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1-溴丙烷(1-BP)亚急性吸入染毒对雄性大鼠的大脑皮质、海马、小脑和脑干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染毒组,每组6只。采用动式吸入染毒法,染毒组予质量浓度为5 000 mg/m3的1-BP气体染毒,对照组予吸入新鲜空气,6 h/d,5 d/周,连续4周。染毒结束后,采集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小脑和脑干,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染毒组大鼠在1-BP染毒第3周开始出现反应迟钝、后肢肌力下降现象;染毒组大鼠体质量在染毒第1~4周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染毒组大鼠的大脑皮质、海马区、小脑及脑干髓鞘结构均有破坏,神经元可见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内质网空泡变性、溶酶体增多以及轴突内线粒体肿胀等表现,星形胶质细胞可见细胞核固缩,包绕血脑屏障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可见空泡化改变。结论 1-BP亚急性吸入染毒对雄性大鼠脑组织的髓鞘、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血脑屏障均可造成损害,以神经纤维的脱髓鞘改变和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降低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1-溴丙烷(1-BP)对雄性SD大鼠神经丝蛋白(NF)表达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48只(12周龄,体质量318~320 g)按体质量随机分4组,每组12只,其中3组分别在1 705、3 848、7 382 mg/m3 1-BP浓度下吸入染毒,每天8 h,连续16 d,对照组吸入新鲜空气,试验结束后处死全部动物,每组灌流固定3只,制成大脑切片,用过氧化物酶法测定高相对分子质量NF(NF-H)和中相对分子质量NF(NF-M)在脑皮质中的定位表达;每组9只分离脑组织,称重,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脑皮质中NF-H和NF-M的含量变化.结果 1-BP染毒后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特别是染毒12~16 d,7 382 mg/m3组的大鼠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7 382 mg/m3组脑皮质中NF-H和NF-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NF-H含量增加与1-BP暴露浓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73,P<0.01],3 848mg/m3组脑皮质中NF-H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BP吸入染毒可抑制SD大鼠体质量的增长,能引起NF-H和NF-M蛋白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三氯异氰尿酸(TCCA)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4、12周龄雄性SD大鼠各24只,按周龄、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分别经口灌胃给予0、96.5、193.0 mg/kg剂量水平的受试物10 d。观察大鼠血清生化和Na+、K+、Ca2+、Cl-离子浓度、睾丸曲细精管直径以及睾丸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评价附睾内精子数量和活动率。结果实验期间未见大鼠死亡;12周龄193.0 mg/kg组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升高,血中Ca2+、Cl-降低(P<0.05)。4、12周龄96.5和193.0 mg/kg组大鼠睾丸曲细精管均变细(P<0.01),12周龄大鼠附睾内精子数及精子活动率降低(P<0.01、P<0.05);4周龄大鼠睾丸生精细胞退化增多,12周龄大鼠睾丸出现支持细胞核空泡化、曲细精管生精细胞层次排列紊乱、坏死脱落等病理改变;4、12周龄193.0 mg/kg组大鼠出现精原细胞核膜不完整、核型不规则、染色质浓染等超微结构改变。结论 TCCA能诱导未成年大鼠和成年大鼠的睾丸毒性,表现为睾丸结构的破坏和生精功能的抑制,其毒性作用机制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长期暴露对SD大鼠脑神经丝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毒性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4周龄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60只,分为对照组和染毒组.染毒组按照雌性4.00 mg·kg-1·d-1、雄性动物3.44 mg·kg-1·d-1的剂量经口饲养12个月后用过氧化酶法检测脑组织中神经丝蛋白200(NF200)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长期摄食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可导致雌雄大鼠大脑海马CA2、CA3区神经元核浓染、固缩,神经元数目减少和NF200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海马CA2、CA3区神经元的损伤及NF200蛋白的表达的降低是1-氯甲基杂氮硅三环神经毒性的表现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职业卫生教学基地实习生带教的方法和模式.方法 对职业卫生教学基地实习生的带教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结果通过制定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等方法和措施,较好地完成了带教任务,培养了职业卫生技术后备人才.结论 职业卫生教学基地是实习生实现理论运用于实践、学习基本工作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学校与教学基地的街接,重视实习生实践技能学习,能有效地促进职业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网络推演系统开展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的桌面演练的可行性,了解广东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方法模拟某起饮用水化学品污染中毒事件的处置过程,设计应急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突发应变4个环节8道题目,由来自广东省地级市的10支参赛队伍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研制的网络推演系统进行作答,专家评委通过该系统评分。结果 10支参赛队伍均可在较短时间内熟悉、适应网络推演系统进行桌面演练。10支参赛队伍应急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突发应变4个环节得分分别为(14.9±2.3)、(6.0±2.2)、(20.7±4.1)和(13.2±3.5)分,得分率分别为(74.5±11.5)%、(50.4±18.7)%、(43.5±8.5)%和(66.2±17.5)%。应急报告环节得分率分别高于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环节(P0.05),突发应变环节得分率高于应急处置环节(P0.05)。10支参赛队伍桌面演练总分为(55.0±8.0)分,考核成绩整体偏低。结论网络推演系统可用于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的桌面演练。广东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存在薄弱环节,应加强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三氯异氰尿酸(TCCA)长期暴露对SD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取4~5周龄、体重41.3~55.0g雄性SD大鼠270只,按照每天0、0.71、2.29、7.59 mg/kg剂量水平经口饲养TCCA 12个月和24个月后,检查生殖系统各个脏器病理改变,采用LUCCA病理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大鼠睾丸平均曲细精管直径(MSTD).结果TCCA染毒12个月,高剂量组睾丸曲细精管直径变小;染毒24个月,低、中、高剂量组睾丸、附睾重量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中、高剂量组睾丸精子生成障碍、曲细精管萎缩和睾丸萎缩、附睾内无精子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结论 在2.29、7.59mg/kg的剂量水平时,TCCA的长期染毒能导致大鼠睾丸重量减轻、萎缩及精子生成障碍,TCCA对雄性SD大鼠睾丸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毒性和致癌性试验空白对照组SD大鼠各脏器自发性病变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3个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染毒104周)的空白对照组大鼠420只,雌雄各半,取各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由3位病理诊断医师进行诊断。结果 28个受检脏器共检出71种病变,合计3854例,发生病变例数最高的脏器分别为肝、肾、肾上腺、肺、甲状腺和心脏;未检出自发性病变的脏器为小脑、甲状旁腺、唾液腺、食管、胃、空肠、回肠、结肠、盲肠、直肠、肌肉、坐骨神经、眼球和皮肤等14种。最常见的病变依次为肝脂肪变性(57.22%)、脾髓外造血(38.99%)、肾上腺色素沉着(34.68%)、肾炎细胞浸润(27.34%)和甲状腺C细胞增生(25.31%)。对病变进行分类汇总,发现色素沉着占总病变的9.6%,钙化/矿化占4.8%,炎症细胞浸润占5.5%,炎症占3.6%,变性类病变占16.3%,增生性病变占10.1%,其他病变占35.0%。结论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中SD大鼠病变种类繁多,发生率不一,本文的数据现状分析可为解释毒理试验中相关病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Acute Chemical Emergencies)通常是指有毒有害化学物品在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等过程中,由于技术因素、自然因素或战争及恐怖活动等造成突发泄漏、燃烧或爆炸,造成或可能造成众多人员的急性中毒或较大的社会危害,需要组织社会性救援的化学事故[1].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2003年发生的一起职业病人自杀事故,探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医学社会心理问题,为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负责人访谈和查阅病历等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结果该职业病人实施自杀行为的原因可能有:职业病人自身的社会心理原因、职业病的致病特点、药物治疗副作用加大患者心理负担等。结论建议加大职业病防治的宣传力度,让患者正确应对职业病;对职业病人在治疗期间作心理测试,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合理设计职业病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创建人性化医疗环境,防止医源性自杀;采用规范病例记录,防止法律纠纷等措施,进一步关注职业病人的医学社会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