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品行障碍患者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品行障碍(CD)与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遗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88例CD患者(病例组)和60例正常对照组提取基因组DNA,采用RFLP技术分析相应的基因型,并比较2组不同基因型的行为特点有无差异。结果CD患者的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基因型L/L频率(43.2%)较正常对照组(26.7%)明显为多,且差异在儿童起病型中明显(P<0.05);伴有ADHD的CD患儿基因型L/L的频率(44.0%)较正常对照组(24.1%)显著为高,两者存在关联,基因型为S/S的CD患儿血浆5-HT水平[(0.85±0.32)μm l/L]显著低于S/L和L/L基因型患者[(1.14±0.52)μm l/L](P<0.05)。结论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基因型L/L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为高,等位基因L的个体5-HT活性较低,提示其与CD有一定关联,可能是CD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躁狂症与精神分裂症妄想特征及病理机制的差异。方法:用自编妄想特征调查表对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各56例的妄想特征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最多见的被害、关系妄想;躁狂症患者最多见夸大妄想,其次为被害、关系妄想。两者的持续时间,隐蔽性、协调性、稳定性以及伴随症状均有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与躁狂症患者妄想特征及病理心理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3.
人间四月天诗人艾略特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9年前那个SARS肆虐、人心惶惶的4月,永远留在了许多人的记忆里,愚人节从此笼上了难以抹去的愁色。2003年4月1日傍晚6时41分,香港中环,张国荣从东方文华酒店的24楼一跃而下,告别了他所一贯热爱的世界。临别前留下的遗书里,第一个词是"Depression"(中文意为:抑郁症),以此塞住胡乱猜测的八卦人之口。  相似文献   
4.
矿难后2个月急性重性创伤后应激障碍弥散张量成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矿难后2个月急性重性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进行弥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探索在PTSD神经环路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脑机制.方法 24例急性重性PISD患者和24名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DTI检测分析.通过统计参数图(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SPM2)软件来处理.结果 矿难后2个月,DTI结果显示,PTSD患者左侧前扣带回、右侧后扣带回、左侧胼胝体下回、右侧额中回及左侧海马旁回、左侧枕中回、左侧前楔叶、右侧丘脑、右侧中央后回、右侧sub-gyral等脑区FA值高于对照组.结论 PTSD在急性期已存在脑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5.
尹平  谢永标 《医药与保健》2009,17(11):44-45
歌手陈琳自杀了,综合各种分析,婚姻情感坎坷的因素最有可能。回头看看,近年来,女性因情感婚姻自杀者总不断出现,正所谓情关难过。遇到情感婚姻问题,女性确实比男性更容易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去面对去解决,通常女性的自杀率是男性的3倍,情感丰富加上内向是这个自杀群体的主要特征,也是选择自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利培酮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S100B蛋白的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PANSS评价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疗效,以HPLC-MS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维持整体有效剂量,同时ELISA测定血浆中S100B蛋白浓度,分析利培酮疗效与S100B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利培酮和9-羟利培酮第2,4,6周稳态血药浓度组内差异没统汁学意义.患者疗效PANSS分值,与治疗前分值相比,在第4周开始出现降低,并具有统汁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水平相比,血浆S100B浓度第2周开始出现降低,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B浓度变化与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和阳性症状评分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r=0.860(P<0.01)、r=0.847(P=0.001)和r=0.589(P=0.044).在治疗第6周末,12例利培酮无效患者血浆S100B蛋白浓度为(0.12±0.07)μg·L~(-1),48例利培酮有效患者血浆S100B蛋白浓度为(0.03±0.01)μg·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较好,并能一定程度的降低患者较高的S100B水平,S100B蛋白与利培酮抗精神病治疗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变化发展有密切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男性少年暴力罪犯人格特征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了解男性少年暴力罪犯的人格特征,探索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因素。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调查86名服刑期男性少年罪犯和33名中专学生。结果两组Pd、Hs、Pa、Sc、D、pt、Si量表T分有显著性差异;两组Pd、Pa、Sc、Mf、Hy、pt量表T分在60分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d、Hs量表T分在70分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男性少年暴力罪犯可能有多型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以病态人格和疑病人格最为显著,其他多为轻度偏离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危险因素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莉萍  谢永标 《医学与社会》2002,15(6):28-29,31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文章以多元化,系统化的观点,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失眠与羟色胺转运体( 5 -HTT)基因遗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对85例病例组和54名对照组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 ,进行PCR扩增,分析相应的基因型,并比较两组不同基因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的5 -HTTLPR和5 -HTTVNTR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不同基因型频率的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病例组5- HTTLPR的S/S(S组)和S/L +L/L(L组)两组之间及5- HTTVNTR的1 0 / 1 0 + 1 0 / 1 2 ( 1 0组)和1 2 / 1 2 ( 1 2组)两组之间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 0 5)。结论 5- HTTLPR和5 -HTTVNTR两种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原发性失眠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 一、精神医学的研究对象和诊治目的 精神医学是临床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应用医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与疾病概念的深入认识,精神医学研究对象从注重精神病的防治到关注正常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