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性,sl岁,因2个月前骑单车倒地致头部外伤,伤后无意识障碍。人院前10天逐渐感头晕,头痛,左侧肢体乏力,体查左侧肢体肌力IV级,视乳头水肿,余未发现阳性体征,查MRI示“右侧慢性硬膜下血肿,脑血形成”,入院后即行钻颅、右侧硬膜下血肿外引流冲洗术。右侧头部钻孔两个,并留置引流管,共弓;流出陈旧血约100all,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头晕、头痛消失,左侧肢体肌力恢复正常,5天后没有引流液流出而拔除引流管,病人能下地活动。但术后第7犬病人开始感头晕、头痛,左侧肢体活动差,第8天左侧肢体肌力只有m级,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对15例〉60岁椎管内肿瘤病例的病程、病理诊断、临床症状和体症、辅助检查、误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老年人椎管内肿瘤误诊率高,病程长,术前并存症多,术后并发症高。结论:对老年人椎管内肿瘤应持积极态度,重视并发症的防治;对恶性肿瘤或转移瘤均应积极手术治疗,配合放疗、化疗等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网状细胞瘤又称脑血管母细胞瘤,占颅内肿瘤的13%~24%[1]。好发于小脑,占后颅窝肿瘤的7%~12%。本组11例,占同期收治颅内肿瘤216%,本文分析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1990~1997年在本院...  相似文献   
4.
陈璇  许海雄  孙德麟 《广东医学》1999,20(11):850-852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肿瘤(CPAT)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峰间期改变的意义。方法 通过“click”声刺激,采用颅顶(CZ)记录,同侧耳垂(A1,A2)作参考电极,分别记录双侧BAEP各波的潜伏期(PL)、峰间期(IPL)、波幅(PA)及V/I波幅比。共检测30例健康成人和6例手术确诊CPAT病人。结果 6例患者患侧BAEP经100%,健侧耳异常率67%。CPAT直上于2cmJ保疾喔髦  相似文献   
5.
重型脑外伤术后脑积水疗效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并发脑积水患者的疗效与术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关系。结果22例患者,分流术后2周内神志转清醒5例,1个月内转清醒3例;按Salmon分级:+3级4例,+2级8例,+1级2例,0级6例,-1级2例;术前GCS3分者疗效优于GCS2分;第三脑室呈球形扩大,直径大于1cm者以及侧脑室额角渗出明显者,分流效果良好。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重型脑外伤开颅减压术后并发脑积水的有效方法,但必须严格手术指征,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的方法及在成人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4例患者采用了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另外43例作为对照。比较了二组患者所需的同种异体输血量,术后不同时间H_6、HCT、Pit的恢复情况,以及抗生素与应用时间与用量。结果 血液稀释自体输血组在全麻诱导下,采用血液稀释,贮存自体血量平均为627ml,同种异体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Pit恢复速度快,抗生素应用时间及量明显少于同种异体输血组。结论 血液稀释自体输血是一种十分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可以明显减少同种异体血的输入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对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技巧、手术后处理及并发症防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临床应用15例,其中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学保留13例,耳蜗神经解剖学保留6例。术后短期并发症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对脑组织结构的创伤小,利于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并有效保护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广泛切除边缘系统胶质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3年5月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广泛切除的边缘系统胶质瘤10例,术后常规化疗或(和)放疗,6~12个月中复查头颅CT或MRI观察病灶区域的情况,随访其疗效.结果:患者均行广泛性边缘系统肿瘤全切除术.病理检查:星形细胞瘤Ⅰ级6例,Ⅰ~Ⅱ级3例,少枝胶质细胞瘤1例.围手术期情况均良好,无手术死亡.10例患者均获门诊随访,其中最长3年5个月,最短10个月.早期复查头颅CT,未见明显肿瘤残留.近期复查头颅CT或MRI,尚未发现肿瘤复发征象.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广泛切除边缘系统胶质瘤,辅助化疗或(和)放疗是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无明显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探索脑膜瘤引发癫癎的可能机制.以26例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观察与临床对比分析.结果:瘤体>5cm者对瘤周脑组织呈挤压性损害,<5cm者则以侵犯性损害为主.两者对脑组织的损害有程度上的差别,但无本质区分.主要为:神经细胞变性、脱鞘、软化及胶质增生等.提示:肿瘤使瘤周脑组织受损,导致局部神经网络重建,“短路”形成;局部血管增多,微循环及体液发生改变;以及肿瘤位于情感运动区三因素是致(疒间)灶形成的组织构筑学和病理生理学基础.手术时应切除瘤周部分脑组织,以期将致(疒间)灶一并切除,以减少癫(疒间)再发可能.  相似文献   
10.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对防止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开颅手术后≤24 h气管切开患者40例,另急诊开颅手术后未于早期气管切开(即切开时间〉24 h或未行气管切开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术后均用头孢三代,半合成青霉素静脉滴注预防感染,出现肺部感染者均行痰培养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结果52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其中实验组16例有12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4~10 d,平均6.5 d。对照组36例,有12例感染控制,感染控制时间为10~20 d,平均17.2 d。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率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均显著低于未早期行气管切开患者(P〈0.01),而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未早期切开者(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防止重症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的肺部感染,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