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在亚细胞的分布的差异性。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修订版(DSM-IV-TR)诊断标准的单相抑郁障碍(简称单相抑郁)患者35例、双相抑郁障碍(简称双相抑郁)患者23例和正常对照30名,检测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uclearcell,PBMC)中GRαmRNA表达水平,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GRα在PBMC中的亚细胞分布,测定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血清皮质醇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双相抑郁患者组GRαmRNA表达均下降(P0.05),且与HAMD总分均呈负相关(r=-0.62,P0.05;r=-0.79,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单、双相抑郁的轻中度、重度亚组的GRαmRNA表达递减(P0.05)。单、双相抑郁患者组PBMC上GRα表达均显著减少,且主要分布在细胞浆内,提示存在核分布异常;随着抑郁程度的加重,核内分布呈下降趋势(P0.05);但单、双相抑郁患者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单、双相抑郁组血浆ACTH和血清皮质醇浓度与GRαmRNA的表达均无关(P0.05)。结论提示GR在单、双相抑郁障碍的发病机制中均可能起重要作用,且GRαmRNA可能仅是抑郁状态指标,无法鉴别单、双相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对长期全胃肠内营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PEG组65例,鼻饲(NGF)组46例,比较2组患者置管前和置管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体质量指数(BMI)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同时比较置管前后患者吸入性肺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制定生存质量调查表,对比分析2组生存质量.结果 2组患者BMI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在术后较术前均显著增高(P<0.05),PEG组与NGF组比较,术后3个月内BMI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但与术后6个月时相比差异显著,PEG组均显著高于NGF组(P<0.05).2组吸入性肺炎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在术后1个月内无显著差异,3个月后有显著差异.结论 PEG可以显著改善不能经口进食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吸入性肺炎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长期胃肠内营养支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Th17细胞及其在神经免疫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者们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和胶原蛋白诱导性关节炎的鼠类模型中,发现了一种白介素(IL)-23相关的且能分泌IL-17的新的Th细胞亚群-Th17细胞,为研究免疫调节、宿主防御、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他慢性炎症疾病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该院无菌体液中真菌的菌群分布及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药敏情况,为临床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 连续收集2009~2012年临床无菌体液中475株真菌标本,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或VITEK -2鉴定菌种,用ATB FUNGUS3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475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占48.0%(228株),其次是热带念珠菌15.0%(71株)、光滑念珠菌14.7%(70株)、近平滑念珠菌12.2%(58株),新型隐球菌2.3%(11株),其他占7.8%(37株).475株真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率为100%;大部分菌株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率在95%以上;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新型隐球菌对伊曲康唑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38.6%、73.2%和18.2%.结论 白色念珠菌是无菌体液中最常见的真菌;大部分真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而对其他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究DNA损伤修复基因FANCI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临床分期、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在本研究中,使用TCGA、GTEx、TIMER2.0及qRT-PCR法、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FANCI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性;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FANCI与肝癌预后的关系;使用TISIDB数据库探索FANCI与肝癌免疫细胞浸润及免疫检查点的关系;使用STRING数据库探索FANCI相结合的蛋白;使用TCGA及GTEx数据库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通过细胞实验探索了FANCI在肝癌中的作用。【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肝癌组织FANCI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01);高表达FANCI的肝癌患者预后较差(P<0.001);肝癌组织中FANCI的表达与组织活化的CD4+T细胞数目、Th2细胞数目及免疫检查点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且FANCI高表达组的B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水平明显较低(P<0.01);GO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FANCI相关基因富集在氨基酸跨膜转运体活性等多种生物过程中;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抑郁障碍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异常对辅助性T细胞17(Th17 细胞)分化发育的影响.方法 纳入包括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在内的首次发病未用过药的抑郁发作患者32例及正常对照25名,测定受试者的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 ACTH)、血清皮质醇和细胞因子IL-17的浓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uclear cells, PBMC)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和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 (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gammat,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抑郁障碍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PBMC中GR mRNA的表达分别为25.14%和39.56%,患者组显著下降(Z=-2.76,P<0.01);患者组RORγt mRNA的表达、血清IL-17浓度分别为68.70%、83.83 ng/L,而对照组为24.74%、65.60 ng/L,患者组两个指标均显著升高(Z=-3.00,P<0.01;Z=-2.33,P<0.05).患者组中GR mRNA与RORγt mRNA的表达、IL-17浓度均呈负相关(r=-0.70,P<0.01;r=-0.47,P<0.05);未见其余指标间存在相关(P>0.05).结论 HPA轴负反馈调节异常对Th17细胞的分化发育及炎性诱导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近年来儿童血流性感染的病原体构成变化和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从儿童血液标本中培养出的病原体资料,用WHONET5.6软件分析病原体的构成情况及其药敏情况。结果共培养出病原菌312株,革兰阳性菌122株;革兰阴性菌190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比例最大(25.96%)。所有血培养阳性标本主要来自儿科血液病区患者,占51.60%。革兰阳性菌主要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而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对常用抗菌药物如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存在广泛的耐药。结论该院儿科血流性感染的病原体构成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致病细菌对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菌药物存在较高耐药性,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减少耐药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黄彬  陈茶  徐磊  陈怡丽 《广东医学》2007,28(1):140-141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发生YMDD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荧光定量PCR、ELISA和连续监测法检测65例仅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0个月)、治疗中(6,12个月)YMDD变异的情况、HBV DNA定量水平、两对半和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结果 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拉米夫定治疗前未检出YMDD变异,治疗6个月时检出YMDD变异5例(7.7%),12个月时12例(18.5%),随治疗时间的延长,YMDD变异率升高(P<0.05).拉米夫定治疗6,12个月后患者HBV DNA定量水平和AL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6个月和12个月的HBV DNA定量水平和AL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治疗时期YMDD变异组与未变异组的ALT,HBV DNA定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5例在治疗6个月发生YMDD变异的患者继续用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后,其HBV DNA定量水平比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6个月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ALT水平比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6个月时相比升高(P<0.05).治疗12个月时乙肝大三阳、小三阳的患者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13.5%和71.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YMDD变异的发生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YMDD变异的发生对拉米夫定在肝脏炎症活动的改善和HBV复制的抑制方面无显著影响,患者仍呈现HBV DNA的持续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分离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基因型和同源性,为本地区VRE的感染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依据。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VRE,E-Test法确定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多重PCR法检测万古霉素耐药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检测菌株的同源性。结果共收集到8株VRE菌株,均为屎肠球菌,分离自腹腔引流液。8株VRE均对万古霉素高度耐药(MIC≥256mg/L),对替考拉宁中介或耐药,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四环素敏感,耐药基因型均为VanA;PFGE分型分为A、B两个克隆,其中7株为A克隆,1株为B克隆。结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VRE菌株均携带VanA基因,且多重耐药,在院内有小范围的流行,但非单一克隆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