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位回植加静脉修复治疗上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上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21例上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患者清创后,修剪脱套伤皮肤成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作原位回植,尽量修复断端静脉,然后轻松打包包扎.结果 21例患者5例成活100%,10例成活95%,优良率71.4%;5例成活90%,总成功率95.2%;1例成活仅80%,失败率4.8%.结论 原位回植加静脉修复是治疗上肢大面积皮肤脱套伤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前评估、彻底清创、正确覆盖创面、修复静脉是提高回植脱套皮肤成活率,降低感染率及坏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年龄≥35岁居民健康危险行为的状况,为预防各种慢性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从该地区7个县(市)中随机抽取6个县(市)年龄≥35岁居民1 249人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同时具有3种以上健康行为的人占55.9%,而同时具有5种健康行为的人仅占1.4%。结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老年居民各项健康行为状况欠佳。  相似文献   
3.
固定剂和固定时间对石蜡包埋组织RT-PCR检测病毒RNA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固定剂及固定时间对石蜡包埋RNA病毒感染组织中RNA降解及标本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取汉坦病毒76~118株接种的乳鼠感染组织,以沉淀脱水类固定剂100%甲醇、75%乙醇、100%,丙酮以及醛类固定剂4%的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PFA)、10%,福尔马林共5种固定剂,在室温下固定病毒感染组织6h、12h、24h和48h后,将各种方式固定后的病毒感染组织标本进行石蜡包埋,组织包埋块在室温下保存1年~1.5年,然后进行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各种固定剂对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各种方式固定后石蜡包埋组织中以RT-PCR扩增出不同片段长度的病毒RNA及β-acfin RNA序列,以判断各种固定方式对病毒RNA和细胞总RNA降解的影响。每种固定方法对RNA的影响是通过获得产物最大长度或对长片段扩增的可重复性及假阴性结果的多少来反映。结果 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经10%福尔马林和4%PFA固定的石蜡切片,组织结构完整清晰,组织经其他三种沉淀脱水类固定剂固定后有不同程度收缩,但不影响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测,其中甲醇固定的收缩程度最小。从固定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RNA进行RT-PCR扩增时,扩增的效果受固定剂类型和固定时间的影响,同时也受扩增的基因片段长度的影响。在可达到固定作用的前提下,同一固定剂固定时间越短,RT-PCR扩增结果越稳定;采用相同的固定时间从甲醇、乙醇及丙酮等沉淀类固定剂固定后石蜡包埋的病毒组织中扩增出病毒RNA的阳性结果比醛类剂高,可重复性好。尤其在进行长片段扩增时,在沉淀类固定剂固定的标本中出现假阴性现象比醛类固定剂固定的标本少。各种沉淀固定剂之间无明显区别。结论 从固定后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用RT-PCR检测病毒RNA进行回顾性研究是可行的,但受固定剂类型及固定持续时间的影响。临床在对存档的石蜡包埋组织作回顾性研究,解释其PCR阴性结果时,有必要考虑其组织标本固定对RNA分子的影响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表现为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骨骼及关节疼痛,常伴随有腰腿乏力、下肢抽筋、弯腰、翻身、下蹲、行走等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湖北省部分地区中老年人各型高血压的分布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湖北省部分地区2811名年龄≥35岁中老年人采用横断面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高血压患病率为42.3%,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发生有联系,OR为1.096(1.080~1.114);在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中,女性发生的风险低于男性,OR为0.556(0.414~0.748);体重指数(BMI)和不洁饮用水与患IDH有联系,OR分别为1.694(1.392~2.063)和1.512(1.128~2.028);年龄、BMI和父母患高血压与SH+DH发生有联系,OR值分别为1.702(1.489~1.946)、1.040(1.029~1.050)和1.462(1.304~1.640);厨房中安装通风设备对SH+DH有预防作用,OR为0.684(0.567~0.825)。结论:年龄、性别、BMI、父母患高血压、不洁饮用水和厨房中安装通风设备是湖北省部分地区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氯吡格雷、依诺肝素钠等几种抗凝药物预防损伤后小动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损伤大鼠股动脉制作血栓模型,将大鼠分5组:a组:术前至术后1周,每日1次依诺肝素钠注射;b组:术前至术后1周,每日1次利伐沙班灌胃;c组:术前至术后1周,每日1次氯吡格雷灌胃;d组(肝素对照组):术前至术后1周,每日2次注射肝素;e组(空白对照组):术前至术后1周,每日1次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术后2h及1周检查吻合口通畅情况,术后1周测定大鼠血浆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a、b、c、d组各时间点的吻合12I通畅率比e组均有非常显著性的提高,但其中c组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b、d组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切口皮下出现张力性血肿1处,d组切口皮下出现张力性血肿4处,其他组未出现血肿;d组术后1周A阿T、PT较其它4组延长,与空白对照组及c组相比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P〈0.05),a、b、c三组问及其与对照组相比APlT、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氯吡格雷、依诺肝素钠等抗凝药物在不增加出血倾向的前提下能预防损伤小动脉吻合口的血栓形成,氯毗格雷相对利伐沙班、依诺肝素抗凝效果较差,其中利伐沙班仅须每日1次口服给药,使用方便,依从性、耐受性更好,可作为显微外科抗凝用药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本组 14例 ,男性 4例 ,女性 10例。年龄 2 0~ 4 8岁 ,平均年龄 30 5岁。发病部位 :股骨下端 5例、腓骨头 3例 ,胫骨上端 2例 ,桡骨远端 1例 ,肱骨上端 2例、下端 1例。随访时间最长 8年 ,最短 5月 ,例存活 8年 ,9例存活 5年 ,2例因转移部位 3年内死亡 ,1例失访。2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武汉市医学生和医护人员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认知行为和心理状况.方法:对武汉大学医学院医学生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南医院医护人员SARS认知行为态度和心理状态等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医学生和医护人员对SARS及其防护措施等基本常识的了解程度较高,分别为94%及95%.医护人员对SARS更关注,具体防护措施做得更好,且焦虑和抑郁程度较医学生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医学生对SARS的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固定剂及固定时间对石蜡包埋RNA病毒感染组织中RNA降解及标本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取汉坦病毒 76~ 118株接种的乳鼠感染组织 ,以沉淀脱水类固定剂 10 0 %甲醇、75 %乙醇、10 0 %丙酮以及醛类固定剂 4 %的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 (PFA)、10 %福尔马林共 5种固定剂 ,在室温下固定病毒感染组织 6h、12h、2 4h和 4 8h后 ,将各种方式固定后的病毒感染组织标本进行石蜡包埋 ,组织包埋块在室温下保存 1年~ 1 5年 ,然后进行切片HE染色 ,镜下观察各种固定剂对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各种方式固定后石蜡包埋组织中以RT_PCR扩增出不同片段长度的病毒RNA及 β_actinRNA序列 ,以判断各种固定方式对病毒RNA和细胞总RNA降解的影响。每种固定方法对RNA的影响是通过获得产物最大长度或对长片段扩增的可重复性及假阴性结果的多少来反映。结果 病理切片结果显示 ,经 10 %福尔马林和 4 %PFA固定的石蜡切片 ,组织结构完整清晰 ,组织经其他三种沉淀脱水类固定剂固定后有不同程度收缩 ,但不影响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测 ,其中甲醇固定的收缩程度最小。从固定后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RNA进行RT_PCR扩增时 ,扩增的效果受固定剂类型和固定时间的影响 ,同时也受扩增的基因片段长度的影响。在可达到固定作用的前提下 ,同一固定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部分地区中老年人群中健康危险因素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湖北省部分地区中老年人群中健康危险因素的状况,为预防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12县(市)、区2811位年龄≥35岁居民的行为进行调查。结果:中老年居民吸烟率28.5%,饮酒率30.8%。随着吸烟人群吸烟量的增加,饮酒的可能性也增加。29.5%的居民每晚睡眠时间在8h以上,24.1%的居民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h。57.9%的居民经常出现睡眠困难情况,而且女性高于男性。0.1%的居民同时喜欢食用动物油、甜食、咸食,并经常食用油炸食品、酱菜和盐腌食品。35.4%的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超重患病率30.0%,肥胖患病率3.5%。综合健康行为分析表明:同时具有3种以上健康行为的居民占55.41%,而同时具有5种健康行为的居民仅占0.15%。结论:湖北省部分地区中老年居民的各项卫生行为状况不够合理,应加强中老年居民健康卫生行为的宣传,以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