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6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4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95篇
内科学   156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1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6篇
综合类   34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93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212篇
  3篇
中国医学   88篇
肿瘤学   15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暴发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国内疫情已得到初步控制,但形势依然严峻,境外多个国家也相继出现疫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截至2020年3月5日,全球共报告95333例确诊病例(其中我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0565例),85个国家有确诊病例报告,中国将面临输入性病例的传播风险,这为防治我国儿童的疾病疫情提出了新的挑战[1]。在这次疫情中,与成人病例相比,儿童病例相对较少、症状轻、预后较好。目前国内病例数据显示,18岁以下儿童占所有报告病例的2.4%,尚无死亡病例报告[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特质之间的中介和调节机制,为开展相关研究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17-2018年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南某高校大一年级2 786名学生完成儿童期创伤问卷、状态特质抑郁问卷、自动思维问卷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的调查。结果儿童期创伤、自动思维和消极应对对抑郁特质起正向的预测作用,积极应对对抑郁特质起负向的预测作用(β值分别为0.12,0.43,0.14,-0.33,P值均<0.05)。自动思维中介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特质之间的关系(Bootstrapping法的95%CI为0.03~0.06)。消极应对分别调节了儿童期创伤与自动思维和儿童期创伤与抑郁特质之间的关系(P值均<0.05)。结论儿童期创伤影响抑郁特质,其关系受到应对方式和自动思维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评估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间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玻璃体积血或增殖病变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且术前或术中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合并DME的患者31例(33眼)纳入研究。16例(18眼)术中联合内界膜剥除作为剥膜组,15例(15眼)仅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医师主刀完成。术后1、3个月随访时复查OCT,对比观察黄斑中心厚度(CMT)和视力的术后变化情况。随访中CMT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CMT和BCVA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手术前,手术后1、3个月2组间比较LogMAR视力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3,P<0.001)。术后 1个月时剥膜组BCVA高于对照组(t=2.55,P=0.02),但术后3个月时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 P=0.42)。手术前,手术后1、3个月CMT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5,P=0.065)。术后1、3个月时,剥膜组的CMT均低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3;t=3.79,P=0.001)。术后1个月时,剥膜组有效(与术前比CMT减少20%以上)、无效(变化不超过20%)及恶化(增厚超过 20%)的例数分别为8、6、4例,术后3个月时则分别为11、5、2例,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个月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87,P=0.092),术后3个月时剥膜组DME改善有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7,P=0.029)。结论:对于非牵拉性DME,内界膜剥除有助于术后早期DME消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8周基础军训(basic military training,BMT)对入伍新兵血像中红细胞及其相关指标的影响,为指导科学的军事训练提供参考。方法数据来自新疆边防部队2015年度入伍的50名男性新兵,分别在BMT前后测定并记录受试新兵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及血清铁蛋白等。结果经过8周的BMT,新兵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清铁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 8周BMT可能导致入伍新兵发生运动性贫血,铁缺乏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1998年8月至2004年12月336例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6例患者中出现的并发症有:血尿218例;血便67例,血精10例,感染10例,明显疼痛(VAS评分大于5分)85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应10例等.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13点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用于诊断前列腺癌常可见小的并发症,大的并发症则很少见.该术式用于诊断前列腺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探讨老年人微小病变性(MC)特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观察成人MC性PNS118例,其中老年患者18例,占15.2%。结果 发现老年患者NS的临床表现与成年组相似;但血尿发病率较低,22%比38%;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率明显增高,38.9%比16%和33.3%比19%(P<0.01)。老年组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略差;但NS复发率明显减少,11.1%比43%。结论 尽管NS的复发和对激素依赖使治疗有一定困难,但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和环孢素A对于消除蛋白尿,延缓肾功能不全是有助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增效黄连素胶囊含量。样品经乙醇溶解、水稀释后,不经分离提取,直接在346nm波长处测定盐酸黄连素;在346nm和271nm波长处以系数倍率法测定甲氧苄氨嘧啶,测得二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和99.6%,相对标准偏差为0.67%和0.82%(n=9).本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增效黄连素胶囊的常规分析.  相似文献   
8.
舰艇部队军事训练伤分布特点与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查明海军舰艇部队特殊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和分布特征,以及施加干预措施后军事训练伤发生率的变化。方法:以整群抽样方式选取海军某舰艇部队官兵1648人,对全年军事训练伤进行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以每个参试支队各抽2艘舰艇为干预试验单位,设同期对照组和历史对照组。结果:全年军事训练伤累积发生率为14.62%,时间分布以7月份为高峰;46.53%的伤者为机电部门人员;损伤部位以下肢为主,占32.64%;受伤类型以急性创伤性损伤为主;干预试验的军事训练伤发生率为8.96%,低于同期对照组(12.21%,P<0、05)和历史对照组(14.62%,P<0.01)。结论:舰艇部队军事训练伤发生情况与其它军兵种有较大的区别。施加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舰艇部队的军事训练伤。  相似文献   
9.
螺旋CT对胃癌Lauren''s分型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螺旋CT(SCT)对胃癌Lauren's分型的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对4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S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40例均于检查后1周内施行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手术、剖腹探查术.术后标本行常规石蜡包埋及5μm切片. 结果胃壁低密度层增厚程度在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分别为1.55mm±0.55mm和7.71mm±2.33mm;强化程度在肠型胃癌和弥漫型胃癌分别为51.98HU±9.35HU和87.95HU±18.79HU,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 结论 SCT对胃癌Lauren's分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端粒酶活性在人膀胱肿瘤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膀胱肿瘤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改良TRAP法测定91例膀胱肿瘤组织标本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78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94%,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也有14%的检出率,8例膀胱乳头状瘤组织中4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50%,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检出率为12%,端粒酶活性在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膀胱肿瘤及癌旁组织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对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