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209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7篇
  2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VES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质量浓度VES处理后舌鳞癌细胞的凋亡率;Fas中和抗体进行阻断实验;以细胞免疫化学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VES处理后肿瘤细胞Fas蛋白水平和细胞表面Fas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VES处理后,舌鳞癌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率显著上升,呈现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Fas中和抗体进行阻断后,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VES处理后细胞Fas蛋白表达增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Fas平均荧光强度也显著升高。结论VES对舌鳞癌细胞具有凋亡诱导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肿瘤细胞表面Fas蛋白表达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IPT)在产前筛查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4例NIPT提示阳性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3例NIPT提示可疑常染色体结构异常者同时行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CNV-seq)。结果 NIPT提示21三体高风险的符合率84.21%(48/57),18三体高风险的符合率50.00%(8/16),13三体高风险的符合率12.50%(1/8),性染色体异常的符合率60.00%(15/25),其他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符合率0(0/5),3例可疑结构异常者均经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NV-seq证实。结论 NIPT并非诊断性检测方法,即使阳性结果符合率最高的21三体也远未达到100%,其阳性结果需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CNVs检测等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含不同浓度碘(I-)的乳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硫氰化物系统(LPO-H2O2-SCN-)对变异链球菌生长、黏附、产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以及葡萄糖基转移酶(GTF)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 S.mutans ATCC 25175为实验菌株。采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法进行生长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细菌的黏附抑制率;用蒽酮法测定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的质量浓度;用蒽酮法测定还原糖量,计算 GTF活性。结果 随着 I-浓度的增高,含I-的 LPO-H2O2-SCN-抗菌系统对 S.mutans致龋力的抑制作用增强。当I-≥100 μmol•L-1时,对 S.mutans的生长抑制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且当I-≥1 000 μmol•L-1时,对S.mutans的生长抑制显著高于以硫氰酸盐(SCN-)为单底物的实验组(P<0.05);当I-≥100 μmol•L-1时,对S.mutans的黏附抑制率达到50%以上,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生成量明显减少( P<0.05), GTF活性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过增加 I-的浓度,可以抵消生理浓度的 SCN-的抑制作用,使含I-的LPO-H2O2-SCN-系统能显著抑制变异链球菌的生长、黏附、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生成和GTF活性。  相似文献   
4.
1、本文用10具尸体解剖了第11肋间神经、肋下冲经和第2、3腰神经的行程共20侧,并用钝性分离的方法追寻了前根和后根纤维在神经内的分布。2、第11肋间神经始部距肋下缘及肋间动脉约0.95厘米,至肋角以远则渐向肋下缘靠近。肋下神经多数与肋下缘始终保持0.3~0.9厘米左右的距离。3、自椎间孔至神经分为上下二支处的长度第11肋间神经约为10.2厘米,肋下神经约为9.4厘米。前根纤维多数从神经干的前或下部进入下支。后根纤维多从神经干的后或上部进入上支。但常有少量纤维相混。也有些上下支内完全为混合纤维。个别例子前根纤维主要进入上支,后根纤维主要进入下支。4、第2和第3腰神经均行于下位腰椎横突的前方、腰大肌的后面。自椎间孔至第2、3腰神经会合处的长度,第2腰神经平均为4.4厘米,第3腰神经平均约1.7厘米。神经干内前根纤维多位于前或前内侧,后根纤维多位于后或后外侧。二神经干上方均有较大的腰动脉后支与之相交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标准血液涂片的制备方法。方法制作10°~25°及30°固定角度的推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分布均匀区,进行测量比较,找出符合制备标准血液涂片角度的推片,制备标准血液涂片;与检验技术熟练的人员用传统的制备方法制造的涂片进行比较。结果固定17°或18°的推片,用血量固定在5μL制作的血液涂片血膜长度x和s为4.084,3.996;0.016,0.0102;细胞分布均匀区x和s为3.032,2.976;0.015,0.010。18°固定推片和传统的制备方法比较P<0.001,有显著性差别。结论固定17°或18°的推片,用血量固定在5μL制作的血液涂片符合标准血液涂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和脑膜瘤患者术前行T1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检查,为上述3种肿瘤的鉴别诊断提供定量依据。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7例,高级别胶质瘤12例)和脑膜瘤(良性脑膜瘤13例、间变或恶性脑膜瘤6例)患者各1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CE-MRI检查。利用血流动力学双室模型Extended Tofts Linear对各组数据进行微血管渗透性定量分析,获取病变实性成分的T1加权信号时间浓度曲线及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液渗漏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速率(转运系数)Ktrans、对比剂血管外细胞外液间隙容积Ve、对比剂血浆容积(血管空间容积分数)Vp],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各参数在这3种肿瘤中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高级别胶质瘤Ktrans值、Ve值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二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级别胶质瘤Vp值略高于低级别胶质瘤,但无统计学差异;脑膜瘤Ktrans、Ve值均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Vp值略高于低级别胶质瘤,但无统计学差异;高级别胶质瘤和脑膜瘤的Ktrans值、Ve值、Vp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能有效将低级别与高级别胶质瘤、低级别胶质瘤与脑膜瘤定量区分开来,同时,通过DCE-MRI定量分析提高了脑胶质瘤和侵袭性脑膜瘤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重复测量脑胶质瘤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渗透参数:容积转运系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及对比剂血浆容积Vp,探讨血流动力学双室模型Extended Tofts Linear的复测性(reproducibility)。材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19例(低级别7例,高级别12例),术前均行DCE-MRI检查。由两名工作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分别使用Extend Tofts Linear模型对DCE-MRI图像进行血管渗透性定量分析,获取病变实性成分的T1加权信号时间-浓度曲线及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Ve及Vp,分别记为测量1、测量2,经统计学分析,分别比较两组各参数在高、低级别胶质瘤中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以及后处理模型的复测性。结果测量1、测量2两组高级别胶质瘤的Ktrans值、Ve值及Vp值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测量1、测量2两组Ktrans值、Ve值及Vp值可重复性比较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值分别为0.93、0.809、0.592,均大于0.4。结论血流动力学双室模型Extended Tofts Linear在脑胶质瘤DCE-MRI血管渗透性定量分析具有很好的复测性。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