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骨巨细胞瘤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EnVisionTM二步法检测77例骨巨细胞瘤患者肿瘤组织中OPN的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病理指标骨巨细胞瘤患者间OPN的表达差异,分析其可能的临床意义.结果:OPN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6.6%,而在正常骨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侵袭性骨巨细胞瘤OP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侵袭性骨巨细胞瘤,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95.5% vs 69.1%, P=0.013).OPN在不同Campanacci分级的肿瘤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且随着分级的增加,阳性表达率增加,不同分级间阳性表达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9).OPN阳性表达率与复发与否、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病程长短、发病部位等临床特征无显著相关.结论:骨巨细胞瘤OPN高表达,且与肿瘤侵袭性及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新鲜羊膜的活性维持方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探索适合临床使用的可维持新鲜羊膜活性的方法 ,确定其有效的维持时间 ,以便为临床使用制定新鲜羊膜的标准贮存方法。同时分析影响其有效贮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 :共取人胎盘 6个 ,分别剥离羊膜、胎膜 (羊膜和绒毛膜 )置于生理盐水、PBS液、DMEM液中 4℃贮存和 3 7℃下的组织培养贮存 ,贮存后 6h、 12h、 18h、 2 4h、 48h、 72h和 1周分别进行台盼蓝染色检测羊膜上皮的活性细胞数量和比例 ,同时进行电镜和光镜检查其相应时间点的羊膜组织变化。结果 :单纯羊膜在生理盐水、PBS、DMEM液 (4℃ )和组织培养中的有效贮存时间明显不同 (P1<0 0 1,P2 <0 0 1,P3 <0 0 1)。在PBS液 4℃贮存条件下 ,胎膜的有效贮存时间 (3 0 %左右死亡 )明显比羊膜为短 (P <0 0 1)。DMEM液 4℃下 2 4h时两者差别不大 (P >0 0 1) ,但胎膜在DMEM液中 48h时的上皮存活百分比明显比羊膜少 (P <0 0 1)。单纯的离体新鲜羊膜在生理盐水 4℃环境下贮存 6小时、在PBS液 4℃下贮存 12小时、DMEM液中 2 4小时和组织培养贮存法 1周仍可维持 70 %以上的羊膜上皮细胞存活 ,并且不会引起其基质胶原的变化。结论 :不同的贮存液和绒毛膜是否同时存在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新鲜羊膜的贮存时间。单纯的离体新鲜羊膜在生理盐水 4℃环境下贮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脊髓损伤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重建膀胱功能训练,提高截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方法:对我科63例截瘫患者分阶段,联合应用无菌间歇导尿、膀胱区脉短波及针灸治疗,为患者训练膀胱功能重建。结果:63例截瘫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情绪配合治疗,均在4周内恢复自主排尿。结论:重建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探讨深低温保存角膜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价值及比较它与新鲜角膜各自的特点.方法选择36例属优良组的角膜白斑,随机分2组,分别采用新鲜及深低温保存角膜为供体,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观察术后植片愈合及泪膜恢复情况,检测角膜厚度、内皮细胞密度及视力恢复情况等.结果采用新鲜及深低温保存角膜为供体,术后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为(4.7±0.3)月(2~6月)及平均为(5.6±0.4)月(2~8月);泪液分泌试验(SchirmirTest)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为(2.1±0.3)月(1~4月)及平均为(1.7±0.5)月(1~3.5月);移植片厚度平均为0.62 mm(0.56~0.68 mm)及平均为0.59 mm(0.54~0.62 mm);趋于稳定后的视力分别为0.46±0.03及0.44±0.05;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及19%;二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前组术后植片上皮完整,植片始终透明,而后组术后植片上皮缺损,约3~5天才修复,植片出现2~3周暂时性水肿;前组植片内皮细胞密度平均为2 135个/mm2(2 043~2210),后组平均为1 672个/mm2(1 240~1 860个/mm2),二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深低温保存角膜用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在植片透明率、角膜厚度、视力恢复及排斥反应发生率等方面与应用新鲜角膜无差异,但上皮愈合相对延迟,内皮细胞密度相对较低.眼科学报2001;1768~71.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疫情防控背景下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离职意向、职业自我关怀现状,以及职业自我关怀在职业倦怠与离职意向关系中的作用,采用职业自我关怀实践量表、职业倦怠等量表对福建省内1 066位社会工作者开展调查。运用SPSS 26.0及其PROCESS插件分析,结果发现社会工作者具有中、重度职业倦怠的比例分别占44.22%和29.99%,近一年有离职意向的比例占25.67%,职业自我关怀的平均分为(22.57±5.98)分。职业倦怠与离职意向(r=0.29,P<0.01)呈显著正相关,职业自我关怀与职业倦怠(r=-0.46,P<0.01)、离职意向(r=-0.16,P<0.01)呈显著负相关。职业自我关怀在职业倦怠和离职意向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β=-0.01,P<0.05)。研究提示疫情防控背景下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和离职意向偏高、职业自我关怀水平偏低,应重视职业自我关怀的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综合技术分期手术治疗跟骨感染性骨缺损的全疗程和全方位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接受综合技术分期手术治疗的10例跟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37.0±11.1)岁。术前利用3D打印模型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一期手术采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覆盖创面、骨水泥填塞骨缺损,术后通过皮瓣护理措施观察血运情况并预防血管并发症;二期手术采用综合技术(3D打印个体化钛笼及Masquelet技术自体肋骨植骨)重建跟骨缺损,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取肋骨处护理和重建跟骨术后的护理。术后12个月随访时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和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Association,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足部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2±5.9)个月。一期手术后8例愈合良好,2例发生深部感染,再次清创更换骨水泥后愈合。二期手术临床愈合时间为(4.3±1.6)个月。术后12个月Mary...  相似文献   
7.
许丽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7):559-559
针对某患者慢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在学习借鉴前人工作经验基础上,采用了口服甲硝唑片和维生素B6,外用塞庚啶乳膏的处方,取得明显疗效,应用于其他同症患者同样取得良好效果,表明本治疗方法比较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IL-1ra治疗角膜碱烧伤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治疗角膜碱烧伤的免疫学机制。方法Wistar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每组30只。Ⅰ组为阴性对照组,Ⅱ~Ⅳ组为IL-1ra结膜下注射治疗组(1000、500、200μg/ml,2次/d)。在烧伤后不同时间段(3、7、21d)收集角膜,行苏木精-伊红染色,CD3、CD4、CD8阳性细胞计数。结果IL-1ra治疗组角膜水肿程度轻,CD3 、CD4 、CD8 细胞计数在各个时间点均少于对照组(P<0.05)。7d、21d时1000μg/ml和500μg/ml组之间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少于200μg/ml组(P<0.05)。结论IL-1ra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淋巴细胞在角膜的聚集和活化,下调角膜碱烧伤后免疫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0.
角膜中期保存液的基础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一种配方简单、适合我国国情的角膜中期保存液。方法人角膜27片、23片分别保存于角膜中期保存液与Optisol GS液,保存结束取周边角膜行苔盼兰和茜素红联合染色,计算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率,比较两组数据,保存7d和14d各取2片角膜进行扫描电镜检查。取8片角膜保存于中期保存液,所保存角膜用于临床角膜移植,对患者定期进行裂隙灯检查,角膜内皮照相。结果角膜中期保存液组平均保存时间(8.39±0.72)d,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为(2743.48±366.54)个/mm^2;Optisol GS液组平均保存时间(7.58±0.34)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568.95±245.47)/mm^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中期保存液组的内皮细胞平均活性率(96.65±2.59)%高于Optisol GS液组(93.47±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角膜中期保存液所保存角膜用于临床,4例病人术后随访4d~11m,角膜平均内皮细胞计数(2285.75±534.05)个/mm^2。结论角膜中期保存液可活性保存人角膜片长达2w,其保存效果与Optisol GS液相似,初步临床使用显示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