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升主动脉夹层(AA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和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病变.方法 35例急性AAD病例为研究对象(病变组),21例同期心脏移植供心者的升主动脉为对照组,应用透射电镜、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病变主动脉壁VSMC和基质变化;检测MMP-9在病变组和对照组血管壁中的表达;并将病变组按瘤径分为<55 mm和瘤径≥55 mm两个亚组,比较组间MMP-9表达情况并探讨吸烟、高血压病、瘤径等因素对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 病变组中膜VSMC合成功能旺盛,VSMC密度减小,弹性纤维崩解,管壁纤维化;对照组主动脉壁未见异常.对照组主动脉壁几乎不表达MMP-9;病变组中膜VSMC大量表达MMP-9(P<0.001),且其与瘤径(P<0.05)和合并高血压病(P<0.01)呈正相关,两亚组中,大瘤径亚组MMP-9表达显著(P<0.05).结论 血压升高增强升主动脉VSMC分泌功能,促进MMP-9表达,破坏弹性蛋白等基质成分,引起主动脉壁纤维化,管壁抗张强度下降,致局部主动脉内膜撕裂发生急性AAD.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采用右胸前外侧微创切口和胸骨正中切口行右心房黏液瘤切除手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右心房黏液瘤患者共61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36例,年龄19~82岁,平均(53.6±13.4)岁,根据手术切口分组,45例采用胸骨正中切口(胸骨组),16例采用右胸前外侧微创切口(微创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两组手术结果。结果 两组术前资料匹配,无院内死亡患者。两组平均心肺转流时间相似,但与胸骨组相比,微创组平均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均较短,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短,引流量较少,输血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3~153个月,随访率95.6%,1例患者随访期间非心源性死亡,余患者恢复良好,随访超声心动图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两种手术入路行右心房黏液瘤切除均安全有效,术后中远期复发率低,采用右胸前外侧微创切口进行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分期全主动脉置换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马凡氏综合征的患者行分期全主动脉置换术,手术方法为:经左侧胸腹联合切口、腹膜外入路,在体外循环或左心转流下采用分段阻断法完成胸腹主动脉置换及重要分支的重建。其中1例深体温停循环20 min。结果: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平均体外循环或左心转流时间(202.0±54.1)min,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10.5~200.0h,患者监护室入住时间3~12 d。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损害2例,声音嘶哑2例,无脊髓损伤病例。1例术后2个月因脓胸病死。结论:分期全主动脉置换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在急性升主动脉夹层(AAD)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以35例急性AAD患者为病变组,以同期21例心脏移植供心升主动脉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等方法,分析比较MMP-2和TIMP-2在病变组和对照组主动脉壁中的表达。结果:病变组主动脉内层撕裂,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于夹层边缘;主动脉中层病变显著,平滑肌细胞密度下降,弹性纤维碎裂、崩解,中层粘液样变,新生血管形成。对照组主动脉壁弹性板层结构致密有序,无中层退行性变。免疫组化染色见正常主动脉壁MMP-2和TIMP-2低水平表达,病变组与对照组MMP-2表达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病变组TIMP-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变组MMP-2低水平表达、TIMP-2表达增加参与急性AAD发生及其血管壁组织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5.
紫杉醇对大鼠心脏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大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以W 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建立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4只。对照组:术后不使用免疫抑制药;组Ⅰ:术后腹部注射紫杉醇(0.75 m g/kg.d);组Ⅱ:术后腹部注射紫杉醇(1.5 m g/kg.d);组Ⅲ:术后给环孢菌素A(C sA,5m g/kg.d)灌胃;组Ⅳ:术后腹部注射紫杉醇(0.75 m g/kg.d)+C sA(5m g/kg.d)灌胃。观察5组大鼠一般情况、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及术后7d病理学改变。结果组Ⅰ、组Ⅱ、组Ⅲ和组Ⅳ大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组Ⅳ存活时间长于组Ⅰ和组Ⅲ(P<0.05)。术后第7d,对照组移植心脏明显肿胀,病理急性排斥反应分级为3级以上。组Ⅰ和组Ⅱ移植心脏搏动有力,颜色鲜红、质软,病理急性排斥反应分级为2~3级,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减轻移植后心肌病理损害(P<0.05)。组Ⅲ移植心脏搏动良好,急性排斥反应分级大部分为2级。组Ⅳ移植心脏大小基本正常,无水肿,颜色鲜红、质软,搏动好,病理急性排斥反应分级<2级;对移植心心肌保护作用优于组Ⅰ和组Ⅱ(P<0.05)。结论紫杉醇能减轻大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并能延长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小剂量紫杉醇与C sA联用,在抗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探讨自制心脏保存液对离体兔心的保存效果。方法:取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成分3组,建立非循环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分别用晶体停搏液、uⅣ液和我院自制的心脏保存液在低温下保存4h;复灌后检测左心室压力、心肌酶学指标及心肌含水量。结果:自制心脏保存液组左心室压力、心肌酶学指标及心肌含水量与晶体停搏液组有显著差异,与UW液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实验证实我院自制的心脏保存液与uⅣ液心肌保护效果相近,其配方设计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在国外蓬勃开展[1-4].虽然目前国内也有少数中心常规开展微创瓣膜手术,但多数心外科医生仍对微创手术的心肺转流建立、术野暴露、心内操作、心肌保护、心脏排气等存在顾虑.我院自2009年7月开始常规开展Chitwood法微创心脏瓣膜手术,现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移植心脏血管病变(cardiac allograft vaseulopathy,CAV)是心脏移植术1年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病理改变为移植心脏冠状血管内膜弥漫性、向心性增厚致管腔狭窄甚至阻塞。目前多数学者认为,CAV是由免疫因素介导,多种非免疫因素参与的综合作用结果。我们器官移植中心于2005年11月收治移植心脏冠脉硬化病人1例,并对其进行再次心脏移植术。  相似文献   
9.
紫杉醇防治移植动脉硬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大鼠胸腹主动脉移植模型,探讨紫杉醇防治移植动脉硬化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0只,SD大鼠16只,按供、受鼠不同分为4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同品系移植(Wistar to Wistar)组;C组为单纯异品系移植(Wistar to SD)组;D组为异品系移植(Wistar to SD)紫杉醇干预组。移植术后30天切取移植动脉,采用光镜和电镜定性观察,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观测紫杉醇对移植动脉的影响。结果与A组比较,术后30天B组动脉壁无增厚、血管内膜未见明显增生;C组内膜增生明显,内外膜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紫杉醇则显著抑制移植动脉内膜增生,并减轻移植动脉内外膜炎症细胞浸润,防止管腔狭窄。结论紫杉醇可明显抑制异品系大鼠移植动脉内膜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防治移植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静脉注射高钾溶液对心脏功能和心肌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静脉注射高钾溶液致兔心停跳。使用Langendorff非循环式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研究兔心热缺血2min(第1组)、5min(第2组)、10min(第3组)和热缺血5min后使用4℃UW(University of Wisconsin)液灌注并保存4h(第4组)对左心室压力-容积曲线的影响,测定复灌时灌洗液的肌钙蛋白T浓度、复灌后心肌含水量、观察心肌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心脏在热缺血2~10min内。心肌组织缺血损伤随时间的变化稍有加重,左心室功能稍降低。前3组左心室压力无显著差异,第4组左心室功能轻度降低,心肌损伤仍为可逆性改变。结论经静脉注射高钾溶液停跳的心脏在热缺血5min之后使用UW液低温保存4h仍可用于心脏移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