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内钙化分布特征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49例,且术前通过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观察颈动脉斑块回声类型及斑块内造影剂分布情况,记录斑块回声类型、钙化部位、形态、数量及钙化旁有无新生血管,并进行分组,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各组内不同钙化特征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不同部位各钙化组、不同形态各钙化组及钙化旁有无新生血管的斑块稳定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415,P=0. 813;χ~2=2. 164,P=0. 339;χ~2=3. 352,P=0. 095);不同数量各钙化组的斑块稳定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555,P=0. 029)。结论钙化数量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多发钙化可导致斑块不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杜仲不同提取物对帕金森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与治疗帕金森病的谱效关系。方法通过小鼠爬杆实验、脑内纹状体多巴胺(DA)含量,观察杜仲不同梯度的乙醇提取物对帕金森病小鼠的治疗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杜仲不同提取物进行分析;结合爬杆实验及DA水平结果,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分析建立其谱效关系,明确杜仲治疗帕金森病的药效成分。结果杜仲50%、75%乙醇提取物均能明显缩短小鼠爬杆时间;杜仲75%乙醇提取物能显著增加小鼠脑内纹状体DA水平;PLSR分析结果显示,杜仲中杜仲醇苷、鹅掌楸苷、5-羟甲基糠醛、咖啡酸与爬杆实验结果和纹状体多巴胺含量密切相关。结论杜仲乙醇提取物具有抗帕金森病作用,其中75%乙醇提取物效果最显著;杜仲醇苷、鹅掌楸苷、5-羟甲基糠醛、咖啡酸可能是杜仲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止血剂是一项微创治疗肝脾破裂出血的新方法,止血效果确切[1-2]。2007年以来,我们采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治疗肝脾破裂出血25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超声造影观察肾挫裂伤和不同流速活动性出血,分析与肾创伤严重程度相关的因素.方法 4只健康杂种犬和6只新西兰兔开腹建立34处Ⅰ~Ⅴ级模拟钝性肾挫裂伤,分别进行二维和三维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创伤范围、部位、累及血管级别等情况,对伤情进行综合分类评估.结果 二维和三维超声观察病灶的范围与大体标本具有一致性(长径F=0.4724,P=0.6252;横径F=1.6174,P=0.20490).三维超声造影能显示创伤累及的血管及相同范围的创伤灶,动物发生休克的时间不仅与创伤范围有关,还与创伤累及血管级别及伴发活动性出血的速度有关.结论 超声造影能够客观地反映肾创伤程度,为临床采取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社会情绪能力是婴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 受到家庭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影响。父母产后抑郁是婴幼儿发展社会情绪能力发展不良的重要风险因素。本文综述父母产后抑郁对婴幼儿社会情绪能力的影响, 同时探讨其影响机制, 从父母养育方式、婚姻关系、婴幼儿个体因素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剪切波弹性模量值与瘤体胶原纤维形态和排列方式的关系。 方法对术前经剪切波声弹性成像定量检测和病理证实的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行病理苦味酸天狼猩红特殊染色,对所含胶原纤维的类型进行定量分析,对胶原纤维的形态特点和排列方式进行分析和归类,并将其不同的归类与肿瘤最大弹性模量值进行对照。 结果苦味酸天狼猩红特殊染色切片镜检示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中Ⅰ型胶原纤维占胶原纤维总面积的83%(959 771.75/1156 351.51);胶原纤维均呈长直形态,其中29例乳腺癌病灶中长直细胶原纤维的弹性平均值(152.9±93.4)kPa高于6例乳腺癌病灶中长直粗胶原纤维的弹性值(74.8±6.4)kPa;35例乳腺癌病灶中6例胶原纤维表现为蜂窝状排列方式、10例表现为片状排列、11例表现为分层排列,8例表现为交错状排列方式;乳腺癌病灶中4种排列方式的胶原纤维弹性最大平均值分别为252.2 kPa、152.4 kPa、120.6 kPa和65.0 kPa,其中以蜂窝状排列的胶原纤维弹性值最大。 结论乳腺癌病灶中不同形态和不同排列方式的胶原纤维是浸润性导管癌肿瘤硬度不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3种不同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奥沙利铂(L-OHP)的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10-12我院治疗进展期胃癌179例,分3组。A组(FOLFOX4)78例:L-OHP 85mg/m2,持续静脉滴入2h,d1;CF 200mg/m2,静脉滴入2h;5-FU 400mg/m2,静脉推注;5-FU 600mg/m2持续静脉滴入22h,d1~d2,14d为1个周期,4周期评价疗效。B组(XELOX)57例:L-OHP 130mg/m2,持续静脉滴入2h,d1,卡培他滨1 000mg/m2,口服,2次/d,d1~d14,21d为1个周期。C组(L-OHP+S-1)44例:L-OHP同方案B组,S-1 40mg/(m2.d),2次/d,口服,d1~d14,餐后服用;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及毒性。比较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胸腹部CT扫描及胃镜等检查的变化,分析近期疗效及化疗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及疾病进展时间。结果:179例均可评价疗效,A、B和C组的有效率(RR)分别为38.5%(30/78)、43.8%(25/54)和45.5%(20/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9,P=0.73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2.8%(44/78)、70.2%(40/54)和68.2%(3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56,P=0.007;B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1,P=0.97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为5.4、6.3和6.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5,P=0.019),B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1;中位生存时间(mOS)分别10.0、13.5和14.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95,P=0.052。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中,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口腔黏膜炎高于A和B组,P<0.05。结论:3种不同氟尿嘧啶制剂联合L-OHP治疗进展期胃癌有效,且不良反应可耐受,其中口服制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与手术结果对照,对急性胰腺断裂伤超声造影分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7只小型猪,建立不同程度胰腺断裂伤模型,进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及手术探查,将超声造影分级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与手术结果对照,CEUS对急性胰腺断裂伤分级符合率为96.7%(29/30),二者一致性好(P=0.000).结论 性胰腺裂伤CEUS分级与手术结果一致性好(Kappa value=0.955,P=0.000),可较准确地反应急性胰腺裂伤程度,对伤情分类、指导进一步检查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老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27例,所有患者均于急性肺栓塞发病前、发病时以及治疗病情缓解后进行超声心动图、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并行末梢血氧饱和度、血压、血浆D-二聚体等检测。结果与发病前比较,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发病时收缩压、舒张压、末梢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病情缓解后,患者的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均恢复或接近急性发病前的平时水平,血浆D-二聚体明显下降(P<0.05)。急性肺栓塞发病时,患者右心房、右心室增大,主肺动脉及下腔静脉增宽,三尖瓣反流速度增快,肺动脉收缩压明显增高,与发病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病情缓解后,患者右心房、右心室、主肺动脉及下腔静脉均恢复或接近急性发病前的平时水平,三尖瓣反流速度及肺动脉收缩压明显下降。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发病时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检出率高达77.8%。结论超声心动图及下肢深静脉超声同时结合其他各类检查是老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必不可少的辅助检查手段,为老年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估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合并滤泡癌(follicular carcinoma, FC)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PTC合并F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7例,发病年龄28~70岁(平均50.7岁)。10例甲状腺FC均为单发,瘤体最大径为1.0~8.0 cm,广泛浸润型3例,微小浸润型7例,10例均为有限血管浸润型(≤4个血管),其周围未见合并甲状腺良性病变;PTC单发者5例,多发者5例,瘤体最大径为0.2~2.2 cm,≤1.0 cm者8例,周围伴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和结节性甲状腺肿者4例。1例合并食管鳞状细胞癌。免疫表型:10例PTC中CK19阳性,8例Galectin-3阳性,6例HMBE-1阳性,6例BRAF V600E蛋白阳性,10例CD56均阴性。结论 PTC较少与FC混合发生,预后与肿瘤是否多灶及有无伴桥本甲状腺炎等有关,其内在机制复杂且仍存在争议,在临床病理外检工作中需警惕,以避免漏诊其中一种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