厥可能有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0岁,于2014年9月22日因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3级而入院。体征:神清,近2个月来纳差,体重略减轻,偶有恶心感,近2周感觉右上腹胀痛。曾于2014年3月20日因前列腺肥大住院治疗;无肝炎病史,肝功能正常。常规腹部超声诊断结果显示,肝、胆、胰、脾、肾未见明显异常。2014年9月23日,常规行腹部超声诊断结果显示,肝内数个低回声区,形态不规则,最大范围回声区为98 mm×87 mm(图1)。病灶区彩色血流信号稀疏,但肝内管道走向未见改变。肝超声造影:经肘静脉团注SonoVue 2.0 mL,肝内低回声区于动脉期16 s开始与正常肝组织同步增强,整个造影期均呈不均匀增强(图2)。2014年9月29日行增强CT诊断,结果显示,肝脏多发乏血供结节影伴左右叶大片状低密度影,考虑为MT伴部分梗塞可能(图3)。9月23日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甲胎蛋白(AFP)为3.00 ng/L(0.89~8.78 ng/L),糖类抗原CA50为1042.56(0~25.00)U/mL,CA19-9为2567.00(0~39.00)U/mL,白细胞为7.31×109(3.97×109~9.15×109)个/L[中性粒细胞占81.5%(50.0%~70.0%),淋巴细胞占9.3%(20.0%~40.0%),淋巴细胞绝对值为0.68×109(0.8×109~4.0×109)个/L],血小板计数为106×109(85×109~303×109)个/L,平均血小板体积11.5(6.5~12.0)fL。患者于9月30日对肝内病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发现,肿瘤细胞呈弥漫性分布,细胞较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核大浓染等。诊断为原发性肝脏恶性淋巴瘤(primary hepatic lymphoma, PHL)。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D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64层螺旋CT扫描发现并经消化道造影或内窥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证实的JDD 34例,通过后处理软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显示其与胆总管下端的关系,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 34例JDD,共发现乳头上型19例,乳头缘型10例,乳头水平外侧缘型1例,乳头下型4例.34例JDD合并胆总管结石7例,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11例,胆囊结石7例,急性胆囊炎4例,慢性胆囊炎17例,合并急性胰腺炎1例,慢性胰腺炎2例,合并肝内胆管小结石3例.结论 64层螺旋CT强大的后处理功能,不仅使JDD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更可显示其与十二指肠乳头的关系,可对临床胆系疾病的发病原因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临床不典型阑尾炎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临床不典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阑尾炎者14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 13例具有阑尾炎的CT表现:5例阑尾增粗、壁增厚.其中2例阑尾内见结石.1例结石位于穿孔阑尾周围;盲肠周围炎8例,腰大肌前方脓肿2例,盲肠末端局限性增厚4例,右侧结肠旁沟及盆腔积液3例。另1例表现为右下腹脓肿因而误诊为盆腔炎。结论 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的阑尾炎临床诊断困难,易造成误诊,多数病例根据其CT表现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胸部X线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胸部X线表现,所有病例均经螺旋CT扫描证实.结果 42例自发性纵隔气肿中,后前位胸片表现为纵隔不同程度增宽28例;纵隔旁与纵隔轮廓边缘基本平行的线样透亮影22例;颈部、纵隔软组织内多发不规则条形透亮区30例;肩胛部软组织积气14例;心脏下方膈肌上缘连续积气1例.42例自发性纵隔气肿中,18例同时摄侧位胸片,均见胸骨后透光带、胸骨后心脏间透亮区增大.全部42病例经CT扫描均清晰显示纵隔内沿气管、支气管、食管、心脏、大血管等组织结构周围间隙内散在分布的气体影,其中前中纵隔积气42例,后纵隔积气14例;纵隔胸膜被气体向肺野方向不同程度推移.结论 X线征象中,后前位胸片纵隔增宽、颈部纵隔软组织内多发不规则条形透亮影以及膈连续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纵隔旁与纵隔轮廓边缘基本平行的线样透亮影、肩胛部软组织积气,在排除气胸的前提下,可支持纵隔气肿的诊断;侧位胸片胸骨后透光带、胸骨后心脏间透亮区增大,也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7.
【摘要】目的:探讨MS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与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013年经病理证实的1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和16例胰腺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病变位置、密度、边界、钙化、强化峰值、导管扩张、远处转移进行分析。结果:16例实性假乳头状瘤中,病灶位于胰头8例、胰腺体部4例、胰腺尾部4例;病变呈实性6例、囊实性9例、囊性1例;出现钙化9例;边界清晰13例,无边界或边界模糊3例;导管扩张3例;强化峰值均在门脉期;无远处转移。16例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病灶位于胰腺头部9例、胰体3例、胰尾4例;病变呈实性7例、囊实性8例、囊性1例;出现钙化4例;边界清晰11例、边界不清5例;导管扩张6例;强化峰值在动脉期9例、门脉期7例;远处转移3例。两种肿瘤强化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肿瘤的位置、密度、有无钙化、边界是否清晰、有无导管扩张、有无远处转移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实性假乳头状瘤与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强化峰值在动脉期有助于胰腺无功能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而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均在门脉期强化;出现远处转移倾向于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肝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在肝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26例肝门胆管癌行常规上腹部平扫和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在注入造影剂后30s、70s时分别行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另有15例加做了3~4min的延迟期扫描。肝门区采用3~5mm的薄层扫描。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强化的特征和累及的范围。评价手术可切除性。结果 多期相扫描能发现所有病灶。动脉期16个病灶有强化。门脉期26个病灶均有强化,其中19个病灶明显强化。15个做延迟期扫描的病灶均有持续强化。可切除性评估的准确性为84. 62%。结论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合薄层扫描技术可清晰显示病灶的部位和强化特征,明显提高了肝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估价的准确性,有助于术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  相似文献   
9.
陈穹  汪茂文  王钢  陈小昕  李广成  路明   《放射学实践》2010,25(4):438-440
目的:探讨跟骨双45°斜轴位DR摄片在跟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跟踝部外伤患者分别行足部正位和斜位、跟骨侧位和轴位DR摄片及跟骨双45°斜轴位DR片,取得跟骨不同部位骨质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2例跟踝部外伤患者经X线片或CT检查发现证实跟骨骨折46例,其中足部正斜位发现跟骨骨折21例;跟骨侧轴位片共发现骨折30例;跟骨侧轴位加双45°斜轴位摄片发现跟骨骨折42例,与跟骨侧轴位片相比,分别多发现跟骨前突骨折3例及跟骨结节内外侧突骨折6例。各个摄片方法对跟骨骨折的显示率分别为45%、65%和91%。结论:跟骨侧轴位加拍双侧45°斜轴位DR摄片能明显提高跟骨骨折诊断率,尤其是对跟骨结节内外侧突及跟骨前部近跟距关节处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化疗药物通过动脉及静脉途径注射后血浆及组织内药物浓度的变化情况。方法40只带瘤裸大鼠,随机分为8组,其中4组为动脉组,另4组为静脉组,带瘤裸大鼠分别经动脉及静脉注射吉西他滨及顺铂。于注射后5、10、20、40、80、120、360、720 min采血液标本,注射后10、40、120、720 min取组织标本,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及肿瘤组织中吉西他滨浓度,ICP-MS法测定血浆及肿瘤组织中的铂含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经动脉及静脉注射两种药物后,血浆及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出现规律性变化,其变化过程均可用两室模型来描述。动脉注射两组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与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不同,动脉组注射药物后,血浆药物峰浓度[吉西他滨:(20.84±10.11)μg/mL,顺铂:(15.13±7.12)μg/mL]均低于静脉组[吉西他滨:(28.96±7.02)μg/mL,顺铂:(21.64±9.72)μg/mL],靶组织内药物峰浓度[吉西他滨:(20.18±9.43)μg/mL,顺铂:(6.98±0.31)μg/mL]均高于静脉组[吉西他滨:(18.19±10.30)μg/mL,顺铂:(3.04±0.11)μg/mL],靶组织内药物曲线下面积[吉西他滨:(2641±411)μg/(min·mL),顺铂:(6025±870)μg/(min·mL)]均明显高于静脉组[吉西他滨:(1663±568)μg/(min·mL),顺铂:(1780±883)μg/(min·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动脉注射吉西他滨和顺铂较静脉注射有不同程度的优势,这种优势与药物的药理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