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传统炎性标志物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和妇产科确诊的130例ICP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ICP组,其中,初产妇为86例,经产妇为44例。根据ICP严重程度,进一步将其分为重度ICP亚组(n=29)和轻度ICP亚组(n=101)。选择同期在本院就诊的80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按照86例初产妇的分娩孕龄,进一步分为ICP早产亚组(n=37)和ICP足月亚组(n=49)。采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孕龄等),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细胞比容(H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血清总胆汁酸(sTBA)等。本研究经过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9076),与所有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ICP组和对照组孕妇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MPV、ALP、AST、NLR和sTB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孕龄、白细胞计数、HCT、Hb、GGT、ALT和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轻度ICP亚组患者的孕龄大于重度ICP亚组,而轻度ICP亚组患者sTBA浓度低于重度ICP亚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组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MPV、HCT、血小板计数、Hb、GGT、ALP、ALT、AST、NLR和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NLR、血小板计数和MPV诊断IC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NLR、血小板计数和MPV诊断IC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2(95%CI:0.737~0.867,P<0.001), 0.642(95%CI:0.560~0.724,P<0.001)和0.947(95%CI:0.920~0.974,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NLR、血小板计数和MPV诊断ICP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831、254×109/L和9.662 fL,此时其诊断ICP的敏感度分别为71.4%、64.7%和72.2%,特异度分别为81.3%、71.2%和82.5%。④ICP早产亚组与ICP足月分娩亚组孕妇ALT、AST和sTB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孕妇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MPV、PDW、NLR和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sTBA、ALT、AST预测ICP所致早产的ROC分析结果:sTBA、ALT和AST预测ICP所致早产的AUC分别为0.634(95%CI:0.513~0.751,P<0.05),0.672(95%CI:0.563~0.784,P<0.001)和0.692(95%CI:0.544~0.793,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sTBA、ALT和AST预测ICP所致早产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8 μmol/L、56 U/L和37 U/L,此时其预测ICP所致早产的敏感度分别为67.2%、62.2%和63.2%,特异度分别为59.6%、41.3%和49.6%。 结论传统炎性标志物NLR、血小板计数、MPV对诊断ICP具有良好准确度,而目前发现的传统炎性标志物对ICP严重程度评估均无价值,sTBA、ALT和AST水平可能对ICP所致早产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橄榄苦苷不同药物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原代培养新出生48 h内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药物刺激组加人400、200l、100、50 ^g/ml橄榄苦苷,另设空白对照组。运用NBT/BCIP试剂盒进 行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鉴定,并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检测应用不同浓度橄榄苦苷及不同作用时间对成骨细 胞增殖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400l、200、100、50 pg/nL橄榄苦苷对成骨细胞均具有增殖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不同时间点中100略/nL橄榄苦苷的溶度对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最强(P <0.05),作用时间48和72 h后成骨细 胞的增殖率及OD值没有明显的差异(P >0. 05)。结论橄榄苦苷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可能通过增加成骨细胞OPG表 达并与成骨细胞膜上雌激素受体结合,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来防治骨质疏松,但该机制有待于我们后期实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分析宫血宁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站接受治疗的上环术后月经过多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利用不同药物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月经量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血宁治疗上环术后月经过多患者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6.
7.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密度明显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变、骨骼脆性增加伴随骨折风险升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目前妇科恶性肿瘤临床上治疗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为辅,化疗可以杀灭手术切除后残存在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是控制肿瘤转移最关键的临床治疗。化疗药物在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同时可引起患者骨量流丢,使骨密度减少,甚至引起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风险,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化疗药物的使用引起骨量丢失的主要原因除使性腺机能不全外,亦对骨有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IgA/C3水平在IgA肾病诊断预测中的价值,及其与IgA肾病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自2009年
11月~2015年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活检诊断的66例IgA肾病,111例其他肾小球疾病,40例无肾脏病的健康体
检者。使用CRM470调整后的标准化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gA、C3,并计算IgA/C3比值。参照牛津分级及Lee氏分级分
别对IgA肾病患者进行病理学分级。在比较血清IgA、IgA/C3比值在预测IgA肾病的价值时,通过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
下面积。结果IgA肾病患者血清IgA/C3比值较其他肾小球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76。血清
IgA/C3比值升高与IgA肾病病理损伤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未开展肾活检的医院及不接受行肾活检的患者,血清IgA/
C3比值在IgA肾病诊断中可起一定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抑郁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老年MHD患者105例,采用医院自主设计的问卷分别调查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并评价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幸福度、生活活动能力及抑郁情况。分析老年MHD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105例老年MHD患者中,47例(44.76%)存在抑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MHD患者抑郁与其疲劳乏力、纳差、自我形象、社会支持、幸福度及生活活动能力有关(均P0.05),而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情况、瘙痒情况、失眠情况及头痛情况无关(均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知,老年MHD患者抑郁的影响因素包括纳差、疲劳乏力、自我形象、幸福度、社会支持及生活活动能力(均P0.05)。结论老年MHD患者具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临床上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老年MHD患者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我国南方社区人群中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身高比表型(HWHtR)与慢性肾脏病(CKD)之间的关系.方法 于2012年6月~10月在珠海市进行慢性肾脏病的横断面调查.HWHtR表型被定义为腰高比(WHtR)≥0.55并且血清甘油三脂≥2.0 mmol/L.参考HWHtR诊断标准将参与者分为HWHtR组与non-HWHtR组.慢性肾脏病(CKD)诊断标准:eGFR<60 mL/(min.1.73 m2)或者ACR≥30 mg/g.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慢性肾脏病与HWHtR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non-HWHtR组人群比较,HWHtR组参与者,慢性肾脏病患病率更高(11.1% vs 33.0%,P<0.001).进一步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慢性肾脏病与HWHtR表型之间的关系.未调整模型中,HWHtR与CKD密切相关(OR=3.23,95% CI 2.32-4.48,P<0.001).进一步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收缩压、舒张压、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和文化程度,HWHtR与CKD仍密切相关(OR=2.36,95% CI 1.52-3.67,P<0.001).进一步调整BMI,HWHtR与CKD的关系仍较密切(OR=2.12,95% CI 1.34-3.35,P<0.001).结论 在我国南方社区人群中高甘油三酯血症腰围身高比表型与CKD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