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家兔缺氧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 (CA- CPR)模型循环恢复的影响.方法 30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 10只;夹闭气管复制缺氧型 CA- CPR模型.预防组 (A组 )夹管前 10min、自主循环恢复后 8、 15min分别静注参附注射液,治疗组 (B组 )自主循环恢复后 8、 15、 22min静注参附注射液,对照组 (C组 )静注生理盐水,时间同 A组;监测夹管前后家兔的心电图、平均动脉压 (PAP)的变化,并记录开始 CPR至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肾上腺素用量、撤呼吸机时间;自主循环维持 4h,并计算 4h存活率.结果三组 CPR成功率、 4h存活率相近;在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方面 A组明显快于 C组,在自主呼吸维持时间、肾上腺素用量、撤呼吸机时间方面则两组相近.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明显缩短家兔缺氧型 CA- CPR模型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对促进 CA的循环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出血性中风353例发病时间与发病高峰期的圆形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出血性中风的发病时间与发病高峰期,探讨其发病与时间的关系.方法将 353例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时间 (0~ 24: 00)化为角度坐标,作圆形统计,确定出血性中风的发病时间;再以住院日期为例,先确定出每月天数组中值的累计日数,并转换成角度,分别求出其正弦和余弦值,再按公式求出平均角度和角度标准差,推测出血性中风的发病高峰期.结果 353例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时间在中午 11: 00~ 13: 00时间段有明显集中趋势,发病的高峰时间点在 12: 11: 34; 353例出血性中风患者在发病日期上无一定集中性,未发现特定的发病高峰期.结论 日中午时是出血性中风的关键时段,欲降低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临床宜注意日中午时的治疗和护理;出血性中风患者无特定的发病高峰期,应时时预防以降低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痰热清注射液、对照组予清开灵注射液,均人液静滴,两组治疗第1日均予来比林静注。观察两组用药后退热及咽痛、咳嗽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效和退热、咽痛改善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参麦注射液对豚鼠缺氧型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SM)对缺氧型心搏骤停(CA)豚鼠模型心肺复苏(CPR)成功后自主循环的影响.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SM组和生理盐水(NS)组,腹腔注射SM、NS30min后,采用夹闭气管窒息法复制CA豚鼠模型,监测夹管前后豚鼠的心电图变化,并记录开始CPR至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自主循环维持时间.结果两组CPR成功率相近;SM组循环恢复时间短于NS组,循环维持时间长于NS组.结论 SM可缩短缺氧型CA豚鼠型CPR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延长CPR成功后的循环持续时间,但对豚鼠CPR成功率无明显影响,说明SM对促进CA的自主循环恢复和提高恢复后自主循环的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溺水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均是需要紧急救治的危急症,需要迅速而准确地作出诊断并进行救治。我科收治了以溺水为出车救治原因的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由于交通事故的剧增 ,刀戳伤事件的频发 ,心脏伤发生率有所增加。对心脏伤迅速作出判断及有效治疗是提高其治愈率的最重要因素。笔者就 1999年 4月~ 2 0 0 2年 2月抢救 4例心脏刀刺伤 ,浅谈救治体会。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例中男 3例 ,女1例 ,年龄 2 1~  相似文献   
8.
180例急性中风病例死亡时间的圆形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中风病例死亡时间的昼夜节律变化特点和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急性中风死亡患者死亡时间,利用圆形分布的统计方法计算出死亡高峰时刻和24 h内95%的死亡时间集中时间段。结果:急性中风患者严格统计学意义上的死亡高峰时间是不存在的(P>0.10),相对的死亡高峰时刻为清晨07:24;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死亡高峰时刻为清晨07:48;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死亡高峰时刻为清晨05:43。结论:脑血管病患者死亡时间有一定的昼夜节律分布特点,清晨通常为死亡的高峰时段,工作中应加强夜间和凌晨患者的管理和监测,对减少病死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参附注射液对豚鼠缺氧型心脏骤停模型心肺复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 (SF)对豚鼠缺氧型心脏骤停 (CA)模型心肺复苏 (CPR)的影响。方法 将 1 6只普通级豚鼠随机分为SF组、生理盐水 (NS)组 ,每组 8只。静脉推注SF、NS 30min后 ,采用夹闭气管窒息法复制豚鼠CA模型 ,监测夹管前后豚鼠的心电图变化 ,并记录开始CPR至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和自主循环维持时间。结果 两组CPR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分别为 (84 2 9± 70 6 2 )s和 (1 85 1 4± 6 8 0 3)s ,P =0 0 1 9,自主循环维持时间分别为 (30 8 4 3± 78 4 9)s和 (1 98 1 4± 76 34)s,P =0 0 2 1。结论 SF可缩短豚鼠缺氧型CA模型CPR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延长CPR成功后的自主循环持续时间 ,但对豚鼠心肺复苏成功率无明显影响 ,说明SF对促进CA的循环恢复和延长恢复后循环的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