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病例1:男性,49岁,因“胸闷伴气急1年”于2017年7月3日收入我院心血管外科。患者1年前剧烈运动后出现胸闷伴气急,休息后症状可缓解。此后上述症状间断出现。当地医院就诊行心脏超声提示肺动脉干不完全栓塞,肺动脉中重度高压。肺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示肺动脉及右心室内片状低密度影,考虑血栓形成。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进一步行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示右室流出道狭窄,  相似文献   
2.
心内科研究生临床专业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理论知识、临床思维、操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心内科研究生的临床专业能力,以期提高其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快速双上肺静脉起搏方法制作犬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10只健康比格犬经开胸途径植入十极导管电极,快速(1 200次/min)起搏双上肺静脉6h.观察房颤诱发情况,对起搏前后双上肺静脉及左心耳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8只犬完成实验,房颤诱导成功率80%.高频率刺激诱发的房颤模型能使双上肺静脉区及左心耳部位ERP先降低后升高(145±15.1 vs 130±16.3 vs 136±11.4,P=0.004、P=0.494),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诱发房颤5h后,总的房颤诱发窗口(∑WOV)较基线略有升高,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6.7±65.3 vs 20±52.9,P>0.05).而在乙酰胆碱诱发房颤(第0h、1h、3h、6 h)时,可见房颤的诱发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而这种趋势与ERP的变化趋势存在相关性.结论 经快速双上肺起搏方法制作心房颤动动物模型,可用于房颤发病机理、电生理重构、心肌重构、分子生物学改变等临床研究,也可用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及部分心力衰竭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心脏射频消融术中心包压塞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过程。方法:对射频消融术中出现心包压塞的21例病例的病历资料及填塞时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预后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出现心包压塞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随着术者学习曲线的延伸,房颤和室性心律失常术中心包压塞发生率逐渐减低;女性患者心包压塞的发生率高于男性(5.4‰ vs.1.2‰,P<0.05),尤其在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中更为明显(9.0‰ vs.1.2‰,P<0.05);射频消融患者中,心包压塞患者年龄可能更大,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P<0.05);心包压塞发生时,最先出现的、容易观察到的临床表现多为心率加快和血压下降(76.2%);心包压塞患者中,穿刺引流后痊愈者平均出血量(297.6±270.7) mL,需行外科手术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更多,为(1570.0±720.5) mL (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中心包压塞的发生与学习曲线、性别、年龄均相关,应通过临床表现、X线透视等及早发现心包压塞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结合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发病特点,探讨其诊治策略的选择。 方法 回顾2006年12月至2012年1月入院的36例青年AMI和1 283例中老年AMI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诊治策略。 结果 (1)青年AMI占AMI患者的2.7%,男性占绝大多数(35/36,97.2%),以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为主(34/36,94.4%),常存在吸烟、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者较少。青年AMI患者发病后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者分别占5.6%(2/36)、16.7%(6/36)、5.6%(2/36),无院内及随访期间死亡病例。(2)33例进行冠脉造影的青年AMI患者中,单支病变占63.6%(21/33),最常累及前降支,前壁心肌梗死多见。在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15例患者中,6例(40%)患者血栓负荷重,但冠脉狭窄不重,未急诊置入支架。 结论 对于吸烟、血脂异常、有胸痛症状的青年男性,应注意AMI的可能。青年AMI多为单支病变,预后相对较好,需及时进行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左侧房室旁路消融经股动脉逆行法与经房间隔穿刺法的优劣及评价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自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入选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30例,术前行心电生理检查确定为左侧房室旁路并具有导管射频消融适应证,以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至经股动脉逆行组和经房间隔穿刺组。在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Columbus?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靶点标测成功率、即刻消融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X线曝光量、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的靶点标测成功率均为100%,即刻消融成功率均为100%。经房间隔穿刺组的手术时间[(75.40±22.27)min]和X线曝光量[(109.93±69.96)mGy]相对于经股动脉逆行组的手术时间[(83.80±39.96)min]和X线曝光量 [(145.35±108.60)mGy]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股动脉逆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7%(1/15),经房间隔穿刺组无不良事件发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可清晰显影导管电极,导管操作性能良好,能够顺利定位,贴靠满意。结论 经房间隔穿刺法和经股动脉逆行法2种消融策略在手术时间、X线曝光剂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没有区别,其次国产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左侧房室旁路的射频消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与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慢血流的比较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术前组(30例)、替罗非班术中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比较三组患者梗死相关血管PCI治后即刻TIMI血流、校正TIMI帧数计数(CTFC)、90min ST段回落百分比、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术前组及替罗非班术中组PCI后慢血流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90min内ST段回落百分比提高;与替罗非班术中组相比,替罗非班术前组PCI后慢血流发生率降低更加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住院期间死亡及急性血栓形成,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前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更好地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PCI后梗死相关血管的慢血流的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通过经外周血管经导管微创的方法建立大动物主动脉瓣膜反流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健康犬10只,穿刺右侧股动脉,经鞘管送入冠状动脉介入导丝的硬头端,穿刺主动脉瓣叶并送入球囊扩张瓣叶穿刺口达到损坏瓣膜,建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模型。手术后即刻通过主动脉瓣上造影及经胸超声确定主动脉瓣反流程度。结果 10只实验犬即时主动脉瓣反流模型均成功建立。其中2只因主动脉瓣反流量过大致急性左心衰当场死亡。存活8只犬经术后主动脉瓣上造影及超声检查证实其中6只为中量主动脉瓣反流,2只为少量反流。术后存活超过1个月。结论 经外周血管经导管微创的方法建立大动物主动脉瓣膜反流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一种实验犬房间隔穿刺的方法。方法 健康犬10只,体质量10~15 kg,麻醉后穿刺股静脉置入鞘管,经鞘管送入0.032 英寸(1 英寸=2.54 cm)导引导丝至上腔静脉,沿导丝将房间隔穿刺鞘送入上腔静脉,退出导丝经穿刺鞘送入Brockenbrough穿刺针至鞘管内距离头端约1 cm处并指向12点钟方向,回撤鞘管及穿刺针同时顺钟向旋转针柄,至右房影中下1/3,针柄指向3点钟位置时可见到鞘管头端向左侧略明显的滑动,提示鞘管滑入卵圆窝。右前斜40°~50°透视,调整鞘管头端方向指向心影下缘上两个肋骨高度,推送鞘管有阻力后固定鞘管推送穿刺针,刺破房间隔至左心房,经穿刺针造影观察造影剂迅速弥散,或看到横行的左房顶部及左心耳确认穿刺进入左心房,固定穿刺针,推送鞘管超出穿刺针1~2 mm,退出穿刺针,经鞘管推注肝素后沿置入0.032 英寸左房两圈半钢丝至左房内弯曲2~3圈,固定导丝及扩张鞘,推送鞘至左房中部退出扩张鞘及导丝肝素化。术后观察30 min后复查心电图,经胸超声检查有无心包积液。处死5只实验犬观察房间隔穿刺位置,其余犬观察1个月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0只实验犬中有8只一次性穿刺成功,有2只第2次穿刺成功。1只犬因心包填塞死亡,其余犬术后30 min心电图及经胸超声检查未见异常。即刻处死的5只犬心脏大体标本均未见心包腔内血性液体,房间隔穿刺孔位于卵圆孔近似中央,其余犬观察1个月无其他并发症。手术操作时间(45±12.6)min,透视时间(9.2±6.4)min。结论 利用犬固定体位下固定X线投照角度时的骨性标记定位进行房间隔穿刺的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